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北疆、南国“星星远望”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rk_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師别哭,吃颗糖吧


  记得2017年,我第一次踏上支教的旅途,三天三夜的绿皮火车,从无锡到新疆伊犁巴彦岱镇,那是真的丝毫不感觉疲惫,反而满心激动与欢喜。这是我第一次来到新疆,也是我第一次看到这么多少数民族的娃娃们,他们见到我们支教老师,一股脑地全拥进了学校。
  我带的一个孩子叫乃斯如拉,他最喜欢唱韩红的《天亮了》。有天下午放学,我去他家家访,他住在村子尽头的一个不起眼的小房子里。刚进门,眼前的一幕让我震惊,火炕上躺着年事已高的奶奶,她因为疾病骨骼严重变形。奶奶示意我先进客厅,自己随后就到。
  我们走进了一间昏暗的小屋,这不仅是间客厅,也是间卧室。屋里没有灯,阳光透过贴着花纸的玻璃照进房间,奶奶一小步一小步地挪进屋里,坐在我身边。奶奶是地地道道的维吾尔族人,不会讲汉语,只能让乃斯如拉翻译。

  奶奶说孩子的父母外出打工,家里有三年级的乃斯如拉和五年级的姐姐。奶奶身体不好,因此洗衣做饭常常是由姐姐一个人承担。奶奶热情好客,她挪动不便的身躯,从房间阴暗的角落里拿出一块糖。可这时的我,眼泪已经忍不住地一直往下流。奶奶见状,一直用维语嘟囔着什么,我听不懂,便赶忙问乃斯如拉,他说:“我奶奶说,老师你别哭,吃颗糖吧。”
  那天下午,我不知道自己在乃斯如拉家坐了多久,只知道自己一直在流泪。回去的路上,我想起他爱听的那首《天亮了》,“我看到爸爸妈妈就这么走远,留下我在这陌生的人世间,不知道未来还会有什么风险”我才明白,生活给我上了沉重的一课——我本以为自己能带给孩子们很多,可却没想到,孩子们教给我的更多。

贫困?一栋栋崭新的楼


  当年支教时亲眼看见的情景一直是我的一道心坎,大四时,我决定放弃保研,参加研究生支教团,重新踏上支教的旅途。这次,我来到了云南芒宽彝族傣族乡,成了芒宽民族中学的一名老师。

  在我的印象里,贫困依旧是书里“渴望读书的大眼睛”的小女孩的形象——在大山深处,由于物质条件缺乏,孩子们读不起书,买不起衣服、课本,甚至要在露天的环境中上课。
  现实并非如此,当我再次跨越2000多公里,来到祖国的西南边陲云南芒宽,一栋栋崭新的教学楼映入眼帘。开学第一天,学生穿着崭新的校服,抱着整齐的课本走进教室里。学生们纷纷向我这个“外地人”投来好奇的眼光,我的脑袋里也开始冒出问号——如此完备的资源,到底贫困源于何处呢?
  直到一次家访,在开门的一瞬间,13个孩子向我投来好奇的目光时,我愣住了。据学校里的老教师介绍,就在一年前,四万余名居住在高黎贡山上的傈僳族居民迁到了山下的黎新校区。他们长年聚居山中,从未与外界接触过,突如其来的迁居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改变和冲击,仿佛直接从刀耕火种一步跨入了现代文明,随之而来的海量信息更让他们应接不暇。在家访中我们了解到,近三分之二学生的父母存在离异或外出打工的情况,由于缺乏信息摄取的合理监督和引导,不少孩子被短视频中的低俗内容吸引。

  原来,这里的贫困不是根本物质条件的贫困,而是思想与认知上的贫困。

云端,“星星”


  我联合江南大学的几位研支团成员发起“星星远望计划”书信项目,在江南大学与芒宽民族中学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让两地学生结对成为笔友,以互通书信的形式帮助芒宽青少年拓宽视野,帮助他们走出“地理禁锢”,唤醒“心灵宇宙”。
  起初,大山里的孩子羞涩腼腆,不好意思和江南大学的志愿者们进行交流。于是,我们便在大学里选出14位志愿者先给孩子们写信,并附赠小礼物作为纪念。没想到,收到信的孩子便立即成了班里的焦点,而最受欢迎的礼物,莫过于食品学院派发的校庆60周年笔记本。慢慢地,愿意沟通交流的孩子越来越多,小笔友从第一期的14个变成了第二期的70多个。

