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

来源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d9652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数学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空间。巧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精心搭桥,扫清学生探究的障碍;动手实践,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合作交流,分享学生探究的过程。让数学课堂充满智慧,成为学生自主探究的场所。
  关键词 巧设情境 精心搭桥 动手实践 合作交流
  新课程要求我们的教学必须以人为本,要尊重学生的需求,获得体验的需要,以及被认可与欣赏的需要。因此,我们的数学教学就不能停留在“授受”的方式上,而是要在数学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充分的空间,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成为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下面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巧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每一个教师都希望学生在自己的课堂上对学习感兴趣。怎样才能把课上得有趣呢?是不是所有的课都能上的有趣?兴趣的源泉何在呢?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感到骄傲,就会对这堂课产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我十分重视刨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在教学“O的认识”这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情景:森林里正在举行商品展销会,展销会的柜台上摆满了商品,请同学们扮演各种动物去参加展销会。小熊、小山羊、小狗各自选购了自己喜欢的商品,小熊选购了5件,小山羊选购了1件,小狗选购了2件。小猴贪玩来迟了,只见柜台上空空的,一件商品都没有了。小猴眨巴着眼睛:“谁能帮帮我。”在学生兴趣盎然时,再出示课题“0的认识”。
  很显然,这样的设计使学生自知道数学就在身边,吸引了儿童的好奇心,调动了学生的探究欲望,课堂气氛热烈。
  二、精心搭桥,扫清学生探究的障碍
  实践证明:学生的数学学习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新知的建构过程中,总会碰到这样那样的困难。这时教师如能适时地给予点拨,设计有梯度的内容,在旧知与新知之间搭起桥梁,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位教师在教学“分数乘法应用题”一课时精心设计了以下的内容:
  (1)根据式子的含义,不计算比较出大小,25×1/5( )23×3/4;(2)不计算,猜一猜并说明理由,14/15的5/4是( )①14/15,②13/12,⑥7/10;(3)理解下面每句话的含义,写出数量关系式,①一支钢笔价格的5/6相当于一支圆珠笔的价格,②小东的身高是小明的3/4。
  看似很平常的题目设计,实际上却蕴含着教师对分数、分数乘法、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深刻理解,凸显了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深刻把握;看似很平常的题目设计,实际是教师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精心架构的桥,绝非只是为了让学生巩固比较式子的大小,而是为了加强学生对分数乘法意义的理解;看似很平常的题目设计,实际是教师利用“猜一猜”来培养学生的“数感”,从而为学生学习新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动手实践,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单纯的劳动,不能算做,只能算蛮干;单纯的想,只是空想;只有将操作与思考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思维之目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智慧从动作开始,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认知活动,可以使信息不断刺激脑细胞,促使思维活跃,便于储存和提取信息,同时易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产生学习的内驱力。”
  爱动、爱玩是学生的天性。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学生活动,采用直观教具,操作教具,对一些实际问题通过自己动手测量、演示或操作,使学生通过动手动脑获得学习成效,这既能巩固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又能提高操作能力,培养创造精神。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学生动手实践操作活动,用“操作”启迪思维,使思维在“操作”中得到发展。
  学习“厘米、米的认识”时,学生对长度单位缺乏感性认识,课堂上教师为学生提供卷尺、米尺、直尺等工具,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动手量一量课桌边的长度、铅笔的长度、黑板的长度、教室的长和宽等,通过动手操作,多种感官互相协调配合,使学生对厘米、米有了感性认识。
  四、合作交流,分享学生探究的过程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本次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因其具有使学生优势互补、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的优点,使得越来越多的教师在课堂上采用这一方法。
  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探讨中,学生独立学习时,往往会碰到既相似而又模糊的问题,自己又决断不下来,希望从与他人的交流中得到启发,得到验证。此时可以安排合作,对某个问题进行探讨,充分挖掘集体智慧,在集思广益中实现真正的把握和理解,从而在合作交流中学生之间分享了各自探究的成果。
  通过合作学习可以弥补个人思维狭小单一的缺陷,有利于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给每个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增强学习自信心。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必须与新课程同行,明确认识数学学习就是数学知识的建构过程。我们必须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充满着智慧,让我们的课堂成为学生自主探究的场所。
其他文献
<正> 人类起源问题是人们经常关心和十分感兴趣的一个问题。了解人类起源和发展的历史,掌握唯物主义的人类起源理论和知识,是我们同一切剥削阶级唯心主义谬论进行斗争的需要
摘要 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一方面要精心设计教学情境;另一方面必须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无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成为新时期体育教师的教学突破点。  关键词 体育教学 组织 引导 合作  体育教学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这就给广大体育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