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仅仅在一万年前,所有的人类社会都还在制作和使用石头工具。其实,石头是一种很笨重的材料。它坚硬,所以不便于切割。即使在今天已经掌握了先进的加工技术的情况下,人们仍然很难按照自己的需求,制作出符合要求的石头器具。那么,史前的人类又是怎样做到的呢?
1990年,科学家们访问了位于新几内亚西部的一个叫“朗达”的村庄。这里生活着的居民仍然在按照几千年前的方法,制作并使用石器。他们可谓是史前石器文明的“活化石”。
朗达石斧制作者们生活在新几内亚中央山脉南坡约2000米的高山上,高海拔使得这里常年气候寒冷潮湿,村庄云遮雾障。然而,当云消雾散之时,一幅雪峰连绵的壮观美景就会呈现于你的眼前。
生活在这里的石斧制作者们在陡峭的谷坡上开梯田种植庄稼,包括马铃薯、芋头。为了清理出一块新的田地,他们必须砍倒树木,挖出树根。这些农活一直都是用石斧来完成的。只是在最近几年,外来传入的金属工具才开始逐渐取代石斧。
根据传统,制作石斧的技艺在村庄里世代相传。掌握着这些技术的工匠在村里拥有很高的社会地位。人们都很尊敬他们。村里的每个男子至少拥有两把石斧。很多孩子当成长到可以拿得动石斧的时候,也会提着它们和大人一起到地里去干活。
石斧的制作
制作石斧从打击一块没有裂痕的大石头开始。这是一种蓝色的熔岩,是从远处的火山口顺着村庄下面800米处流淌的黑河冲下来的。工匠们沿着森林、田地间蜿蜒陡峭的小路下到谷地的小溪。他们在小溪的河床上不仅要寻找合适的熔岩石块,还要寻找一些小块的石头当锤子用。采集石料时的典型方法是,用双手紧握一个直径约2.5厘米长的大石锤,挥动着向一块熔岩的边缘砸去。如果找的位置很准确,就会从上面砸下一大块石片来。其他的碎片会被工匠们倒在河边,当这条小溪下次涨水的时候,就会把它们冲走。
考古学家们发现,郎达人制作石斧的过程可以分成三道工序。第一道工序,工匠们用一把10到12厘米长的石锤来敲打熔岩石片。这项工作通常就在采石场里进行。打出来的石器半成品非常粗糙。它们的轮廓参差不齐,边缘都是不规则的锯齿。
第二道工序是在村子里进行的。在那里,有一间专用的野外茅舍。工匠们可以避开风雨,还可以生火驱寒。有时他们一边烤着马铃薯和猎物,一边打制石器。屋里暖暖和和,飘着食物的香味。工匠们互相聊天、唱着山歌。有时也会互相交流制作的技巧。他们通常蹲坐在自己的小腿肚上,右手紧握石锤,左手扶着石器的半成品,进行打制。学者们发现,他们会准备几个不同大小、形状和硬度的石锤,在打制过程中根据需要轮流使用。
最后一道工序往往是在工匠自家的茅屋旁边进行。他们会非常细心地用一块木头做台面,轻轻从石斧上敲下一些小薄片。最后,一件又长又薄的石斧就被打制出来了。但制作还没有结束。工匠们还要把斧刃放在一块弄湿的细颗粒砂岩上研磨。这种磨石来自一处遥远的河谷,离村子有6个小时的路程。因此工匠们都非常珍惜它。大约在磨制一个钟头之后,斧头上就会出现一个光滑的刃口。这种研磨过的工具在用钝之后可以再磨锋利。这样就延长了石器的使用寿命。所以,学会制作研磨石器被认为是人类从旧石器时代进入新石器时代的标志。
石斧的使用
在旧石器时代的末期,人们已经发现给石器装上木柄可以使工具的长度得到延伸,同时根据杠杆原理,这样的石器使用效力更高。朗达的工匠也掌握了这种技术。他们将做好的斧头安装在一把“T”字形的由树枝削制成的木柄上。固定斧头的工作十分考究。在斧头周围会垫上几片削好的木片和刮过的树皮以助于减少震动。然后用藤条将斧头、木片、树皮牢牢地捆为一体。有了这样巧妙的设计,在用斧头砍东西的,就能把阻力分散到具有弹性的木柄和充垫物上去,使斧头不容易折断。
