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通过对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下发的15项临床检验专业医疗质量控制(简称质控)指标的监测、分析,探讨如何合理利用15项质控指标来提高检验质量.方法 收集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检验科2020年1—12月的相关数据,统计分析标本类型错误率、血培养污染率、危急值通报率等15项医疗质控指标的监测结果.结果 全年质控指标监测显示,控制较满意的指标有室内质控项目开展率、室间质评项目参加率、危急值通报率等6项,控制较稳定的有标本类型错误率、标本容器错误率、检验前周转时间等6项,控制不满意但
【机 构】
:
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检验科,北京 100021;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检验科,广东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对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下发的15项临床检验专业医疗质量控制(简称质控)指标的监测、分析,探讨如何合理利用15项质控指标来提高检验质量.方法 收集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检验科2020年1—12月的相关数据,统计分析标本类型错误率、血培养污染率、危急值通报率等15项医疗质控指标的监测结果.结果 全年质控指标监测显示,控制较满意的指标有室内质控项目开展率、室间质评项目参加率、危急值通报率等6项,控制较稳定的有标本类型错误率、标本容器错误率、检验前周转时间等6项,控制不满意但持续改进有所成效的指标有血培养污染率、室内质控项目变异系数不合格率和检验报告错误率3项.结论 通过对15项医疗质控指标的监测,可实现对检验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措施,并监控改进效果,达到持续改进目的,从而更快、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角色扮演法在临床皮肤病见习教学中的效果.方法:在皮肤科实习的120例临床医学本科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带教,观察组采用角色扮演法结合传统教学法带教.比较两组学生对教学效果认同度、对教学模式满意度以及理论和见习考试成绩.结果:观察组对教学效果8个方面的认同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对教学模式满意度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理论考试和见习考试成绩分别为89.0±2.6分和96.6
目的 探讨军人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及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某部队军人300例进行研究,根据睡眠障碍发生情况分为睡眠障碍组(69例)和对照组(231例).收集患者年龄、婚姻状况、家庭条件、兵源地、官兵级别、文化程度、家庭关系、服役时间、抑郁、焦虑发生情况的资料,分析睡眠障碍发生的影响因素,比较两组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QSI)评分并分析两者间的相关性.结果 所有军人均完成调查,其中69例(23.00%)存在睡眠障碍,231例(77
目的 探讨妊娠期女性阴道微生态及B族链球菌(GBS)的定植状况.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在该院产科门诊就诊的1935例妊娠期女性为研究对象,分别行盐水湿片显微镜镜检和comet-800阴道微生态检测分析系统检测,根据相关标准进行微生态评价,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GBS感染情况.分别按孕周、年龄、GBS感染情况分组,分析比较各组阴道微生态的状况以及不同类型疾病的感染情况.结果 所检标本中阴道微生态失衡者556例,占28.7%,其中假丝酵母菌阴道病(VVC)的感染率最高(15.7%).不同孕期
目的 探讨无创产前筛查(NIPT)非整倍体检测及额外检测信息在产前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该院产前诊断专科门诊就诊的因NIPT高风险接受介入性羊水穿刺产前诊断的孕妇126例,其中提示非整倍体数目异常108例,提示其他额外检测信息异常18例,统计、分析NIPT高风险病例的检测情况,通过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结果和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结果验证,电话随访妊娠结局.结果(1)与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结果比较,NIPT对21-三体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13-三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