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脂肪脊髓脊膜膨出的手术治疗

来源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tch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报告在2013年1月至2017年4月间,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脂肪脊髓脊膜膨出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方法 自2013年1月至2017年4月共收治脂肪脊髓脊膜膨出患者35例,年龄1天-10岁,术前均行磁共振检查.采用Hoffman脂肪脊髓脊膜膨出功能分级进行疗效判定.随访21例,随访6个月~3年.结果 32例患者切口一期愈合,3例患者出现术后脑脊液漏,及时行脑脊液漏修补术,术后恢复良好,未发生颅内感染等并发症.术前29例神经功能正常患者,术后神经功能也正常;5例有神经功能症状患者,术后未出现神经功能恶化;1例有神经功能症状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分级提高.随访结果:术前1 8例神经功能正常患者,随访期间6例患者神经功能保持正常,平均就诊年龄为7.16月;术前3例出现神经功能症状患者,平均就诊年龄为42.33月.结论 脂肪脊髓脊膜膨出手术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手术,并注意患者腰骶部皮肤异常改变,提高手术效果.
其他文献
近10年来,随着对银屑病免疫学机制和易感基因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针对关键发病环节的靶向性生物制剂被研发出来用于控制这一顽疾.根据作用机制的不同,银屑病生物制剂主要分为阻断共刺激信号和抑制炎症介质两种.其中,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12及白介素23为其主要的炎症介质靶点.对目前欧美已经批准上市和尚未批准,但较有潜力的多种银屑病生物制剂的作用机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阐述。
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malignan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infarction,mMCAI)患者的转归很差,药物保守治疗的病死率高达80%.近几年发表的几项随机对照试验显示,偏侧颅骨切除术可
目的 探讨泛发性脓疱性银屑病(GPP)的发热与白介素(IL)-1、-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关系.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检测发热组与不发热组患者血清IL-1、IL-6及TNF-α的水平.结果 GPP患者体温与GPP病情严重程度评分(r=0.858),白细胞计数(r=0.429),中性粒细胞计数(r=0.518),血清IL-1(r=0.518)、IL-6(r=0.484)及
期刊
有人说,教师是警察,因为天天在办案查真相.有人说,教师是演员,因为日日在扮演各种小动物.也有人说,教师是建筑师,因为班级的一砖一瓦一墙都由他们亲自打造.更多的人说教师是:
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是第2位常见的卒中类型,其病死率很高.基线血肿体积和血肿增大是患者转归不良的预测因素.早期研究显示,手术血肿清除可缩小血肿体积并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经桡动脉导管插入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时发生桡动脉痉挛(radial artery spasm,RAS)的危险因素及其预
皮肤光老化逐渐被人们关注,目前针对皮肤光老化的定义以及引起皮肤不同光老化程度的最大影响因素是紫外线,提出了多种预防和治疗方法,如外用阻断紫外线照射的防晒剂、抗氧化剂和抗光老化的药物化妆品,口服含有各种维生素、微量元素的抗氧化剂和抗光老化的药物,并在平时日常生活中注意多食用些富含抗氧化成分的膳食,以及最新研究发现了一种新的抗光老化物质:来自脂肪的衍生干细胞.也可使用各种激光治疗和肉毒素或胶原蛋白等注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神经内科常见病之一.现在普遍认为SAH所致的脑动脉痉挛和梗死是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以往常规给予镇静、止血及安抚剂治疗,其死亡率较高、合并症多。
颈动脉支架断裂(carotid artery stent fracture,CASF)是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的一种少见并发症,其发生可能与血管成角、钙化、支架类型、支架长度
反常性痤疮是一种慢性化脓性毛囊炎症,以反复发生疼痛性皮肤脓肿、窦道及瘢痕形成为特征.常发生于青春期后,可呈家族性或散发.反常性痤疮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阐明,可能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因素、吸烟、肥胖、雄激素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部分家族性反常性痤疮的发病是编码γ-分泌酶不同亚单位的基因发生功能缺失突变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