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预应力技术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

来源 :科技与企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g99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设计道路桥梁结构预应力中应充分考虑混凝土强度变化问题,因为预应力的存在,结构件在负载作用下产生拉应力时,第一消除的就是预应力,接着随符合不断增加,预应力的存在可以延迟结构件裂缝的出现,从而提高结构件的抗裂度和刚度。合理利用预应力是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对道路桥梁施工工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道路桥梁;预应力;预应力混凝土;技术问题;应对措施
  前言
  道路桥梁作为铁路交通、公路交通等公共交通设施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人类生产生活造成了直接的影响。所以需要我们对桥梁的安全和性能进行研究和分析,尽可能的减少不利于我们的桥梁安全事故。对已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估,同时对潜在的隐患进行探索,以保证桥梁的安全得到保障,保养、维修资金更大程度上的减少,使用期得以延长。就需要在建筑施工过程下很大的功夫。施工管理阶层面临的问题更加艰巨,责任更加重大。
  1.道路桥梁建设方面所面临的问题
  桥梁建筑不光要承受自身桥体的重量,还要承受从桥上经过的车辆的负重,因此每一个可能存在的细节隐患都要加以重视,不能有丝毫的马虎。桥体出现裂缝是很危险的,很可能会慢慢导致内部的断层,经过车辆的共振或者面临小型的地震时就会坍塌。造成直接的经济方面的损失,还会对人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以下是主要存在的问题。
  1.1桥体建筑上有裂缝形成
  ①水泥的质量差,标号不够,导致混凝土的黏合度不够;②填充骨料的质量差,为了节约成本采取就近取材策略,忽略了石材的质量,石材的密度不达标,或者与水泥的黏合度不符合标准,承受不起车辆的重负;③施工建设过程中混凝土的配料比例不符合标准,不能符合严格的要求,容易出现裂缝或者沙化现象,桥体质量不能保证;④振动过程中的不均匀,对部分桥体的振动不足,或者过于激烈,导致骨料的不均匀沉积,阻挡了水泥浆的分布,导致内部的缝隙;⑤混凝土的水料比例过低,在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导致水分的蒸发,混凝土不能很好的黏合在一起,又会因受到外界不同的温度刺激而出现收缩现象,产生裂缝;⑥施工完成后没有做足够的保水保湿防护措施,导致体表脱水干枯,逐渐出现裂缝并且延伸到内部;由于昼夜气温温差过大,特别是在新疆、西藏等地区,水分过多会导致内部结冰,粘合度降低,水分过少也会导致黏合度不够,骨料沉积和空心现象,应该适当加入粘合剂,并且在桥体建筑表面附上一层膜减少水分的流失,既减少了保养水的工序,又避免了内部水分不足断层现象。
  1.2部分桥体交接处不稳定,存在气泡
  桥体局部出现的气泡和蜂窝状的疏松空隙,会造成桥体承受力的下降,桥体严密性不足,也很容易造成内部的腐蚀和进一步的扩大气泡的现象。造成这样现象的原因很多。①施工过程不按照建筑工序严格进行,完全按自己的经验进行操作,混凝土配比不合标准;②施工过程中的振动不均匀,振动频率不够,不能深层的振动,不均匀的部分会很疏松,出现蜂窝,而振动过于激烈的部分又会导致石料的下沉,上层和表面的混凝土水泥浆集中在一起,塑性缝隙和干缩缝隙很容易产生;③铺架混凝土模板的时候不够精准,出现局部地区的漏洞和缺陷,导致漏浆、骨料间隙无浆,混凝土凝结后造成局部干硬和蜂窝状;④混凝土搅拌时间过长,导致了沙料和水泥的土灰分离,在浇筑时不容易均匀的振捣。
  1.3钢筋裸露部分的锈蚀
  空气内水分多,并且有足够的氧气,裸露部分的钢筋会出现生锈等现象,钢筋的使用寿命也因锈蚀现象而大打折扣。导致钢筋锈蚀的原因很多,原材料、施工过程、环境、防护措施、人为破坏等都会造成钢筋的锈蚀,钢筋本身的应力问题也会导致锈蚀现象的产生。
  1.4桥梁建设完工后缺乏保养
  建筑体在完工后缺少养护的现象十分常见,往往存在的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反馈,本来很小很容易解决的问题也逐渐扩大化了,以至于造成桥梁坍塌等事故。
  1.5施工人员的安全问题
  施工现场的脚手架、钢筋、模板、铁架等到处杂乱的摆放,非常不合理,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野外施工过程条件非常艰苦,晚上住的地方也是帐篷、活动板房等简易措施,面对突发性安全事故很难应对。
  2.预应力技术在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的应用
  2.1钢绞线的预应力技术
  在对路桥进行加固时对锚垫板和钢管进行灌浆是我们的常用做法,但是这样经常就粘结段的情况。因此,就需要我们将粘结段钢绞线的油脂和pe层清洗干净。为了确保张拉两端的伸长部分一致,并最后使得两个粘结段的粘结力基本相同,此过程我们要考虑多种因素:钢绞线的下垂,钢绞线的张拉伸长等。
  2.2预应力筋的张拉
  预应力筋的张拉是预应力施工中的关键工序,预应力筋的张拉质量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整体结构的安全。在预应力筋张拉的具体操作中,首先在张拉前,先主动标定其张拉过程中所用的千斤顶,并且准备0.4级的油压表为精密压力表。再依据标定值进行千斤顶回归直线方程的推算,计算出张拉吨位所对应的压力表值。
  2.3钢绞线空间位置的控制