用这种石斧,朗达的村民们在5到10分钟内就能一个人砍倒一棵像电线杆那么粗的树。他们还用这种石斧砍柴、削制木棍、制作其他木头工具。磨得很锋利的斧刃可以持续使用几个钟头,一旦变钝,很容易重新在磨石上磨利。一把斧头总是被使用到折断或者小到无法再磨为止。
从前,考古学家们认为用坏的斧子应该被丢在地里,但在朗达村庄,他们发现很多折断的斧子都被拿回了村里。原来,朗达的工匠们对自己制作的斧子是有感情的,在它们折断、损坏之后,他们会感到十分伤心,因此不辞辛苦也要把它们带回家。在村里,斧子还具有很重要的文化意义。村民们在节庆时经常互相交换石斧作为礼物。男人们在结婚时会用石斧作为赠与新娘家的礼金。学者们了解到,在货币传入这里之前,一把石斧可以换一头猪。而现在,三把石斧才能换一把金属的斧头。说明石斧还是“跌价”了。
有趣的是,朗达人在日常生活中通常不使用其他石器。只有一种石器例外,这就是一种用比较软的石头制作的小而平的刀子。它们呈椭圆形或三角形。村民们用它们来刮干净芋头的皮,然后切碎,用以烹调。他们还用这种刀子砍下芭蕉的叶子,给妇女做裙子。对于其他一些劳动,竹子工具更加管用。考古学家们曾经看到,当地人用削尖的竹片来宰杀猎物。有人认为,对竹子的使用可能是造成这里的石器一直如此简单、没有得到太多进化的原因。
根据考古发现,最早的磨制石斧就是来自20000多年前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的遗址。这样的工具直到大约10000年前,农业社会兴起之后在考古记录中仍不常见。朗达石斧是这一石器时代传统的最后残余。因此非常珍贵。但没有人知道,这种原始的工具制作技术还能保持多久。一旦金属工具传入了这片有如“世外桃源”的地方,用不了几年,它们就有可能被淘汰,彻底退出历史的舞台。
1990年,科学家们访问了位于新几内亚西部的一个叫“朗达”的村庄。这里生活着的居民仍然在按照几千年前的方法,制作并使用石器。他们可谓是史前石器文明的“活化石”。
朗达石斧制作者们生活在新几内亚中央山脉南坡约2000米的高山上,高海拔使得这里常年气候寒冷潮湿,村庄云遮雾障。然而,当云消雾散之时,一幅雪峰连绵的壮观美景就会呈现于你的眼前。
生活在这里的石斧制作者们在陡峭的谷坡上开梯田种植庄稼,包括马铃薯、芋头。为了清理出一块新的田地,他们必须砍倒树木,挖出树根。这些农活一直都是用石斧来完成的。只是在最近几年,外来传入的金属工具才开始逐渐取代石斧。
根据传统,制作石斧的技艺在村庄里世代相传。掌握着这些技术的工匠在村里拥有很高的社会地位。人们都很尊敬他们。村里的每个男子至少拥有两把石斧。很多孩子当成长到可以拿得动石斧的时候,也会提着它们和大人一起到地里去干活。
石斧的制作
制作石斧从打击一块没有裂痕的大石头开始。这是一种蓝色的熔岩,是从远处的火山口顺着村庄下面800米处流淌的黑河冲下来的。工匠们沿着森林、田地间蜿蜒陡峭的小路下到谷地的小溪。他们在小溪的河床上不仅要寻找合适的熔岩石块,还要寻找一些小块的石头当锤子用。采集石料时的典型方法是,用双手紧握一个直径约2.5厘米长的大石锤,挥动着向一块熔岩的边缘砸去。如果找的位置很准确,就会从上面砸下一大块石片来。其他的碎片会被工匠们倒在河边,当这条小溪下次涨水的时候,就会把它们冲走。
考古学家们发现,郎达人制作石斧的过程可以分成三道工序。第一道工序,工匠们用一把10到12厘米长的石锤来敲打熔岩石片。这项工作通常就在采石场里进行。打出来的石器半成品非常粗糙。它们的轮廓参差不齐,边缘都是不规则的锯齿。
