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人忧天

来源 :中学语文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tc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杞人忧天》的寓意,现行教科书和《教师教学用书》都把故事中的杞人视为“讽刺”的对象,认为他的担心“无端”而“可笑”,是徒然自扰,因为那些灾祸根本不可能发生.但这种结论性评价,与《列子》原文所表达的意思大相径庭.对某一文本的理解,要有整体思维,不能片面和孤立,否则就会被一些僵化的概念或结论蒙蔽双眼.对诸如此类的成语在编选为课文时,要考虑其思维导向,传递辩证而科学地认识世界的正确思想,而非因囿于陈说、因袭陈腐而产生不必要的误导.立足原文语境,试图对其内容进行还原,以此探究其本意.
其他文献
《峨日朵雪峰之侧》是一首颇能体现昌耀风格特征的短诗,但是,因为昌耀个人履历及其创作的复杂性,这首诗在解读上存在着多种可能性,也存在诸多理解的误区.该诗经过20世纪80年代的删定和重写,已成为昌耀的“心象”,而非对自我经历的写实;彰显的是孤独的英雄主义气质,是对痛苦、牺牲、孤独的自许;这首诗全神贯注的是对一种高度和超凡的欣赏、渴望,是对孤绝的英雄主义的一再坚守,而非回到小而平凡的事物之中.
在任务写作由单篇向大单元教学转变的背景下,围绕单元“大概念”确立写作学习元素对语文教师来说,显得尤为重要.课例研究发现,针对写作任务和学情,对一般写作知识进行提取、整合、转化,是确定任务写作学习元素的一条有效路径.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周作人《关于三月十八日的死者》和朱自清《执政府大屠杀记》基于洞察人性、批判政府、揭露社会黑暗的基础之上记叙了“三一八”事件,但三者借助不同的叙事方式表达出不同的写作意图:鲁迅以片段式的叙述纪念刘和珍,抑制不住内心对执政府的愤恨,同时又讽刺“流言家”的冷漠;周作人也以片段式叙述吊唁刘和珍、杨德群二人,抒发内心对死者的真挚情感,通过“感想”之事侧面表达对政府的无望;朱自清以全景式自叙来呈现“三一八”事件的真相.
宗璞《紫藤萝瀑布》全文不过数百字,文字清丽自然,情感意蕴深远.文中出现了两处“流动”,辨析是流过“心上”还是流进“心底”之异,解析作者宗璞为何想摘却没有摘花,为何不在赏花后直接离去,为何要加入十多年前的回忆等问题,深入文本语辞世界,探寻作者独特的内心情思.
作文学习,一般而言,能说、会说,也就能写.可是,教学中我见过一些“能说不能写”的学生,如果让他把刚刚说的一件事写出来,他会感到困难,很奇怪.我也见过“能写不会说”的学生,语文检测没什么问题,作文也不错,可是在课堂上不太能表达意见,平时与人交流不主动,个别同学甚至有口头表达障碍,和教师说话很拘谨,不知道如何问候别人,有时说话比较“冲”,有时则无语;但是,他们能顺利地通过语文考试!我一直想知道的是:离开学校之后,没有考试了,人们会怎样评价他的语文能力?我很困惑:一样受过语文教育,为什么这几个“能说不能写”,而
期刊
期刊
“回首来时路,白云深几重.”十八载的教育教学之路,经历无数迷惘.如果说最终得以遇见更好的自己,关键在于:这一路上,我不断地去弊、求实、融新!在反思中去除种种妨碍语文教学之弊,在阅读与写作中求得实践之实,在课题研究中融入新的理念.
期刊
[教学目标]rn1.概括主要情节,感受格里高尔形象的意义.(重点)rn2.通过比较分析,体悟小说多元化的主题.(难点)rn[课前准备]rn通读《变形记》全文,思考课本“学习提示”第三段中的问题,尝试提出自己的见解.rn[教学过程]rn一、导入rn课堂上打开百度网页,搜索《变形记》“百度词条”(PPT):rn《变形记》中主人公格里高尔·萨姆沙在一家公司任旅行推销员,长年奔波在外,辛苦支撑着整个家庭的花销.
期刊
荷兰拥有良好的社会阅读氛围,为推行指向中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的项目化学习提供了环境保障.在政府的激励与推动下,国家层面的项目化学习,通过以大带小、家校联动,追求阅读的覆盖面以及良好阅读风气的传承与弘扬;学校层面践行的项目化学习,则通过主题引领、名著比读,引导学生深入阅读直至全面提升他们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鉴赏能力、评价能力、迁移能力、阅读技巧.
洪胜生先生是我的厦大校友,更是老朋友.他躬耕于中学语文教学50多年,是全国语文界的教学名师.在我的感觉中,他不仅是一位活跃的活动家,还是一位具有独特文学才华、才气的语文教师.rn中学的语文教学,最为关键的有两个环节:阅读、作文.犹如牛耳,抓住了就可以书写精彩的篇章.几乎所有在中学任教的语文教师都懂得这一普通的道理,关键是怎么做.洪先生这本近60万字的著作,就是他在这方面的科学总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