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汉语拼音教学研究

来源 :语文建设·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tiao96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汉语拼音方案》的法律定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八条规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初等教育应当进行汉语拼音教学。”
  这一条分为三款。第一款规定了《汉语拼音方案》的两大功能,就是拼写和注音。拼写和注音的对象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汉语拼音方案》推行六十多年來,它的注音功能得到落实,不论是语文教学还是辞书的编写,都用汉语拼音来注音,然而其拼写功能尚未完全落实。人民币上把“中国人民银行”拼写为“ZHONGGUO RENMIN YINHANG”,既不拼成“ZHONGGUORENMINYINHANG”,也不拼成“ZHONG GUO REN MIN YIN HANG”,这是正确的。可是也有一些该拼写的地方没有拼写,如把“东四十条”拼写为“DONGSISHITIAO”,实际应该拼写为“DONGSI SHITIAO”。语言的基本构成单位是词不是字。拼写时要有词的概念,做到分词连写,即词与词之间要分开,词的组成成分要连在一起。有的人只会用汉语拼音注音,不会用来拼写,这种偏向必须纠正。
  第二款指的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用罗马字母拼写时都要使用《汉语拼音方案》,既不能使用威妥玛式、耶鲁式、邮电式等,也不能使用注音字母、国语罗马字、拉丁化新文字等。这一款还规定汉语拼音不是取代汉字的拼音文字,而是补充汉字使用之不足,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
  第三款指的是初等教育里的汉语拼音教学,要使学生学会拼写和注音,不能只会注音不会拼写。汉语拼音教学要有足够的教学时间,切实掌握这个工具,不搞什么“丢拐棍”,防止煮夹生饭。
  从事拼音教材编写和拼音教学的人员都要认真贯彻《汉语拼音方案》的要求。
  二、汉语拼音的教学法
  《汉语拼音方案》是拼写普通话的拼音方案,它包括21个声母、38个韵母、4个声调,还有轻声儿化。为了解决拼写中的各种问题,《汉语拼音方案》还设计了一整套拼写规则。例如,为了解决字母数量不足的问题,采用了4组双字母zh、ch、sh、ng;采用了两个带附加符号的字母u、e,并且规定了附加符号省略的条件。还规定了两个字母的条件变读:字母i表示前、高、不圆唇元音,变读为zhi、chi、shi、ri、ZI、CI、si等音节里的韵母一i;字母r表示舌尖后浊擦音,变读为卷舌音。为了使音节界限清楚,使用了隔音字母(y、W)和隔音符号(’)两种方法。为了缩短音节的长度,规定韵母IOU、uei、uen省写为IU、UI、un。这些拼写规则是《汉语拼音方案》的组成部分,拼音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
  1958年2月11日,全国人大第一届第二次会议通过《汉语拼音方案》后,开始了《汉语拼音方案》的教学。开始时是按照《汉语拼音方案》的内容和顺序原原本本地教,然而效果并不好。因为其中有许多难点,学生不易掌握。后来逐渐积累经验,形成了新的教学法。新的教学法的要点是: 第一,把y、w作为声母教。y、w本来是隔音字母,拼写时有的要加有的要改,规则复杂,难以掌握。把v、w作为声母来教就克服了这个难点。例如,韵母i、ua、ue独立成音节时改为yi、wa、yue。《汉语拼音方案》原有声母21个,加上y、w,变成了23个。
  第二,减少了韵母的数量。由原来的38个减少到24个。减少的是:一i、e、ia、ua、uo、iao、uai、ian、uan、uan、iang、uang、ueng、iong。减少的方法是:把一i、e并入i、e,成为条件变读;另外12个可以用介音i、u、u和后面的成分直接拼合。剩下的24个韵母是:a、o、e、i、u、u、ai、ei、UI、ao、ou、IU、ie、ue、er、an、en、in、un、un、ang、eng、ing、ong。
