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高效课堂的构建逐步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构建小学高年级语文高校课堂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来开展。下文中,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就如何构建小学高年级语文高效课堂进行阐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 高效课堂 构建
小学语文科目是培养小学生语感、充实小学生知识的重要科目。尤其是对于高年级小学生来说,语文教学更是可以有效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营造良好氛围,提高学生兴趣
高效课堂构建的前提和基础是学生的积极参与。对于小学生来说,课堂氛围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其学习的兴趣。实际上,良好氛围的营造是需要一定的技巧,能够让小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
第一,结合情境,鼓励学生模拟。让课堂“动”起来能够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将语文与生活结合,让学生能够感受到“生活处处皆语文”。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讲述《雪》之前,我在黑板上写下了“呵”这个字,小学生们看到这个字,都笑了,说:这是“呵呵”的“呵”。还有一个词是“呵气”。我鼓励学生们用自己的动作来表现这个词,大多数小学生们像模像样地拢着两手呵气,一时课堂笑声一片,活力迸发。
第二,利用多媒体,营造美好意境。多媒体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利用图像、声音、动画、游戏等形式,给学生更形象、更生动的体验。具一个简单的例子,在讲述《芦花荡》这篇课文的时候,我就播放了《小兵张嘎》片尾曲,小兵张嘎与同学们的年龄相似,在音乐的视听中,配以旁白:白洋淀里淀水浩渺,水道纵横,极为壮观,是旅游爱好者观光游玩的一大景点。可就在60年前,这里曾是抗战大舞台,演绎过无数个英雄传奇,今天我们就顺着孙犁的《芦花荡》去结识一位老当益壮、让敌人闻风丧胆的传奇英雄。在音乐与旁白的结合下,小学生们能够感受到那种意境,能够很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提高课堂效率。
创新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效率
在语文课堂上,突破传统教学方式中的“教师讲学生听”模式,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第一,开展合作教学。合作教学是结合班级的具体情况,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让小组成员为了共同的目标而进行合作。在合作的过程中,他们不仅能够学到语文知识,更是能够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
第二,鼓励学生质疑。古人云: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学生质疑能够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想象能力。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在阅读《鸟的天堂》的时候,我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有的学生问“鸟的天堂在什么地方?”,有的学生问“鸟的天堂美吗?”,还有的学生问“为什么叫鸟的天堂?……”,通过这样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在学生大脑中形成一种“阅读期待”,促使学生主动阅读,通过自己的思考,富有个性地理解课文,从而了解到鸟的天堂在广东省新会的天马河边,指的就是一株大榕树。
尊重学生意愿,增强师生感情
高效课堂的构建要以尊重学生的意愿,作为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用心。当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用心,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第一,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明代教育家王阳明说过:“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用平等的目光对待每一位学生,不能够带着有色眼镜去扩大学生的缺点。高年级小学生是敏感的,有的时候,我们不经意中表现的一个表情或者一个动作都有可能让他们受到影响。作为语文教师,尽量温和地对待每位学生,让我们的微笑、表扬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要放下严厉的批评、呵责,即便学生出现错误,也要用正确的方式来解决。
第二,多对学生进行表扬。清代学者颜元曾经说过:“数子一过,不如奖子一长。”多夸奖孩子们“好极了”“你真棒”等,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并且其他小学生看到了这名小学生受到了表扬,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激烈。为了构建高效课堂,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我们通过奖励学生小红花、作业本等物品,鼓励学生不断进取,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
扩展考核方式,制定评价标准
考核方式也是构建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的重要方式。传统的考核方式主要是考试,教师往往都是按照考试成绩来评判一个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和努力程度。实际上,考试存在诸多客观因素,且每年两次大考数量较少,不能够客观、公正地评判学生。
第一,评判考核标准。一定程度上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掌握的情况来评价自己或同伴的学习,体现出评价标准的多样化、层次化,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自我教育、自我评价。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表现来进行评价,比如学生的“听写、默写”检查或“写作能力”等不同方面进行考核,也可以就学生的口语表达等进行考核。多样化的考核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兴趣,也锻炼了学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第二,改变评判对象。传统都是教师作为主考官,实际上,转换角色,让学生充当“主考官”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学生之间互相进行打分,能够让学生察觉其他学生的不足,同时结合其他学生的不足来纠正自己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对于高年级小学生来说,其有很强的“身份感”,所谓的身份感就是当他们身为“主考官”的时候,在今后的学习中会随时严格要求自己。另外,让学生进行考核在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教师的充分信任,能够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充分地展现自己,发挥出应有水平。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不仅是教育目标实现的关键,作为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与方式来提高高年级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乐趣和兴趣。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提高课堂效率,有效完成教学目标,构建高效课堂,促进小学素质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钟洁.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J].新课程(教研)
[2]郑文芳.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思考[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