第二道工序是在村子里进行的。在那里,有一间专用的野外茅舍。工匠们可以避开风雨,还可以生火驱寒。有时他们一边烤着马铃薯和猎物,一边打制石器。屋里暖暖和和,飘着食物的香味。工匠们互相聊天、唱着山歌。有时也会互相交流制作的技巧。他们通常蹲坐在自己的小腿肚上,右手紧握石锤,左手扶着石器的半成品,进行打制。学者们发现,他们会准备几个不同大小、形状和硬度的石锤,在打制过程中根据需要轮流使用。
最后一道工序往往是在工匠自家的茅屋旁边进行。他们会非常细心地用一块木头做台面,轻轻从石斧上敲下一些小薄片。最后,一件又长又薄的石斧就被打制出来了。但制作还没有结束。工匠们还要把斧刃放在一块弄湿的细颗粒砂岩上研磨。这种磨石来自一处遥远的河谷,离村子有6个小时的路程。因此工匠们都非常珍惜它。大约在磨制一个钟头之后,斧头上就会出现一个光滑的刃口。这种研磨过的工具在用钝之后可以再磨锋利。这样就延长了石器的使用寿命。所以,学会制作研磨石器被认为是人类从旧石器时代进入新石器时代的标志。
石斧的使用
在旧石器时代的末期,人们已经发现给石器装上木柄可以使工具的长度得到延伸,同时根据杠杆原理,这样的石器使用效力更高。朗达的工匠也掌握了这种技术。他们将做好的斧头安装在一把“T”字形的由树枝削制成的木柄上。固定斧头的工作十分考究。在斧头周围会垫上几片削好的木片和刮过的树皮以助于减少震动。然后用藤条将斧头、木片、树皮牢牢地捆为一体。有了这样巧妙的设计,在用斧头砍东西的,就能把阻力分散到具有弹性的木柄和充垫物上去,使斧头不容易折断。
用这种石斧,朗达的村民们在5到10分钟内就能一个人砍倒一棵像电线杆那么粗的树。他们还用这种石斧砍柴、削制木棍、制作其他木头工具。磨得很锋利的斧刃可以持续使用几个钟头,一旦变钝,很容易重新在磨石上磨利。一把斧头总是被使用到折断或者小到无法再磨为止。
从前,考古学家们认为用坏的斧子应该被丢在地里,但在朗达村庄,他们发现很多折断的斧子都被拿回了村里。原来,朗达的工匠们对自己制作的斧子是有感情的,在它们折断、损坏之后,他们会感到十分伤心,因此不辞辛苦也要把它们带回家。在村里,斧子还具有很重要的文化意义。村民们在节庆时经常互相交换石斧作为礼物。男人们在结婚时会用石斧作为赠与新娘家的礼金。学者们了解到,在货币传入这里之前,一把石斧可以换一头猪。而现在,三把石斧才能换一把金属的斧头。说明石斧还是“跌价”了。
有趣的是,朗达人在日常生活中通常不使用其他石器。只有一种石器例外,这就是一种用比较软的石头制作的小而平的刀子。它们呈椭圆形或三角形。村民们用它们来刮干净芋头的皮,然后切碎,用以烹调。他们还用这种刀子砍下芭蕉的叶子,给妇女做裙子。对于其他一些劳动,竹子工具更加管用。考古学家们曾经看到,当地人用削尖的竹片来宰杀猎物。有人认为,对竹子的使用可能是造成这里的石器一直如此简单、没有得到太多进化的原因。
根据考古发现,最早的磨制石斧就是来自20000多年前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的遗址。这样的工具直到大约10000年前,农业社会兴起之后在考古记录中仍不常见。朗达石斧是这一石器时代传统的最后残余。因此非常珍贵。但没有人知道,这种原始的工具制作技术还能保持多久。一旦金属工具传入了这片有如“世外桃源”的地方,用不了几年,它们就有可能被淘汰,彻底退出历史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