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安方能国安

来源 :人民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dc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国家的认同可能来自于对民族、历史、文化的归属感,而对党和政府的认同,首先应来自对其能够管理好国家的信任感。对其主张的国家整体利益能够保障个人利益的信任感;来自不同阶层共同的价值观念和对美好未来的共同愿景
  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进入了多事之秋。外族的入侵、政权的更替、一波波的政治“运动”,使得中国社会长期处于跌宕起伏的不稳定状态。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人民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共产党率领下,终于把握住了重要的发展机遇,通过改革开放,国家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跃上了新台阶。
  
  社会发展的诸多问题都关系民生
  
  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其客观规律,尽管存在质疑,但“人均GDP达到1000-3000美元,是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多发期”这个观点却广为流传原因大概是,这个阶段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社会阶层随之加速分化,贫富差距拉大,而人民的权利意识、民主意识也随着经济情况的改善而增强,因此不同阶层之问、民众与政府之间矛盾的增多是必然的而如果一个国家的社会分配制度、行政管治能力、权利救济渠道等不能与时居进还保留着旧做法的强大惯性的话,社会矛盾就难以及时化解,长期积累便会给社会稳定带来隐患和新的问题这其中有许多问题都与民生相关。
  不可否认,近几年来,中国的民生问题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解决其中农村义务教育免费,农业税全面取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城市廉租房制度、新《劳动合同法》的实行等,都体现着执政党和政府在为“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而切实工作。但是,在许多方面,民生的改善并未真正放在社会发展的中心位置。教育、医疗和养老三大民生问题在与国家行政开支做比较时,国家承担的费用比例过少;城乡二元结构不但造成城乡收入的差距,更带来城乡人民发展机会上的不平等;体制内外的差距日益扩大,使得创造社会财富的那部分人日益产生相对不公平感;土地所有权等基本财产制度与市场经济存在根本矛盾,使得各地征地纠纷高发;司法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失守”,信访也存在制度性的缺陷。这些结构性的失衡,使得一部分群众沦为弱势群体,“民生之多艰”这句屈原两千多年前留下的话,至今仍不能退出历史的舞台。
  当前社会矛盾对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都提出了新的挑战,国家也更加希望人民能够团结起来。温家宝总理曾在汶川地震时写下“多难兴邦”,激励人民团结起来奋发图强。而这时,连靠乞讨为生的老人也拿着毛票走向捐款箱。感动之余,这也促人思考,是什么把个体与国家的整体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
  
  要国安,先民安;要民安,先民生
  
  我想,对国家的认同可能来自于对民族、历史、文化的归属感,面对党和政府的认同,首先应来自对其能够管理好国家的信任感,对其主张的国家整体利益能够保障个人利益的信任感;米自不同阶层共同的价值观念和对美好未来的共同愿景。这种认同下的团结,才是真正的团结,而不是依靠制造出一个共同的敌人。人民可以与执政为民的政府同度患难,但却不愿意与贪官污吏、为富不仁的先富者同度患难,不愿意与某些形成了自己独立利益的组织同度患难:而判断政府是否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一个最简单最直观的指标就是它是否能够让人民过上好日子,特别是切实改善社会中最困难的群体的生活。否则,单方面的呼吁“共度患难”只能是透支困难民众对党和政府朴素的热情和信任。因此,我的主张是:要国安,先民安;要民安,先民生:
  说到底,发展为民,稳定为民,稳定本身不是一个具有终极意义的社会治理目标。要让民众真正团结起来,真正认同政府愿意“共度患难”,在我看来,改善民生是基础:而这离不开建立公平公正的利益分配机制、社会利益表达博弈机制,离不开保障民众的基本权利不受侵犯,离不开用司法来制衡公权力以及利益群体:总之,对号召者来说,共度危难更要解民生之多艰,(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所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在解决矛盾中实现动态的稳定和平衡
  
  现在的社会矛盾用六个字概括,叫作“发展快,矛盾多”。就好像飞机起飞时耗油是最大的,社会剧烈变革时期,利益格局大調整,要在几十年间完成西方几百年的跨越发展,当然就存在胡总书记讲的改革开放艰巨性中的三个“世所罕见”。
  既然社会结构性变革,就不可能一潭死水,一件事情不出,完全静止不动,而是出了事情积极妥善处理。在正视、解决这些矛盾中实现动态的稳定和平衡,而不是人为粉饰太平。
  因为初级阶段的社会发展实际上是一个充满生机活力,又充满问题和矛盾的辩证过程;也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协调发展、社会建设和保障系统日趋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只要我们紧紧地依靠群众,和群众同甘苦共命运,局部的不平衡是完全可以通过协调发展、通过不断改革去逐步解决的。因为,群众既是社会稳定的最大受益者和支持者,也是实现稳定的强大社会基础,
  有矛盾不可怕,重要的是正视战略机遇期的矛盾、及早发现和疏导化解矛盾。我到贵州去调研,一位记者朋友告诉我,解决利益诉求的人民内部矛盾,不能只依靠警察。他说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也是当年毛泽东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中谈到的矛盾性质问题——要正视“人民内部矛盾”这也是目前公安机关大走访所含的应有之义。
其他文献
为提高施工管理水平,实现施工管理的科学规范化,本研究对目前施工管理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目前施工综合管理尚未形成系统的体系,且对施工合同管理不够重视。因此构建了以进度、成
王勇兵:采取措施吸引更多的外来投资,是各国各地的普遍做法,美国的县、市也不例外。也就是说,美国的地方政府也搞招商引资。但是,美国的招商引资与我国相比,存在不少差别。  从手段上看,美国地方招商引资也采取税收减免、优惠贷款等手段,但重视非税收的手段,通过营造良好的商务环境和提供良好的服务,降低企业的商务成本。例如确保良好的社会治安,完善生产生活配套設施,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等;从主体上看,我国的招商引
作为一个老百姓认为最应该“不折腾”的,应该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各级党政组织贯彻中央的方针路线时,别只盯着“当地实际”,别只强调“此一时彼一时”,却忽略大政方针是否走样。比如,反腐败抓得太紧了,会不会影响经济发展?现在是金融危机时期,一些既定法规,在执行时是否可以“手头松一松”?我们是欠发达地区,经济上还处于原始积累阶段,在环保指标、用工维权等方面,应该比那些发达地区放得松一点?相信每一个关心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