[3]毕会玲.浅谈如何构建高效课堂[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4]张辉.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现代中小学教育
【关键词】小学语文 高效课堂 构建
小学语文科目是培养小学生语感、充实小学生知识的重要科目。尤其是对于高年级小学生来说,语文教学更是可以有效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营造良好氛围,提高学生兴趣
高效课堂构建的前提和基础是学生的积极参与。对于小学生来说,课堂氛围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其学习的兴趣。实际上,良好氛围的营造是需要一定的技巧,能够让小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
第一,结合情境,鼓励学生模拟。让课堂“动”起来能够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将语文与生活结合,让学生能够感受到“生活处处皆语文”。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讲述《雪》之前,我在黑板上写下了“呵”这个字,小学生们看到这个字,都笑了,说:这是“呵呵”的“呵”。还有一个词是“呵气”。我鼓励学生们用自己的动作来表现这个词,大多数小学生们像模像样地拢着两手呵气,一时课堂笑声一片,活力迸发。
第二,利用多媒体,营造美好意境。多媒体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利用图像、声音、动画、游戏等形式,给学生更形象、更生动的体验。具一个简单的例子,在讲述《芦花荡》这篇课文的时候,我就播放了《小兵张嘎》片尾曲,小兵张嘎与同学们的年龄相似,在音乐的视听中,配以旁白:白洋淀里淀水浩渺,水道纵横,极为壮观,是旅游爱好者观光游玩的一大景点。可就在60年前,这里曾是抗战大舞台,演绎过无数个英雄传奇,今天我们就顺着孙犁的《芦花荡》去结识一位老当益壮、让敌人闻风丧胆的传奇英雄。在音乐与旁白的结合下,小学生们能够感受到那种意境,能够很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提高课堂效率。
创新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效率
在语文课堂上,突破传统教学方式中的“教师讲学生听”模式,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第一,开展合作教学。合作教学是结合班级的具体情况,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让小组成员为了共同的目标而进行合作。在合作的过程中,他们不仅能够学到语文知识,更是能够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
第二,鼓励学生质疑。古人云: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学生质疑能够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想象能力。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在阅读《鸟的天堂》的时候,我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有的学生问“鸟的天堂在什么地方?”,有的学生问“鸟的天堂美吗?”,还有的学生问“为什么叫鸟的天堂?……”,通过这样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在学生大脑中形成一种“阅读期待”,促使学生主动阅读,通过自己的思考,富有个性地理解课文,从而了解到鸟的天堂在广东省新会的天马河边,指的就是一株大榕树。
尊重学生意愿,增强师生感情
高效课堂的构建要以尊重学生的意愿,作为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用心。当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用心,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第一,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明代教育家王阳明说过:“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用平等的目光对待每一位学生,不能够带着有色眼镜去扩大学生的缺点。高年级小学生是敏感的,有的时候,我们不经意中表现的一个表情或者一个动作都有可能让他们受到影响。作为语文教师,尽量温和地对待每位学生,让我们的微笑、表扬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要放下严厉的批评、呵责,即便学生出现错误,也要用正确的方式来解决。
第二,多对学生进行表扬。清代学者颜元曾经说过:“数子一过,不如奖子一长。”多夸奖孩子们“好极了”“你真棒”等,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并且其他小学生看到了这名小学生受到了表扬,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激烈。为了构建高效课堂,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我们通过奖励学生小红花、作业本等物品,鼓励学生不断进取,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
扩展考核方式,制定评价标准
考核方式也是构建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的重要方式。传统的考核方式主要是考试,教师往往都是按照考试成绩来评判一个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和努力程度。实际上,考试存在诸多客观因素,且每年两次大考数量较少,不能够客观、公正地评判学生。
第一,评判考核标准。一定程度上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掌握的情况来评价自己或同伴的学习,体现出评价标准的多样化、层次化,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自我教育、自我评价。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表现来进行评价,比如学生的“听写、默写”检查或“写作能力”等不同方面进行考核,也可以就学生的口语表达等进行考核。多样化的考核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兴趣,也锻炼了学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第二,改变评判对象。传统都是教师作为主考官,实际上,转换角色,让学生充当“主考官”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学生之间互相进行打分,能够让学生察觉其他学生的不足,同时结合其他学生的不足来纠正自己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对于高年级小学生来说,其有很强的“身份感”,所谓的身份感就是当他们身为“主考官”的时候,在今后的学习中会随时严格要求自己。另外,让学生进行考核在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教师的充分信任,能够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充分地展现自己,发挥出应有水平。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不仅是教育目标实现的关键,作为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与方式来提高高年级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乐趣和兴趣。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提高课堂效率,有效完成教学目标,构建高效课堂,促进小学素质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钟洁.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J].新课程(教研)
[2]郑文芳.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思考[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
[3]毕会玲.浅谈如何构建高效课堂[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4]张辉.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现代中小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