  钢绞线的空间位置是由墩顶导向槽以及锚固端部横梁的跨中转向横肋所确定,而等效荷载的大小是由张拉应力以及索形来决定的。如果墩顶导向槽或跨中转向横肋在施工中发生偏折,将导致钢绞线的局部需要承受极大的挤压应力,因此明确墩顶和锚围端部横梁处的锚垫板预埋位置是十分必要的,并且还要严格按照图纸的要求来进行墩顶导向槽、跨中转向横肋的制作,不但要将端部磨平,还要保证弯折处的曲率半径,这样才能确保钢绞线在张拉时不受端部的卡滑或挤压。
  3.路桥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控制措施
  3.1预埋、张拉、灌浆阶段的控制
  预埋阶段主要是预应力筋曲线形状的控制,即保证各控制点的标高定位准确、牢固,其他工序不会影响和破坏波纹管,保证标离控制点阵和曲线形状的正确,当其他工序与预应力筋预埋发生矛盾时及时处理。
  3.2钢筋安装的控制
  普通钢筋在绑扎时,严禁猛放、猛插,以防将预应力筋的外皮刺破。进行焊接施工时,严禁把预应力筋当作搭接线,且在预应力筋附近必须采取保护措施才能进行焊接。在钢筋绑扎过程中,应先绑扎梁内的预应力筋,后绑扎板内的预应力筋,而梁内的拉筋应等预应力筋铺设完之后在进行绑扎,以便预应力筋的穿筋定位。板的面筋应等预应力筋铺设完成之后才能够进行绑扎。
  3.3浆体的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用水壁,对于未能及时使用而流动性能刚氐的水泥浆,严禁通i立加水的方法来提高其流动性;在浆体搅拌时,水泥、外加剂和水的用量都要严格控制:搅拌机内的浆体应每次都全部卸尽,不得采取一边出科一边进科的方法;若在压浆前发现管道内残留有脏物或水分,则必须使用空压机将残留在管道内的脏物或水分清除。
  参考文献
  [1]刘广强.道路桥梁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与措施[J].中国城市经济,2011(18):386-388.
  [2]汤继银.道路桥梁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分析及防治措施[J].中国城市经济,2010(09):191-193.
  [3]林杨.关于道路桥梁施工中问题和对策的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33):197-199.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节能的市场暖通技术成为了现代建筑能源利用的主导。它能够减少建筑的能源消耗,并且,能够提高建筑中的能源利用效率。因此,其凭借了遵循现在节能环保的政策,成为了现代建筑能源利用的宠儿。本文笔者通过简述了建筑节能市场暖通技术的现状及发展,对建筑节能市场暖通技术的应用进行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建筑节能;暖通技术;能源利用  建筑的能源消耗量占社会总能源
【摘要】榆阳区位于陕西北部,毛素沙漠南缘,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流沙侵蚀长期制约着全区经济的发展,面对“十沙、二山、一个田”的自然地理景观,全区人民在历届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征山治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本文从多方面对榆阳区林业建设成就进行了实事求事的详述,并在结合全区现状,从振兴全区经济,改善民生为出发点,提出了比较切合实际的发展措施,对榆阳区林业发展方向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随着应急避难场所数量大幅增加,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标准不统一、监督管理无法可依等问题日益严重,突出表现在应急避难场所布局和应急资源配置不合理,应急避难场所维护管理责任
【摘要】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需要,传统的水工隧洞已不能社会的需求。中小型水工隧洞的设计应结合时代的发展和实际需要。据调查,水工隧道根据洞室断面以及各种因素其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此外,像对于隧洞进出口设计、隧洞设计、水工隧道结构体系的设计、水工结构防水原则等都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另外还要做好辅助部门的工作,“后勤工作”的完善与否和工地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挂钩。只有将每一步工作都落实到位,对于不足之
四川芦山“4·20”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同时也再次震撼国人的神经。汶川大地震之后,我国连续遭受了舟曲泥石流、玉树地震等巨灾。这一切表明,我国仍面临着
【摘要】一般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土石围堰填筑于原河床漂卵砾石地层采取就地取材进行填筑,级配差、结构松散、孔隙大,透水性强,这给防渗施工造成极大的困难。通过液压抓斗直接成槽塑性砼防渗连续墙的施工在安江水电站项目一期围堰工程中的应用,解决了在漂卵砾石地层土石围堰防渗难题。塑性砼防渗连续墙具有质量保证率高,施工速度快,劳动生产率高,成本低的优点。  【关键词】塑性砼;漂卵砾地层;围堰防渗;应用  1
利用流动稳定性理论中的一般共振三波的概念,提出了湍流边界层近壁区域相干结构的理论模型.采用高精度、高分辨率的紧致有限差分和Fourier谱展开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两个相邻相干
吸引、利用外资对我国的研发投资是我国利用跨国公司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分析、探讨了跨国公司在我国研发投资的特点,提出在现实条件下如何积极、有效地吸收、利用好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