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新总管

来源 :百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jie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摩根大通的新任CEO杰米·戴蒙正在一边冲刺世界上最重要的银行家这一称号,一边试图让这个因不断扩张而混乱无章的庞然大物变得井然有序起来。
  
  雷厉风行 削减成本
  
  2004年年中,随着摩根大通收购美国第一银行,戴蒙由美国第一银行的CEO一跃成为摩根大通主席。随后不久,他便召开了一次紧急会议,毫不留情面地斥责他的新同事们“薪水高得太不像话了”。
  这样的例子还有:J.P.摩根的地区银行经理的年收入大约是200万美元,相当于其在美国第一银行的同事的5倍,而摩根的人力资源经理的收入则高达500万美元。盛怒之下的戴蒙立即宣布将在两年的时间里将几百名员工的薪金减掉20-30%。“我跟他们说他们的收入太高了”,戴蒙回忆道,“你猜怎么了,他们已经知道我会这么说了。”尽管如此,大部分的经理们还是选择留了下来。
  几个月后,在为52岁的J.P.摩根CFO迪娜·杜伯伦举行的退休聚会上,戴蒙站到了乐队指挥台上,对迪娜·杜伯伦为公司所做的贡献表示赞赏。但紧接着,他又冷不丁抛出了一句异常尖刻的话:“但是如果你向德克萨斯商业银行支付了1亿美元,那也太多了。”(1987年J.P.摩根以1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该银行)在座的一屋子的德克萨斯商业银行的老员工和曾经支持这一收购的高管们顿时变得鸦雀无声。
  杰米·戴蒙绝不是一个措辞婉转、谨小慎微的人。他曾经因为一名国会参议员要求美国第一银行在芝加哥保留更多的工作机会而朝着他大声斥责,也曾当着一屋子J.P.摩根内部审计员的面称他们的一名同事“用她的十个手指头算数也比你们这些蠢材加起来要快”。在开会时,他会毫不客气地对自己信任的心腹说:“这是我所听到过的最愚蠢的主意”。然后,他会期望他们用激烈的言辞来对他进行反驳。
  然而,他的这种粗鲁傲慢、自毁形象的作风非但没有阻止他获得事业上的成功,反而使他成为今天受人瞩目、爱戴被人们谈论最多又令人望而生畏的银行家。无论是在华尔街,还是在伦敦城,只要一提起“杰米”,所有人都知道你是在说那个脾气暴躁、办事滴水不漏的家伙。他不只是一个拥有独特个性魅力的成本压缩者,他那发自内心、没有丝毫矫饰的坦白率真正是他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之一。
  在与曾经的老板和恩师桑迪·韦尔共事的12年中,戴蒙亲自指挥了多次大胆的并购,将巴尔的摩一家毫无名气的商业信贷公司打造成了鼎鼎有名的花旗集团。在出人意料地被桑迪·韦尔扫地出门后,他又出现在了身陷困境的美国第一银行,带领公司实现扭亏为盈后,又将其卖给了摩根大通——美国第三大金融公司,前面两位分别是花旗和美国银行,他本人也于1月份荣登该公司CEO的宝座。
  现在,他的目标是完善他和桑迪·韦尔在花旗创造的模式,并进一步打败他曾为之立下汗马功劳的巨兽。“我们所做的一切,无非是要拥有最完善的系统、最优秀的人才、最优质的产品,和最完备的风险控制机制”,他说,“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做到最好。”
  “我不喜欢人们把我称作一个成本削减手”,在接受《财富》杂志的一次采访时戴蒙这样说道。为了防止J.P.摩根掉进同样的陷阱,他强制实施了一套严厉的绩效工资制度,要求所有的经理人每个月都上交一份详细的月度工作总结,然后花上几个小时对他们进行审问。
  