  第三,增加整体认读音节16个。音节是由声母和韵母拼合成的。有几个音节因为某种原因,不能由声母和韵母直接拼合而成,只得改为整体认读。这包含两类。一类是zhi、chi、shi、ri、ZI、CI、SI这7个音节,其中的一i不是舌面元音,而是舌尖后卷舌元音。单独学习困难,改为整体认读的音节来学习非常容易。另一类是yi、wu、yu、ye、yue、yuan、yin、yun、ying这9个带有y、w的音节,不便直接拼读。ye里面的e是e,不是e。yi、wu、yin、ying这4个韵母和整个音节读音相同。yu、yue、yuan、yun中的u是省略了两点的u。带有y、w的另外14个音节,可以直接拼读,就不必整体认读。这14个音节是ya、yao、you、yan、yang、yong、wa、wo、wai、wei、wan、wen、wang、weng。
  按照《汉语拼音方案》的规定进行教学的还有:a、o、e开头的音节连接在其他音节后面的时候,如果音节的界限发生混淆,用隔音符号(’)隔开,例如qi’e(企鹅)、ji’e(饥饿)、pi’ ao(皮袄)、dang’an(档案),这几个词如果不用隔音符号隔开,就成为qie(且)、jie(姐)、piao(漂)、dangan(单干);声调符号的形式和标注的位置;er虽然写作两个字母,但它是单韵母,不是复韵母,也可以叫特殊韵母,因为它永远不与声母相拼,在教学中为了方便也可以和ie、ue放在一起。
  上面介绍的汉语拼音教学法,是研究汉语拼音的专家和担任拼音教学的广大教师的集体创造,比根据《汉语拼音方案》的内容和顺序原原本本来教效果要好,所以现在的拼音教材都采用这种教学设计。
  三、改进统编本教材拼音部分的建议
  根据上面的看法,我们认为统编本教材拼音部分可作出如下修改和补充。
  第一,先教拼音,后教汉字。多年来小学语文都是先教拼音、后教汉字,而统编本教材改为先教部分汉字、然后教拼音。汉字缺少完备的表音系统,认读困难。使用汉语拼音为单字注音化难为易,提高了识字教学的效率。教材改动后,学生入学后不学拼音先学汉字,这些汉字的读音只能靠死记硬背。这种改动是不妥的。
  第二,必须教学隔音符号。《汉语拼音方案》的第五部分是“隔音符号”,它规定了以a、o、e开头的音节,连接在其他音节的后面,如果音节界限发生混淆,就要用隔音符号隔开。统编本教材缺少隔音符号,破坏了《汉语拼音方案》的科学性和完整性,使学生学不到完整而适用的拼音知识。这是不应该的。
  第三,要加强整体认读音节的练习。汉语拼音的音节一般是由声母与韵母直接拼合而成,但在拼音教学中,有16个音节不能由声母与韵母直接拼合而得到,只能整体认读。这16个音节就是zhi、chi、shi、ri、ZI、CI、SI、yi、wu、yu、ye、yue、yuan、yin、yun、ying。对整体认读的音节不必作什么讲解,但是要多练习,通过练习使学生切实掌握。目前教材中练习的量偏少,应该增加。
  第四,要教会学生认读用拼音拼写的语句,还要教会学生用拼音来拼写。拼音教材里出现的注音读物一律按词拼写,这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里明文规定的。要改变多年来小学拼音教材里只有按字注音的不合理状况,要学生先学会认读,再学会拼写。 第五,要贯彻《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这是国家标准,必须遵守。教材里注音和拼写都要符合正词法的规定。下面以统编本教材一年级上册《春节童谣》的前两句为例,(1)是错误的,(2)是正确的:
  (1)xiao hai xiao hai ni bie chan
  小 孩小 孩你别馋
  guo le la ba jiu shi nian
  过了腊八就是年
  (2)Xiaohair xiaohair ni bie chan
  小孩小孩你别 馋
  Guole labar jiu shi nian
  过了 腊八就是年 正确的格式是:要分词连写,“小孩”“腊八”要儿化,每一行的首字母要大写。
其他文献
中国哲学的诸多范畴始终具有浓厚的道德色彩,它所关注的问题多是人作为主体性的道德实践。对于形而上学范畴的伦理化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一个显著特点,一切认识的对象都必须具有实践性的道德内容。中国哲学范畴的道德内化过程则是一个逻辑化和历史化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从先秦儒学的创立即已开始,到宋明理学最终完成。尽管各个历史阶段的哲学思想各有偏重,但“内圣外王”和“儒道互补”的实用理性精神始终伴随前后。尤其是宋明
蜀绣 90cm×60cm 2021年  《九如图》即是《九鱼图》,出自《诗·小雅·天保》:“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如不尔或承。”本为祝颂人君之词,后因“如”和“鱼”谐音,而发展为今天常见的“九鱼图”。  单面绣《九如图》由郝淑萍大师绣制完成,以鲤鱼为主,配景是一簇水草。作品采用蜀绣的传统针法,根据鲤鱼、水草不同的特点,采用
