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美食——泥螺

来源 :烹调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p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家是黄泥螺的故乡,黄泥螺也是我最喜欢的食物之一。很多人知道的黄泥螺都是装在瓶子里的,密封的,生泥螺加工后的产物,并不是熟的泥螺。
  泥螺,古称吐铁。据明·万历“温州府志”记载:“吐铁一名泥螺,俗名泥蛳,岁时衔以沙,沙黑似铁至桃花时铁始吐尽”。当今在温州称泥糍,因其生长在泥涂中。闽南称“麦螺蛤”,因其盛产于麦熟季节。在江、浙、沪一带称黄泥螺,因其贝壳为黄色。加工腌渍的卤液亦呈黄色或淡黄色而得名。
  泥螺,含人体必需氨基酸种类的54.17%,其肝部所含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6.78%,接近联合国粮农组织制定的最优蛋白质最高标准。泥螺还具有较高含量的谷氨酸,故风味鲜美可口,是一种保健食品。泥螺肉除可食用外,还可入药,具有补肝肾、益精髓、润肺明目、生津等功效,盐、酒渍食能治疗咽喉炎和结核等症。
  下面让我介绍几种泥螺的做法。
  
  葱油泥螺
  
  做法一(传统做法):1.沸水中放入黄泥螺,熟(这一点最难,很容易过熟,以致于缩水失味)后取起,置泥螺于盆中;2.待油热后,加葱末、蒜末和姜末,盐、酱油和料酒,爆后将油转入装有泥螺的盆中即可。
  做法二:1.沸水中放入黄泥螺,加姜末和盐,熟后舀起,置泥螺颗粒于盆中,撒上蒜末和葱末。2.待油热后,直接转入盆中即可。
  做法三:将热水烧开,下泥螺,不盖锅盖,待水再一开,马上把泥螺倒入漏勺,用凉开水冲去上面的一层白色的浮沫,把冲洗干净的泥螺,放入盘内,倒上酱油,滴上几点黄酒,再在上面放上葱花,然后,起油锅,等油烧热后,把油泼在上面。此时,满屋子立刻充满了葱香味和泥螺的海鲜香味。熟了的泥螺成淡淡的粉红色,如珍珠般一闪一闪,又香又鲜,令人垂涎欲滴。
  
  酒醉泥螺
  
  腌菜品口味:香辣。
  菜品类型:凉菜。
  制作手法:主料泥螺500 g。
  辅料:香菜、青红尖椒各适量,啤酒1瓶。
  调料:蒜末、葱头、野山椒各10 g,精盐20 g。
  制法:1.将泥螺清洗干净,用200 g啤酒浸泡12小时后沥干水分,将香菜择洗干净切末,大蒜、青红尖椒、葱头洗净切片待用。2.将剩余的啤酒放入精盐、蒜末、野山椒调成醉汁,将沥干水分的泥螺泡入醉汁中,加入精盐、香菜末、葱头片、青红尖椒片腌制,随食随捞装盘即可上桌食用。
  特点:咸鲜微辣。
  注:醉汁一般均可根据每个人的习惯与地方口味调制。
其他文献
天生万物,自然界中的事物往往具有独特的视觉效果。紫砂艺人们发现其独特的美以后,将其造型融入了壶器的造型设计中,使之赏心悦目,博得世人的赞赏。紫砂"供春壶"就是一款经典
本文主要介绍了如何在Excel中利用VBA对Creo进行简单的异步模式下的二次开发,实现任意模型的任意投影视图的DWG文件自动导出,并且在AutoCAD里自动更新布局图,从而实现二维布局图的参数化。
陶刻作品"隐"整体外形简约,由线与面构成的平面流畅自然、整洁大方,表面颜色低调质朴、沉稳素雅。上方圆弧形的瓶口恰到好处,既满足了实用需要,又与作品整体相辅相成、相互衬
任何一门艺术都具有其独特的个性,紫砂壶同样如此,作为全手工制作成型的工艺品,每一把壶都承载着不同的气质、内涵和思想,而这些既构成了紫砂艺术渊博的文化体系,也成为了紫
摘要: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的基础,而移动增强现实技术的融入将会为化学实验教学提供新的教学方式与途径。基于移动增强现实的化学实验辅助应用软件能够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参与度、提供泛在学习条件、巩固课堂知识和学以致用的特点,但同时也面临缺乏选择自由和教育内容与增强现实技术匹配度低的挑战。该文在分析基于移动增强现实的化学实验辅助应用特点的基础上,根据学习对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关键技术四个层面的分析并贯
宜兴紫砂陶举世闻名,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其品类越发丰富,除紫砂壶以外,更有紫砂雕塑、花盆、文房等各类艺术品。本文以紫砂花盆“四方石足兰盆”为例,从紫砂花盆的
“大巧若拙,大愚若智”,“拙壶”以它质朴的外形、精细的装饰与深远的内涵完美地诠释了这一点。“拙壶”不仅体现出紫砂壶传统工艺的独到,更是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表现
摘要:针对无线传感网中紧急信息因网络拥塞、节点负荷过重等因素而无法被及时传输和处理的问题,提出一种可靠的传输协议。该协议将信息组装成帧,将其加入相应的队列,由队列调度模块直接调用网卡驱动接口发送数据,并引入确认重传机制。仿真结果表明,该协议降低了网络负荷、减少了资源的消耗、保证了紧急信息的可靠传输。  关键词:无线传感网络;可靠性传输;拥塞;重传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