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在分析研究人文精神的基础之上,通过对国外大学图书馆文化与国内大学图书馆文化的比较研究,并结合笔者自身的工作实例,提出了进一步发展图书馆文化的研究新论,解决了高校图书馆文化构建的文化准备、首要任务及构建原则等若干问题。
关键词:图书馆文化校园构建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1(c)-0197-01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学者发现,人文精神作为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精神,对于高校图书馆文化的构建有着独到的精神支持作用。从概念上来讲,人文精神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它有人文,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高校图书馆作为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承载着文化传播与建设的重要媒介作用,是人文精神构建的领地,在此之上的高校图书馆的文化构建,对于大学生的良性发展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1 国外图书馆与国内比较
1.1 营造独特的图书馆文化气息
国外大学图书馆周边的环境,尤其是台湾的大学图书馆,十分重视文化气息的营造,而且极具创意。例如高雄大学在图书馆的东侧开辟了一个名为“公共艺术”的园林雕塑区,植物橄榄、草皮为主,透过想象的视觉,四座曲线优雅的石雕艺术“法国号”、“蔓陀玲”、“竖笛”及“竖琴”不只是呈现出一份优雅,更有一份深远的悠扬,读书学习劳顿之余,徜徉其间,真是一种无比惬意的享受。
1.2 注重多种文化服务在不同读者群的体现
谈起文化服务不得不提到日本的大学图书馆,而其中令人感受最深的就是“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在不同的读者群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例如,日本大学的图书馆可以利用多种语言为不同国籍的读者服务,而且,在图书馆的目录检索终端旁,一般都有两国以上的文字使用说明,入口处都设有服务咨询台或自动登录机,读者的任何问题都会得到亲切、满意的答复。
1.3 倡导清晰自觉地为读者服务的意识
图书馆为读者提供良好的服务,不仅靠优越的环境和现代化的设施,更重要的是应具有清晰自觉地为读者服务的意识。在澳大利亚的大学图书馆,我们看到:无论是图书馆的建筑结构,还是日常的读者服务工作,都是从方便读者利用图书馆的角度出发,真正体现了读者第一的服务宗旨。例如,澳大利亚的大学图书馆与国内图书馆相比,开馆时间长、环境优雅,布局合理,而且还长年免费提供图书馆指南和定期或不定期刊发图书馆动态。
1.4 国内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中的人文精神缺失
(1)“人文精神”缺失。从以上实例中,我们可以看出以人为本是图书馆文化建设的重要“人文精神”。近年来国内也开始注重起来,但国内图书馆特别是国内大学图书馆还普遍存在如图书馆周边的环境,缺乏对文化气息的营造、图书馆员缺乏自觉地为读者服务的意识、更主要是存在着图书馆员观念中“人文精神”缺失的现象。
如果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们在图书馆现代技术的应用上与国外图书馆的差距正在迅速缩小,那么我们与国外同行之间最主要的差距就在于“人文精神”的缺失。“人文精神”的缺失又包括:人本意识缺失、人文情怀的缺失、平民意识缺失等等方面,其中,每个方面都对图书馆文化建设起到积极作用。
(2)内地图书馆文化与校园文化发展存在不和谐现象。内地图书馆文化与校园文化发展存在诸多不和谐现象,具体表现在:①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时忽视图书馆文化的存在,把图书馆文化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割裂开来。②不注重视以图书馆为中心的周边环境的建设。③图书馆与校园文化建设不和谐,存在忽视“以人为本”的现象。美国学者施蒂格指出:“人文价值观念是图书馆职业的核心”。抓住了人文精神这一本质,我们就抓住了未来图书馆社会定位之根本,把握了图书馆职业发展的方向,明确了努力进取的目标。④制度建设不合理,没能通过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和合理的奖惩制度调动图书馆员工的积极性。
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图书馆审视一下自身的价值观,主要是传统的价值观是否适应市场变化的需要。否则,市场环境已经变化,而图书馆还固守旧的价值观,这势必会影响到图书馆的发展。
2 如何构建高校图书馆文化
2.1 构建高校图书馆文化准备及首要任务
建设一种新的大学图书馆文化,必须对现有的文化进行清理,即通过调查研究,把握图书馆现有的文化状况及对文化有影响的因素,对现有文化的优势、劣势及总体适应性做出适当的评价,为大学图书馆文化的科学定格做好准备。在此准备的基础之上,应该将大学图书馆文化理念的设计作为图书馆文化构建的首要任务,实质上,该过程是把占主导地位的图书馆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准则表述出来,形成固定的文化理念体系的过程[5]。