  正当我们为这一点突破而内心窃喜时,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我们全部的计划。孩子们未能按时到校上学,最远的一户学生离校相距50公里,而学校的书信志愿者们又遍布全国各地。由此一来,收发信件的工作量翻倍,这可怎么办?
  直到有一次,我看到学院发下的通知:“线上云课堂,停课不停学。”我的脑海中突然灵光一现:对啊!疫情虽然阻隔了我们之间的物理距离,但心与心的距离绝不会被阻断。我开始请志愿者给小朋友们“云端通信”,并将原件开学后再交到小朋友的手中。同时,我联合几位同学为孩子们筹办了一场“线上云团课”——做一个闪闪发光的普通人,用一个个普通人的鲜活事例,引导孩子们看到抗疫洪流中平凡而又不凡的力量,帮助孩子找到自己身上那个独一无二的闪光点。
  如今,“星星远望计划”已从最初的14人扩展至135人,参与报名人数达300余人,有些校友已经毕业了,也依旧和孩子们保持着书信来往。每次看到孩子们收到来信,激动地从座位上跳起来的样子,我们打心底觉得,这样做值得!
  责任编辑:马春梅
其他文献
大多初到北京上学的同学都想好好游览一下首都的名胜,当然我也不例外。这里的一切对我来说都是那么的新奇,我迫不及待地想把感触同父母分享,可是父母此时都在不同的地方为了我努力打拼。尤其是我的母亲,她一辈子的愿望就是能来首都北京看看,可是面对这样一次送我来北京上学的机会,她却婉言拒绝了。  还记得我和父亲启程来北京的前一天晚上,母亲说:“我就不跟你们去了,在这边还有很多活儿要干呢。我就算去了也帮不上什么忙
搬运“神器”——帆布传送滑道打包的行李毕业季变毕业“寄”  6月16日晚,北京宣布高校毕业生停止返校。第二天,学校告知我们,行李收拾打包事宜另行通知。与此同时,在充分了解学生们的各种诉求后,学校发布了各种通知广发征求同学们对行李收拾方案的意见和建议。  学生宿舍里的行李如何处理,大家当然非常在意。那间不过十几平米的宿舍,承载了大学四年的回忆和值得被保留珍藏的物件。  一周后的6月25日,学校通知我
記得我读研的第一天,博士师兄带领我们一众新生参观实验室并交代实验室安全规范,  师兄让我们要做好规划、珍惜研究生生活。  我问:“师兄,你为什么要读博呢?”  师兄一时错愕,尴尬地回答:“我……我也不知道,就一路念下来了。”  当你决定加入考研百万大军时,不妨问一下自己:我为什么考研?好吧,你可能会回答,我要上名校。那考上名校呢?当然是为了找一份体面的工作。考上名校就一定意味着体面的工作吗?  这
2019年6月8日,在北京体育大学国际极限运动交流节上,刚建成不久的北京体育大学极限运动场地正式投入使用。  穿过北体大冰上运动中心北面的一片茂密的小树林,这个场地就像极限爱好者的“世外桃源”豁然出現在面前。  整个场地占地面积2370平方米,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的极限运动场地之一,也是在高校中最专业的极限运动场地。  继BMX(小轮车)进入奥运会后,攀岩、滑板也首次成为奥运竞赛项目进入2020年东
量化收获  很多大学生在家里学不进,原因就在于在校期间打卡似的学习模式完全消失了。我认为,要使自己能安心学习,需要的是驱动力,不但要认识到做这件事对你有用,而且要有可以量化的、可以看到的阶段性收获。举个例子:我的书橱里摆着几百本书,我几乎每天都读书、看报。每看完一本,我就会把它放在书本“队列”的最右方,这样,看到这条“长龙”的增长,我心中就会充满成就感。  在非常时期,大学生做事目的要明确。这个目
编者按:学术研究的道路并不平坦,甚至充满挑战,每位硕博生都要面临学术、生活等方方面面的压力和抉择,但正是PITD这样的网络分享互动平台,给数百万的硕博生搭建了一个分享生活、释放压力、困难求助甚至生活交友的桥梁,让大家能找到一个精神的栖息之处。与此同时,网友的回复和建议就像点点星光,温暖了求助者的心,也照亮了他们继续前行的道路。  王莹是一所普通高校的金融专业大四毕业生,她参加了今年的考研,希望在研
戏剧与影视学专业始创于中国传媒大学(以下简称中传),它隶属于中传艺术学部,是校内最大的教学科研单位。这个“一流”学科现有三千多名学生和三百多名教师,不仅人才培养体量大,更有优厚的人才培养体系,前有大师筚路蓝缕,后有新生代优质青年教师。  围绕这个“一流”学科,中传形成了广泛的学科群,艺术学部与理工学部砥砺合作,实现了更好的媒介融合;同时,戏剧与影视学还作为龙头学科,不断辐射带动其他学科的发展。  
你有没有珍藏版的大神级朋友?  大家纷纷将他们的传奇,  或将彼此之间交往的点滴尽数晒出来。  那些曾经跟你相隔只有0.001厘米的人,  不管几个小时后有没有爱上别人,  却莫名地在朋友的位置上占了一席之地。  胖子  文/卞一涵(沈陽师范大学)  我和胖子,大概认识有十年了。  其实我觉得这个敷衍的名字根本配不上他,每个人的生活里都会有无数个﹁胖子﹂,  他们出现在我们生活的不同阶段,有的机智
2018年2月9日~25日,第23屆冬奥会在韩国平昌郡举办。对于奔赴平昌的中国冰雪代表团,始终是外界关注的重中之重。短道速滑队作为“金牌之师”,在中国代表团曾经取得的12枚金牌中独得9枚,尽管在赛前经历了战斗性减员,但他们仍是全国人民的希望所系。  世界上以速度为竞赛内容的运动项目有很多,但若论起观赏性和艺术性,短道速滑进前三当之无愧。这是速度与战术的较量,也是姿态与动势的比拼,光洁如镜的冰面上,
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使这些专业的同学成为获益者。  郭子文  毕业院校:  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专业:老年服务与管理  家 乡: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  意向就业城市: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  意向就业行业:机关事业单位  是否已经收到offer:是  为什么选择留在家乡就业?  选择在家乡濉溪就业,一是因为濉溪是自己生长的地方,自己的亲戚朋友都在这里,同时自己家庭的特殊性让我必须留在家乡。二是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