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生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学大讨论是与"日丹诺夫"这一镜像如影随形的。"美学大讨论"作为逆行的"日丹诺夫式批判",两者的"律令模式"都是文学服从于大一统的意识形态并在文艺领域内的贯彻执行。日丹诺夫自我塑型的"批斗模式"、"崇高意识"、"两极对立模式"以及"日氏语言",对中国美学大讨论形成了难以重估的重大影响。借助"日丹诺夫"这一他者镜像,是重新审视"美学大讨论"这一桩历史学案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研究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