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无线电通信技术发展与创新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er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无线电通信技术是当前非常主流的一种技术,同时无线电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会受到一些因素的限制,所以也逐渐受到了人们的欢迎,当前无线电设备普及度越來越广,但是无线电通信技术因为某些因素的影响还存在着非常明显的问题,信息传送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所以必须要对这一技术进行发展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推动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无线电技术;无线电通信技术;发展;创新
  当前我国的无线电通讯技术已经成为了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技术,它在实际的应用中也将很多其他的技术充分的融入到这一技术当中,这样也就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的远距离通讯,当前,该技术在很多领域都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而其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技术层面的不足会使得通讯的效果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同时也会为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带来非常大的障碍。
  1 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
  早在20世纪70年代,无线电通信技术便已经出现,人们对无线电通信技术的研究也正式载入史册。1895年5月7日俄国物理学家波波夫已“金属屑与电振荡的关系”的论文向全世界宣布无线电通信技术的诞生,并当众展示了他发明的无线电接收机,那天俄国当局定为“无线电发明日”。1896年3月24日,波波夫将无线电通信的通信距离延长到250米,做了用无线电传送莫尔斯电码的表演为无线电通信技术拉开新的序幕。1898年,年轻的意大利青年马可尼利用游艇证明了他的无线电电报能够在20英里的海面畅通无阻地通信,第一次实际性地使用无线电通信技术。1901年,他在相隔2700公里英国和纽芬兰岛之间成功地进行了跨越大西洋的远距离无线电通信,从此人类进入无线电波进行远距离通信的新时代。
  当前我国的电子技术在不断的发展和前进,当前在遥测过程中逐渐的使用了遥感技术,信息远距离控制等,这些技术因为在应用的过程中体现出了非常大的优势,所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得到了应用,同时也受到了人们的欢迎,微电子技术在这一过程中也就开始发挥其作用,将该技术应用到电子计算机当中可以有效的促进计算机的运行质量,同时还能对计算机中的数据进行有效的处理,这也极大的推动了计算机本身的更新换代,它也成为了电子计算机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无线电将通信技术应用到了信息技术当中以后,其最重要的一个基础就是建立微电子技术和光电技术,计算机在发展的过程中应用这些技术可以很好的提升其自身的水平,二者是相互促进的,这样也使得远距离通信成为可能。
  无线电技术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其发展到现在,有很多比较先进的技术都先后的融入其中,在技术上的一些限制也逐渐被打破,技术也开始不断的创新,在技术上的一些缺点和不足也逐渐体现了出来,同时也在使用一些措施对其进行改进。当前,无线电通信技术已经越来越成熟,同时其还是具备着非常大的发展潜力,在军事、工农业生产等方面都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同时其在实际的发展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 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
  无线电通信技术帮助人们实现了人们远程自由沟通,在人和人之间架起了一座信息沟通的“立交桥”,从这一点来看,无可厚非,无线电通信技术满足了人们随时随地的通信需要,为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便利。但是在另一方面,由于无线电信号易受干扰,在传输过程中容易被截获,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们的信号接收工作带来了影响。下面对无线电通信技术的优缺点作浅要分析。
  2.1 无线电通信技术的优点
  近年来,人们将无线电通信技术和无线接入技术结合起来,记住当前的高新技术,实现了低成本、高灵活性的信息传输,进一步促进了无限电通信技术的发展。这一举措所带来的通信优点是:无线电通信再不用受时空的限制,可随时随地进行无线通信,实现语音、视频、数据等信息的传递和交流。并且随着世界通信技术的发展和进步,近些年来无线电通信设备规模变得越来越小,设备功能越来越齐全,智能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在国家军事、生活两大领域的通信网络构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除此之外,相比于有线通信技术,无线电通信技术的优点还体现在抗水、抗风、抗震等性能上,无线电通信具有较强的抗水淹、抗台风、抗地震能力,只要其无线电信号不受到外界电磁波等其他声源信号的干扰,一般都能保持通信顺畅。从这一点来看,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将是无线电通信技术所具有的最大优点。
  2.2 无线电通信技术的缺点
  无线电通信技术同样具有两面性,其在实际应用中同样存在一定的缺点。需要清楚的是,无线电通信技术虽然解决了架设传输线路线、脱离传输距离限制、传输距离远、通信灵活等的难题,但其信号容易受到干扰、影响,还有容易被截获造成了该项技术的保密性极差。
  3 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创新
  当前我国的无线电通讯技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也在不断的创新,以下笔者对这一技术的创新进行简要的分析和阐述。
  3.1 采用数字通信技术