  特立独行 粗犷豪放
  
  戴蒙的高傲无礼确实让人非常恼火,但他那股火热的激情却令人难以抗拒。“他喜欢在应该表现得彬彬有礼的场合搞一些恶作剧”,他的妻子朱蒂·戴蒙说道。他们二人在哈佛商学院读书时认识。
  她对他们第一次见面时的情景至今仍然记忆犹新。当时是在一个哈佛大学商学院举办的一次酒会上,“整个屋子里都是身穿色彩柔和的衬衫的大学联谊会的成员,大家都在裂着嘴笑,所有的人都想把另一个人吸引过来”,她说。在所有人的中间站着一个约翰尼·卡什(美国已故乡村音乐巨星)式的人物,此人身穿一袭黑衣,黑色的牛仔裤,黑色的衬衫,黑色的太阳镜。“他就像是神话中的狮身人面女妖,默不作声地关注着所有人,却不愿与大家为伍。”从那时至今他们在一起生活了26个年头,也有了3个女儿。
  据他的同学,如今的康卡斯特总裁兼首席运营官史蒂夫·伯克回忆,在刚入学的第二个星期,他们被要求解决一个蔓越橘合作社的案子。“我们都初来乍到,大家都被这个看上去无比威严的教授给吓住了。教授开始讨论蔓越橘的案例,就在这时,杰米说:‘我觉得您说得不对!’”只见戴蒙大步走上讲台,在黑板上写下了他的解决方案。结果是这位傲慢专横的教授不得不被迫承认:“你是对的。”戴蒙一下子就成了全班心目中的英雄。
  戴蒙不喜欢出入充斥着富豪要人的正式场合,从来不踏足高尔夫球场。在得知由一家乡村俱乐部主办的大师级高尔夫球赛不允许女成员加入时,他马上毫不犹豫地撤出了美国第一银行的赞助。他对于食物的品味非常简单,他的最爱是奶酪三明治和薯条。
  每个星期他都会飞回芝加哥与妻子和还在读高中的小女儿团聚。在星期五的晚上,他会始终如一地带着全家人到附近的一家意大利餐馆,点上同样的饭菜:一杯马提尼酒,一份蔬菜沙拉,再加一份意式鸡肉意粉。
  音乐基本上是他的唯一爱好。在最近一次去中国的旅行中,正在学习吉他的戴蒙还即兴为他的助手们演奏了一曲,使他们颇感惊奇。在家中,他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悠闲地躺在图书室的沙发上,聆听音响中传出来的一曲曲充满伤感情调的各种音乐。
  当然,你也许可以把成本削减也看成是他的另一项爱好。在家里的时候,垃圾筒里扔掉的一瓶没有用完的蕃茄酱也会引来他的一顿雷霆之怒。有一次戴蒙吃惊地发现他的女儿们竟然用掉了大量的毛巾,所以他马上定了一条规矩:一星期只能用一条。他的吝啬程度有时候令家人和朋友们都感到吃惊,在花旗把他开了许久之后,他竟然还继续穿着那件印着花旗标志的T恤舍不得扔掉。
  
