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剖宫产术中应用剖宫产产钳解决娩头困难

来源 :广东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shentail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术中胎头娩出困难的原因,寻找迅速、安全娩出胎头的临床手段,确定剖宫产产钳协助胎头娩出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瘢痕子宫妊娠再次行剖宫产术孕妇185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3组,组1产钳娩头组59例,组2手取胎头组92例,组3手取胎头失败改用产钳娩头组34例,比较3组胎头娩出时间、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产伤、产后出血发生率、子宫切口延裂发生率。结果3组胎头娩出时间及新生儿表浅产钳印记差异有显著性(P〈0.001),3组新生儿异常、产后出血发生率、子宫切口延裂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再次剖宫产术中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在前列腺电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78例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前行16排螺旋CT造影并虚拟成像,指导前列腺电切术(观察组)。102例因经济原因未行造影等检查者为对照组
目的观察手术期间输入不同液体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中和术后生理状况的影响。方法择期老年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晶体组(n=33,输入乳酸林格液)、胶体组(n=32,输入琥珀酰明胶注射液
分析了塑件的成型工艺,设计了1模4腔、四面抽芯的注射模结构,巧妙地把侧抽芯机构和顶出机构设计成一个机构,有效地克服了由于空间狭小而造成内抽芯的困难.试生产证明,该设计
目的比较p16基因甲基化在食管癌高发区广东揭阳和低发区广东佛山之间的异同,探讨p16基因甲基化在两地食管癌变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方法(MSP)分别检测两地
患者,男,53岁。于2005年3月发现右侧会阴部肿物,伴疼痛,且缓慢增大,于同年9月在外院行手术切除,会阴肿物大小约5cm×3cm,术后病理为“上皮样肉瘤”,术后给予局部放疗60Gy/30F,未予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睾丸实质性肿决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睾丸实质性肿块患者的超声表现,并与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不同类型睾丸实质性肿块的声像
用常规固相合成法成功地制备出Ni^3+和Cr^3+掺杂的尖晶石型材料,并通过XRD,IR光谱和红外辐射仪测试了材料的微观结构,分析了材料的结构特征与红外辐射性能的关系,发现Ni^3+和Cr^
分析了冷柜发泡工艺特点,介绍传统冷柜发泡模设计原理;对斜面冷柜发泡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新式斜面底框配合传统发泡模的解决方案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