2.2 构建的原则
构建大学图书馆文化,首先要明确建设图书馆要本着什么理念,遵循什么原则。
首先,21世纪的图书馆应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顺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进的目标,造就人与人相互关心、和谐合作、协同进步的生态环境。成功的图书馆的最大秘密与其说是“精神物质化”,不如说是“物质精神化”。只有灌输了某种精神后,图书馆的一切才变得有了生气,成为积极的发展因素。建设和谐的图书馆文化要塑造图书馆精神,图书馆精神是图书馆文化的灵魂和支柱。
其次,服务文化是以价值观为核心,以创造顾客忠诚,满足顾客需要,主体与客体双赢为目标,形成共同的价值认知和行为规范的文化。
再者,大学图书馆文化亦即图书馆人本化,它是以人为圆心,以人的解放、人格的完善、服务水平的提高为半径的文化活动。因此,大学图书馆文化的培育应重点放在人这个基点上,做好“人本”的文章。
最后,大学图书馆文化是体现一个图书馆的风格、特色和价值观念的特有文化,因此,要善于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从而更好的发展大学图书馆文化。从古代文化,到民族主义、民主精神的近代文化,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等具有社会主义时代特色的现代文化,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量和激励力量在不断增强,中国大学图书馆文化是在我国确立和发展起来的、成为反映我国特色文化体系结构的一部分,适合中国的国情。因此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大学图书馆文化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 卢胜华.解读图书馆文化[J].图书与情报,2003(3):16~17.
[2] 韦文辉.浅析文化心理机制对图书馆文化建设的影响[J].现代情报,2004(2):16~19.
[3] 王关锁.保守与开放历史演进中的图书馆精神[J].图书馆建设,2003(4):22~23.
[4] 徐晓灵,朱瑾.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管理[J].情报科学,2003(7):17~19.
[5] [美]托马斯.彼得斯,小罗伯特.沃特曼.成功之路[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36~38.
[6] 刘鑫刚.图书馆与人文关怀[J].科技创新导报,2007,32:254.
关键词:图书馆文化校园构建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1(c)-0197-01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学者发现,人文精神作为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精神,对于高校图书馆文化的构建有着独到的精神支持作用。从概念上来讲,人文精神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它有人文,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高校图书馆作为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承载着文化传播与建设的重要媒介作用,是人文精神构建的领地,在此之上的高校图书馆的文化构建,对于大学生的良性发展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1 国外图书馆与国内比较
1.1 营造独特的图书馆文化气息
国外大学图书馆周边的环境,尤其是台湾的大学图书馆,十分重视文化气息的营造,而且极具创意。例如高雄大学在图书馆的东侧开辟了一个名为“公共艺术”的园林雕塑区,植物橄榄、草皮为主,透过想象的视觉,四座曲线优雅的石雕艺术“法国号”、“蔓陀玲”、“竖笛”及“竖琴”不只是呈现出一份优雅,更有一份深远的悠扬,读书学习劳顿之余,徜徉其间,真是一种无比惬意的享受。
1.2 注重多种文化服务在不同读者群的体现
谈起文化服务不得不提到日本的大学图书馆,而其中令人感受最深的就是“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在不同的读者群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例如,日本大学的图书馆可以利用多种语言为不同国籍的读者服务,而且,在图书馆的目录检索终端旁,一般都有两国以上的文字使用说明,入口处都设有服务咨询台或自动登录机,读者的任何问题都会得到亲切、满意的答复。
1.3 倡导清晰自觉地为读者服务的意识
图书馆为读者提供良好的服务,不仅靠优越的环境和现代化的设施,更重要的是应具有清晰自觉地为读者服务的意识。在澳大利亚的大学图书馆,我们看到:无论是图书馆的建筑结构,还是日常的读者服务工作,都是从方便读者利用图书馆的角度出发,真正体现了读者第一的服务宗旨。例如,澳大利亚的大学图书馆与国内图书馆相比,开馆时间长、环境优雅,布局合理,而且还长年免费提供图书馆指南和定期或不定期刊发图书馆动态。
