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与回馈:艺术催化乡村共同富裕的实践机制研究

来源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yifei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将外部资源转化为内生能力,促进乡村与外部的良性循环,是乡村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问题。而将共同富裕问题置于国家战略和乡村治理的情境之中,可以构建一个由外部介入、内生能力与回馈机制共同作用的分析框架。在此分析框架下,深入研究近年来我国多地艺术振兴乡村的实践逻辑与具体路径,可以发现,艺术通过转化和回馈两个相互依存的机制催化乡村共同富裕。一方面,艺术实践以微改造方式介入乡村,诱导村民共同参与村庄的规划、改造和发展,吸引乡贤回归,推动乡村创新发展,推动外部资源转化为内生能力;另一方面,富裕起来的乡村又持续回馈政府、市场、艺术家与乡贤,实现乡村与外部的对等交换和良性循环。
其他文献
在广东省范围内开展了地下水环境监测井资料收集和现场排查,统计可用监测井3 620个,分析监测井的数量、分布、功能和监测情况。结果表明,尚存在环评井建设与监测任务落实不到位、地下水环境监测井管理体制不够健全、监测井信息化管理水平低、监测网络布局不完善等问题。结合地下水污染防治管理需求,针对性提出了完善监测井管理法规标准体系、加强地下水环境监测井建设与维护、推进监测井信息化建设与数据共享、完善地下水环
人生本就处于生与死之间,生存是死亡的开始,死亡是生存的终结。《入殓师》这部日本电影的视听语言非常丰富,它通过介绍入殓师这个职业很好地带领观众直面了死亡,进而帮助人们进一步理解生命的意义。
针对每年产生的大量废旧轮胎,为实现废轮胎绿色循环利用,本文了分析国家、行业(橡胶)高分子循环经济产业发展的必要性、现实性和技术可行性。探讨了在工业互联网背景下发展高分子循环经济产业存在的回收体系、破碎技术、再生技术、产业层次、环节衔接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要健全体制、技术升级、再生脱硫动能转换以及推广系统应用等多解决对策。同时,基于我国当前国情,在方针政策、延伸体制、示范园建设、研发创新、经济发展与
我国皮革产业在经历了30多年的高速发展后,已经进入了调整转型的攻坚期,以往以资源消耗和环境牺牲为代价的发展模式不再适用,皮革产业进入由以量取胜转向以质取胜的拐点。本文研究了我国皮革产业如何构建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的经济发展模式,通过对当前皮革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指出我国皮革产业推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必要性和适用性。基于此,对我国皮革产业发展循环经济所面临的挑战和难题展开深入讨论,发现绿色皮
<正>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成功,为人类文明进程作出中国贡献、提供中国智慧,也为当代世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习研究当代世界马克思主义思潮,对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具有积极作用。”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历史方位,如何发挥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发展的积极作用,
期刊
在新发展理念指导下,煤炭循环经济运行模式在当前仍然具有深远而特殊的意义,并再次引起全社会的关注。笔者于2006年开始研究此问题,并于2014年出版《煤炭循环经济发展研究——以山西为例》专著,时下可以再度认真思考研究,起到抛砖引玉之作用,也激发了广大专家学者对此方面问题的研究热情,可以提出不同观点来为经济社会发展出谋划策。文章针对煤炭循环经济提出一些观点与读者共同讨论。
<正>内部审计和内部控制制度的关系内部审计有别于外部审计,是在企业内部进行的一种专项审计工作。内审的目的是为企业发展目标服务的,是从审核与监督的视角,采用专业手段对企业相关管理和运用制度进行的专项评估,通过这种审计行为,则能够让企业更好地完善自身的管理工作。所以内部审计和内部控制的关系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内部控制系统是企业管理工作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层面,内部审计可以被认为是包含在企业内部控制系统
期刊
依法纳税,是每一个企业的基本义务,更是企业实现平安经营及长久发展的关键。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企业发展环境艰难,再加上受到大环境的影响,企业税收遵从意愿下降,极易引发税务风险,这对于企业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因此,企业在经营发展时,要高度重视税务管理工作,采取有效措施规避税务风险,为企业稳健发展奠定基础。基于此,本文首先概述了企业税务管理的意义;其次分析了企业税务风险的类型;接着分析了企业税务风险的成因
国外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史中的定位,既是由国外马克思主义介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深度决定的,也是由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逐步融入世界历史的状况决定的。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深度介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推动了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和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变革;而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现实的社会历史进程,则为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介入中国社会发展提供了现实基础。只有将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当代中国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对我国长江上游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运用熵值法、自然断裂法和Arcgis可视化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度与分析,并进行障碍因素诊断。结果表明:2011—2020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制约成渝两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障碍因素存在区域间的动态差异,其中自然保护区个数始终是制约重庆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