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钴胺联合神经节苷酯治疗慢性酒精中毒性周围神经病的临床研究

来源 :中国实用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c1988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甲钴胺联合神经节苷酯治疗慢性酒精中毒性周围神经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84例慢性酒精中毒性周围神经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甲钴胺联合神经节苷酯治疗)与对照组(仅使用甲钴胺进行治疗),每组42例。84例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的神经传导速度、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满意度为(95.23±2.11)分,对照组的治疗满意度为(75.23±4.14)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慢性酒精中毒性周围神经病患者使用甲钴胺联合神经节苷酯进行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总有效率,用药安全性得以保障,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得到优化,使其能够快速恢复正常生活,患者治疗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对比分析外生型剖宫产瘢痕妊娠(CSP)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68例外生型CSP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手术方式分为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UAE)联合宫腔镜下病灶切除术组(宫腔镜组)18例和UAE联合腹腔镜下妊娠病灶切除术组(腹腔镜组)50例。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下降至正常时间、病灶吸收时间、术后月经恢复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应用曲美他嗪对PCI相关心肌损伤及术后长期应用对心绞痛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PCI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80例,随机分为曲美他嗪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等治疗,曲美他嗪组入院时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曲美他嗪40 mg负荷量,以后20 mg/次,3次/d。于入院时,术后6、12、24、48 h检测血清心肌肌钙白I(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结合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8年3月阳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序号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辨证结合静脉溶栓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后相关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7.50%)高于对照组(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目的观察盐酸纳布啡术前用药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取新乡市中心医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行腹腔镜手术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目的探讨急性百草枯中毒早期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率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95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预后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监测百草枯中毒24 h内外周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比率变化,分析生存组和死亡组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率的变化。结果954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中,410例生存,544例死亡,病死率为57.0%。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白细胞计数[(19.22±8.37)×1
目的:探讨骨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经病理证实的骨恶性淋巴瘤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其中原发性骨淋巴瘤6例,继发性骨淋巴瘤19例。25例均行 X 线及 CT 检
目的探讨长期应用激素治疗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代谢及颈椎失稳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风湿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激素(醋酸泼尼松片)治疗,比较两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病情评分(DAS28)及类风湿因子(RF)水平,测定腕关节、髋关节、腰椎处骨密度(BMD),比较两组颈椎失稳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目的分析呼吸道感染患儿的肺炎支原体IgM抗体的检测结果,为临床诊治肺炎支原体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呼吸道感染患儿6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均进行肺炎支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