  修兵葺甲 重振雄风
  
  1982年,顶着哈佛大学MBA头衔的戴蒙与一位老朋友桑迪·韦尔走到了一起,成为他在美国运通公司的助手。不久,桑迪·韦尔被从公司总裁的位子上被赶下来,戴蒙也被流放。他们俩在曼哈顿纽约西格拉姆的一间套房中呆了整整一年多,策划建立一个金融王朝。
  在他们长期的合作中,桑迪·韦尔扮演了一个极富商业头脑的战略家的角色,而戴蒙则充当了负责具体事务的操作者。花旗正是他们伟大设计的至高点。然而,戴蒙对花旗的其他高管们共掌大权的作法变得越来越无法忍受,他终于和另两位CEO桑迪·韦尔和约翰·里德闹翻了。1998年末,被桑迪·韦尔扫地出门的戴蒙又重新过起了无拘无束的生活。
  在韦尔和戴蒙埋头构筑花旗帝国的时候,摩根大通也在笨拙地通过一系列的大型兼并而逐渐成形。但是,与花旗不同的是,在摩根大通内部没有进行持续的并购,也没有充分地削减成本,致使股东们深受其害。1999年升任摩根大通CEO的威廉·哈里森最终将注意力集中到了戴蒙身上。从2000年坐镇美国第一银行的CEO后,戴蒙就通过对一系列杂乱无章的借贷标准制定了严格的章程,使这家病泱泱的公司重焕生机,其市值达到580亿美元,差不多是原来的两倍。2004年他同意收购美国第一银行。
  对戴蒙来说,这次合并意味着重返美好时光——与他所创造的另一个奇迹花旗银行进行面对面的较量。身为主席的戴蒙立即着手进行大规模的整改、削减成本、巩固系统,并向员工注入一个宏伟的销售文化。他在关键位置上安排了信得过的心腹,包括任命在花旗共过事的校友迈克尔·卡拉汉为CFO以接替迪娜·杜伯伦。
  计划在CEO的位子上一直干到2006年6月的哈里森很快便在日常事务上失去了控制。2005年10月,公司宣布戴蒙将于2006年1月接替CEO的位子,比计划提前半年,但哈里森仍然是公司主席人,事实上,自他进门的第一天起,他就占据了这一位子。
  在追求这些目标的过程中,他不会为寻求意见一致或是担心伤害别人的感情而缩手缩脚。在去年早些时候的一次会议上,J.P.摩根商业银行主管托德·麦克林向戴蒙抱怨说投资银行部门正在把数以百计的所谓中级市场公司——那些年销售额在5亿-20亿美元的公司列入他们的“目标名单”,不让商业银行部门去接近它们。
  听说此事的戴蒙立即放下手上的所有事情,召集所有投资银行的高管们开了一次会议。“你们在接触这些公司吗?多久一次?和他们的业务量有多大?”事情变得水落石出,原来还有许多的目标公司被忽略掉了,戴蒙便开始把它们重新分配给商业银行。“当时整个屋子的人都在大呼小叫,满腹牢骚”,麦克林说。但戴蒙却表现得非常坚定,丝毫不为之所动。“你们在保护那些与你们没有业务关系的客户”,他说。
  到这里战争才只进行到了一半。戴蒙希望麦克林的员工能够有一套强大的激励措施,把业务引向投资银行。于是,麦克林和投资银行的主管道格拉斯·布朗斯坦制定出了一项计划:在每起并购、债务和Equity的业务中,由商业银行抽取20%-50%的酬金。这一制度大获成功。去年投资银行向中级市场客户出售了将近5亿美元的服务,比两年前翻了一番。
  戴蒙重新修整了J.P.摩根的零售分支系统,以此鼓励销售更多的抵押、信用卡和其他产品。他刚来时,辛苦推销产品的分行人员和他们那些坐在办公桌后面打瞌睡的同事拿到的工资一样多,而且50%的分行经理每年可以拿到8000-10000美元的奖金。如今,在零售银行主管沙尔夫火眼金睛的监视下,明星员工可以拿到丰厚的收入,而不思进取则卷铺盖走人。
  
  雄心壮志 追求梦想
  
  据他身边的人说,戴蒙的伟大梦想就是要创建一个能够和花旗集团相匹敌的全球零售网络,因此他还希望能够赶上未来的增长浪潮——亚洲。理想的合并伙伴将会是汇丰银行。这一理想无疑为J.P.摩根打了一剂强心针。
  去年夏天戴蒙和他的老友参加了一次非同寻常的重聚。花旗CEO查克·普林斯邀请了十几位现在和从前的同事参加晚宴,其中就有桑迪·韦尔和戴蒙。他们相聚在康涅的克州格林威治市花旗所有的一桩经过重修的别墅中,自80年代商业信贷银行买下了这里后,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成了这里的常客。刚开始时这座建筑还是一桩看上去摇摇欲坠、破烂不堪的破房子,到处漏水,家具也是陈旧不堪。
  对戴蒙来说,这个夜晚既是美好旧时光的重现——丰盛的晚餐加上从隐藏的地窖中拿出来的上好美酒,也勾起了他的某些不快的回忆:7年前,桑迪·韦尔把他叫到该地的另一桩房子里,通知他被解雇了。尽管如此,在一伙人互开玩笑、共同缅怀在这所房子里所度过的旧日快乐时光中,每个人的心情都是很愉悦的。
  “你终于把它给翻修了”,戴蒙一边说,一边用欣赏的眼光打量着焕然一新的房间。此时的戴蒙也正在经历自己人生中的革新。其实,那天晚上有一句话他没有说,他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让眼前这些和他叙旧的人通通成为他的手下败将。这一雄心壮志现在正被人们乐此不疲地谈论着。
其他文献
【摘要】 建立适合农民工特点的养老保险制度,既是维护农民工应有的权益,解决农民工老有所养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本文评介了三种典型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并指出了在实施中的不足,以期我国尽早建立一套能够使农民工老有所养、公平合理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关键词】 农民工 养老保险 社会保障   一、引言   农民工,是指在本地乡镇企业或者进入城镇务工的农业
影子信贷市场因其独特的优越性和灵活性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中小企业的融资要求,文章探讨了我国影子信贷市场出现的原因,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影子信贷市场在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