从美院毕业,不知不觉已过去了十来年,做了不少的事情,但一直未离开绘画这个行当,想想这样的坚持,只有自得其乐。  绘画是一个非常古老的行业,早已失去了原有的社会功能和价值,或许将其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更为恰当。在西方,绘画早已被影像、装置、行为等艺术形式所替代。绘画的时代已经过去,往后的发展也不再具有更为新鲜的创新活力,绘画对社会的影响力逐渐下降。之前,一次听陈丹青老师讲座,陈先生说:“绘画是毫无用处
古诗表达情感的方式是多样的,运用意象表达情感正是其中一种方式。因此,在古诗教学中,必然要十分重视对诗中意象的分析。  《春江花月夜》是唐朝诗人张若虚的传世之作,该诗因意境优美而引起关注并广为流传。作者正是通过大量意象的运用及深厚的文字功底带给人情感与审美上的震撼。可以说,意象的成功塑造是凸显《春江花月夜》艺术价值的重要“功臣”。本文即以《春江花月夜》为例,来分析抓住意象教学古诗的策略。  一、意象
2019年9月起,统编本教材全面投入使用。用好统编本教材,是当前全体小学语文教师面临的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要用好教材,必须了解熟悉教材。“相比有相知”,比对可以更好地理解教材的编写理念与特点。笔者基于统编本教材与人教版教材的比对,就口语交际谈些比对之后的发现及相应的补学策略。  一、比对发现  在对两套教材口语交际的话题、目标要求进行同册跨册比对后,我们发现统编本教材较人教版教材的口语交际有以下几
摘要:影音动画是基于计算机信息技术视角下,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通过影音、动画等方式向学生授课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很容易让学生在寓教于乐中接受教学知识,进而完成教学目标。基于此,本文就影音动画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实践进行了研究分析,在研究的过程中, 就如果运用影音动画教学法来创新语文教学模式提出了一些针对性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影音动画 计算机信息技术 语文教学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
摘要:《梦歌》是约翰·贝里曼的代表作,对现代西方诗坛影响巨大。贝里曼通过梦的日记形式记叙了亨利在世界上浪荡时所表现的个性,叙述了人类生活的各种主题,包括人类的情感以及人类的精神问题。在这部梦的日记中,贝里曼赋予了亨利不同的面目。亨利在诗中或受崇拜,或遭嘲讽,或被人同情,诗人则或远或近地站在一旁操纵,话虽出自亨利的口,却受了诗人的控制,这样的安排可以达到毕加索立体主义绘画的线性的多面视像的效果。亨利
众所周知,汉语词汇教学质量关系到汉语教学任务的实现和目标的完成,具体到汉语教学层面有语法教学、文化背景教学和词汇教学等。其中尤以词汇教学最为常见,效果最为直接。王希杰的《汉语词汇学》,借鉴了新时期汉语词汇研究方面的最新理论成果,并融汇其长期的词汇研究积累,深入到词汇的内涵、形式变化、发展演变、词性分类等方面,从汉语词汇系统与文化傳统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关系角度给予充分研究,对当前汉语词汇教学策
落实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是现代教育区别于传统教育的主要特征。现代教育思想主要是引导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自我实现,促使受教育者由他发到自发,由他律到自律,由他教到自教的转化,教师的职责现在已不仅仅是传递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教学中教师必须把自己科学定位,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增强学习能力和竞争意识。工作中我是这样做的:  一、落实学
摘要:方方的小说《万箭穿心》不仅塑造了一个“纵使万箭穿心也要扛住”的市井刚强女性形象,同时也为我们真实地呈现了武汉当下的市井生活图景。方方笔下的市井是一个巨大的存在,它拥有烛照人心的理性精神,惨烈恣睢的暴力性格,转瞬即逝的脆弱特质,柔情似水的温婉情怀。  关键词:丰富的市井 万箭穿心 社会环境  《万箭穿心》是方方近年来颇受好评和关注的作品。作者以冷峻、纯熟的笔力塑造了一个生活在市井底层、具有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