  提高系统频谱资源的利用率,维持信号上的稳定,避免通信信号收到干扰,增大了系统通信容量,提供话音、图像和数据等多种通信服务,确保用户信息安全保密。
  3.2 推广通信信息技术宽带化的发展
  信息的宽带化对于光纤传输技术和高通透量网络的发展起到关键的推进作用,尤其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全面展开,无线通信技术正朝着无线接入宽带化的方向演进,这个方向对无线电通信信号源稳定来说的确非常之重要。
  3.3 推广个人信息化技术
  个人信息化在全球个人通信已经有着不争的发展趋势。个人信息化能够有效减小传输路线的信息量堵塞,大幅度提高通信的传播速度。
  3.4 创新接入网络的样式
  技术上融合实现固定和其他通信等不同业务,在无线应用协议的出现以后,无线数据业务的开展得到大幅度的推动,促进了信息网络传送多种业务信息的发展。随着市场竞争的需要,传统的电信网络与新兴的计算机网络融合,尤其具备开发潜力接入网部分通过固定接入、移动蜂窝接入,满足了生活与生产地各种通信需求。
  3.5 过渡电路交换网络
  关于过渡电路交换网络,IP网络无疑是核心关键技术,是最合适的选择对象,处理数据的能力电路交换网络大大提升,这一点对保持通信畅通方面解决了信号容易受到干扰的难题。
  结束语
  通信方法新技术的创新将有愈来愈广阔的活动舞台及光明的发展前景。因此,在无线电通信技术通信方法应用开发的发展潜力无穷,这要求我们积极加快无线领域的科技进步,为无线电通信技术创新出谋划策,为全球信息化及经济全球化的通信事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高弘成.网络宽带化和无线化的方向发展[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7).
  [2]张洋,邢峰,陆承杰.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与展望[J].硅谷,2010(23).
  [3]钱沈廉.无线电通信技术之通信方法拓新[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2).
其他文献
新华网东京9月4日电(记者蓝建中)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日前发表一份公报称,该所以及来自放射线医学综合研究所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细胞生长因子,能延长遭强烈辐射的实验鼠的生命。这一成果有望促进开发出预防和治疗辐射危害的药物。  公报说,在美国,医生常用一种药物palifermin(重组人角质细胞生长因子FGF7)来治疗放疗导致的口腔黏膜炎。FGF7是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家族的一员,但是它的作用
摘 要:19世纪30年代,美国的纽约马哈顿区已经高楼遍地,我国随着改革开放之后,高楼开始在沿海城市破土而出。而众多高楼面对不同于中低层楼房所面对的问题,让设计者不断提高其设计技术。由于城市空间逐渐缩小,土地资源越发稀缺,高层建筑的需求越来越广。一批现代高层建筑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人们面前。这些建筑的结构一些是不规则的,本文将对部分不规则高层建筑的设计要点进行分析,并对如何保证高层设计的规则性—对称性
摘?要 济钢炼铁厂120m2烧结机原烧结机润滑系统不能够满足现场润滑需求,2010年7月份通过智能润滑系统改造,大大改善了设备润滑状况,提高了设备整体运行可靠性。  关键词 润滑系统;改造;可靠性  中图分类号 TF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052-0161-01  济钢炼铁厂120m2烧结机原有的润滑系统采用点动式干油润滑系统
摘 要:近年来,我国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使得农业的产量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但是农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尤其是玉米的种子质量问题,使得农业的生产受到了严重影响,损害了农民的经济利益。因此,对于玉米生产中种子的鉴别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强化对种子质量的鉴别力度,才能够保障农业的生产量,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本文就如何鉴别玉米种植质量问题进行了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玉米种子;鉴别;质量 
全国六个城市电动汽车示范运行工作至今已走过两年,取得一定的进展,各地探索了不同的运营模式,示范运行也促进了各电动汽车企业的产品研发和上市的步伐。但是记者近日在上海、深
近期,政府层面有关新能源汽车的助推行动频繁。其中,国家相关部委带头试用电动车作为公务用车体现出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推动力度进一步加强。对此,专家表示,作为民族汽车工业振兴
近年来,随着社会与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机械制造业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零件加工作为机械设备生产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机械加工的过程中,会受到来自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导致机械加
5月19日,甘肃省庆阳市第十二次科技活动周在西峰区董志镇野林村举行,共300多人参加此次活动。本次科技活动周的主题是“携手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与文化融合、科技与生活同行
摘 要:目的:用HPLC法测定氯霉素地塞米松乳膏中氯霉素的含量,并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氯霉素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将色谱条件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色谱柱为KromasilC18柱为250*4.6mm,5μm;流动相为0.01mol/L的庚烷磺酸钠缓冲液-甲醇(65:35);检测波长为277nm;流速为1.00mL/min。结果:将氯霉素试剂控制在0.4016-8.032μg,呈现出了较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