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黄海盆地中东部近表层沉积物顶空轻烃地球化学特征

来源 :石油天然气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ck_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北黄海盆地253个站位的顶空轻烃数据分析,对该盆地中东部地区的含油气特征进行了讨论。该区轻烃指标为非均匀~严重非均匀地化场,与其他含油气盆地相比,研究区属中等强度的地球化学场。高值主要分布在东部坳陷和中西部隆起区,经过数据预处理和趋势分析,东部坳陷区表现为CH4和C2H6以上重烃的高背景和高强度异常,中部坳陷为低背景和中等强度异常。综合油气地质条件分析认为东部坳陷含油气特征明显优于中部坳陷。轻烃CH4指标在研究区西南部受到沉积环境的一定影响,但其他区域异常反映了油气渗漏特征。趋势异常主要分布在构造边界
其他文献
准确的地层孔隙压力数据,是合理设计钻井液密度和井身结构的基本依据,也是油气层保护、提高钻井成功率、降低钻井成本的前提。M油田位于渤海辽东湾北部海域,渤海辽东湾海域下
随着大庆低渗透油田开发的逐步深入,已进入一次加密调整阶段,钻井任务比较多,钻控关井对产量影响的问题突现。通过对新站油田大404加密井区水井钻控关井后产量变化规律分析,
通过对南黄海中部海底表层沉积物饱和烃及生物标志物测试分析,研究了沉积物饱和烃及生物标志物的分子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物源判识。结果显示,研究区表层沉积物正构烷烃系列有3
小井眼固井,由于环空间隙小,环空循环压耗较大,顶替效率低,封固质量往往难以保障。为克服小井眼固井诸多难点,室内研究构建了一套由G级水泥与聚合物、弹性乳液GR1、纤维以及空隙支
准东地区油气资源丰富,正确认识该区的油气成藏条件及成藏模式,对准东地区有利勘探区带的优选和评价有重要意义。综合利用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手段,分析了该区油气成藏条
通过对共轭梯度算法的深入研究和分析,提出改进形式的共轭梯度算法模型。在Matlab 2009和Visual Studio2010混合编程中加以实现。通过验证得知,该算法模型预测的储层敏感性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