1.4 国内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中的人文精神缺失
(1)“人文精神”缺失。从以上实例中,我们可以看出以人为本是图书馆文化建设的重要“人文精神”。近年来国内也开始注重起来,但国内图书馆特别是国内大学图书馆还普遍存在如图书馆周边的环境,缺乏对文化气息的营造、图书馆员缺乏自觉地为读者服务的意识、更主要是存在着图书馆员观念中“人文精神”缺失的现象。
如果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们在图书馆现代技术的应用上与国外图书馆的差距正在迅速缩小,那么我们与国外同行之间最主要的差距就在于“人文精神”的缺失。“人文精神”的缺失又包括:人本意识缺失、人文情怀的缺失、平民意识缺失等等方面,其中,每个方面都对图书馆文化建设起到积极作用。
(2)内地图书馆文化与校园文化发展存在不和谐现象。内地图书馆文化与校园文化发展存在诸多不和谐现象,具体表现在:①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时忽视图书馆文化的存在,把图书馆文化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割裂开来。②不注重视以图书馆为中心的周边环境的建设。③图书馆与校园文化建设不和谐,存在忽视“以人为本”的现象。美国学者施蒂格指出:“人文价值观念是图书馆职业的核心”。抓住了人文精神这一本质,我们就抓住了未来图书馆社会定位之根本,把握了图书馆职业发展的方向,明确了努力进取的目标。④制度建设不合理,没能通过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和合理的奖惩制度调动图书馆员工的积极性。
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图书馆审视一下自身的价值观,主要是传统的价值观是否适应市场变化的需要。否则,市场环境已经变化,而图书馆还固守旧的价值观,这势必会影响到图书馆的发展。
2 如何构建高校图书馆文化
2.1 构建高校图书馆文化准备及首要任务
建设一种新的大学图书馆文化,必须对现有的文化进行清理,即通过调查研究,把握图书馆现有的文化状况及对文化有影响的因素,对现有文化的优势、劣势及总体适应性做出适当的评价,为大学图书馆文化的科学定格做好准备。在此准备的基础之上,应该将大学图书馆文化理念的设计作为图书馆文化构建的首要任务,实质上,该过程是把占主导地位的图书馆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准则表述出来,形成固定的文化理念体系的过程[5]。
2.2 构建的原则
构建大学图书馆文化,首先要明确建设图书馆要本着什么理念,遵循什么原则。
首先,21世纪的图书馆应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顺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进的目标,造就人与人相互关心、和谐合作、协同进步的生态环境。成功的图书馆的最大秘密与其说是“精神物质化”,不如说是“物质精神化”。只有灌输了某种精神后,图书馆的一切才变得有了生气,成为积极的发展因素。建设和谐的图书馆文化要塑造图书馆精神,图书馆精神是图书馆文化的灵魂和支柱。
其次,服务文化是以价值观为核心,以创造顾客忠诚,满足顾客需要,主体与客体双赢为目标,形成共同的价值认知和行为规范的文化。
再者,大学图书馆文化亦即图书馆人本化,它是以人为圆心,以人的解放、人格的完善、服务水平的提高为半径的文化活动。因此,大学图书馆文化的培育应重点放在人这个基点上,做好“人本”的文章。
最后,大学图书馆文化是体现一个图书馆的风格、特色和价值观念的特有文化,因此,要善于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从而更好的发展大学图书馆文化。从古代文化,到民族主义、民主精神的近代文化,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等具有社会主义时代特色的现代文化,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量和激励力量在不断增强,中国大学图书馆文化是在我国确立和发展起来的、成为反映我国特色文化体系结构的一部分,适合中国的国情。因此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大学图书馆文化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 卢胜华.解读图书馆文化[J].图书与情报,2003(3):16~17.
[2] 韦文辉.浅析文化心理机制对图书馆文化建设的影响[J].现代情报,2004(2):16~19.
[3] 王关锁.保守与开放历史演进中的图书馆精神[J].图书馆建设,2003(4):22~23.
[4] 徐晓灵,朱瑾.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管理[J].情报科学,2003(7):17~19.
[5] [美]托马斯.彼得斯,小罗伯特.沃特曼.成功之路[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36~38.
[6] 刘鑫刚.图书馆与人文关怀[J].科技创新导报,2007,32: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