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大院儿的记忆

来源 :北京纪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zhenlik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在一岁时搬到东四四条85号,据说那是吴佩孚的财政总管的私人住宅,解放后改为文化部宿舍。大院儿门口有两个鼓形的石墩,儿时,我们常常坐在石墩上等候父母的归来。两扇木制的大门,厚重古朴,斑驳的油漆显示着岁月的沧桑。门上用篆书深深地刻着两行8个大字,直到以后离开时也没弄清写的是什么。沿着高高的台阶,拾级而上,一进大门是一个长长的过道,分别列着两排座椅,足足能坐上20多人,院里的孩子们经常在这里猜谜语、讲故事。最有意思的是,大家经常在这里扯着脖子唱歌——《我们走在大路上》《红珊瑚》……引来胡同的人驻足观看,而尽情抒发后的那份惬意至今让我深深怀念。
  走过大门道,是一座标准的垂花门,木雕考究近似高浮雕。全院共有大小10个院落,有游廊将其连接起来。与传统的几进院落不同,10个院落分布于东西南北不同方向。遇有雨天,不论去哪个院落,只要沿着游廊前行,全身可不沾一滴雨水。“文革”中,游廊被居民一段段堵起来,变为各家各户的小厨房,这个功能从此消失了。那时,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就是捉迷藏了。我们在大院儿中奔跑、躲藏,时刻观察对方的动静。充分利用大院儿的建筑特点,来完成掩护自己、麻痹“敌人”的作用。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开始懂得欣赏大院儿的文化内涵。记得每逢夏夜,万籁俱静之时,我总喜欢独自站在院中央。朦胧的月色下,高大的屋宇变成了黑色的剪影。微风吹过,树影婆娑,置身其间,遥想当年古人信步庭院,对月吟诵,自是别有一番情趣。不知不觉间,我渐渐领略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离开大院儿已经20多年了,儿时的伙伴已各奔东西。大院儿也几经沧桑,见证着我们的成长过程。我们也从这座老式住宅中认识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老宅是我的第一位启蒙老师。
  现在想起来,大院儿的住户大约分三部分:
  一部分是来自老区的,如延安抗大、鲁艺的。他们大多出身工农,但在革命队伍中接受了文化教育,并从事文化、宣传工作。他们有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言谈举止也中规中矩,不像某些电视剧写的那样粗俗,而且还恪守着“糟糠之妻不下堂”的古训。于是,大院里出现了操着山西、陕北、河北口音的农村妇女。她们有的到文化部下属的工厂做工人,有的索性在家操持家务。如农村读物出版社副社长高野夫的妻子就来自农村,只有小学文化,但他们却相濡以沫、恩爱有加。高伯伯在外著书立说,妻子在家掌握财政大权,总理一切大小事务。为了在计划外给女儿买一些零食,高伯伯常与女儿密谋策划如何从妻子那里要出一两元钱,但却常常以失败告终。一次妻子回老家探亲,高家便乱了套,不仅一日三餐质量下降,甚至连高伯伯寸步不离的高度近视眼镜也不知放到了何处。高伯伯由衷地感慨道:“家不可一日无主(妇)啊!”
  第二部分是北京市城工部及其他白区的地下工作者,他们本身就是文化人,搞地下工作时的公开身份也是一些文职人员。这些人知识面宽,阅历丰富,很有些文人情趣。有一次,我到教普司副司长王伯华叔叔家里去玩,时值天降大雨,王伯伯脱口而出,这才是“多少楼台烟雨中”。然后,兴趣盎然地给我讲起了唐诗,“江南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随着王伯伯的描述,望着烟雨朦胧的大院,我走入了诗的境界……王伯伯还爱以家庭琐事为题,挖掘其间的情趣。如以他的妻子马力阿姨为题,写的“马力二三事”,其中就有“马力极大”“马力摔镜子”等句子。语言诙谐幽默,读后令人捧腹不已。
  第三部分是解放后参加工作的大学生。他们年轻、热情,对新中国的工作、生活充满了激情。比起老干部们在政治上的谨言慎行,他们更坦率、更直接,敢于直言政治运动的利弊得失、是非曲直。对于文化界的政治风波,我们大多是从他们口中听到的。
  受老北京文化的影响,大院儿的邻里关系和大杂院儿一样,“近邻胜过远亲”。一家有事,八家支援,只不过稍稍带点职业色彩。至今回忆起来,仍感温馨有趣。
  记得我十一二岁时,孩子们开始学骑自行车。有的家长从安全考虑,禁止自己的孩子参与学车。这时,干部司的蒋阿姨挺身而出,主动找这些家长,批评他们不注重人才培养。反复强调:“要放手,要大胆让孩子们实践。”虽然最后没有成功,但是蒋阿姨这种“为民(小儿)请命”的精神,却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记忆中。
  20多年来,在大院儿中住过的有:外事司司长朱明(“文革”后,恢复其副部级待遇)及夫人石油部司局级纪检员柳青;教育司副司长王伯华及夫人文化部教育司少儿处处长马力;艺术局局长黎华及夫人中国书店副书记刘乃仪(我的父母);廖沫沙夫人、文化部电影局幻灯处处长陈海云;北京市文化局局长张国楚;甘肃省文化局局长程远;农村读物出版社副社长高野夫;北京市副市长陈克寒一家。
  廖沫沙夫人陈海云是“文革”期间搬进我们院儿的,当时她携70多岁的老母亲及一双儿女——陈小云、陈星,住进了最靠后边的一个小跨院。由于我父亲与陈海云阿姨是老同事,我又和她女儿陈小云一起学中医,后来又一起分配到东四医院中医科工作,所以两家走得很近。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陈阿姨的老母亲了。在大院儿里,我们经常看到这位老人忙碌的身影。她中等身材,略显消瘦,我敢说,这是我一生中见过的最漂亮的老太太。她的皮肤像少女一样细腻洁白,两颊总是泛着红晕,深邃的秀目,高挺的鼻梁,显示着古典的美。只有那几缕白发和浅浅的皱纹,才让我意识到这是个年过古稀的老人。
  我们都不知道老人的姓氏,只是按照北方的习惯称她为“姥姥”。姥姥是广东人,操着一口难懂的粤语,她性格开朗,喜欢与邻居们交流。“文革”的迫害,家庭的剧变,并没有在她脸上留下过多的痕迹。她热情地教我们如何做沙拉酱,如何用咖喱做原料,烹制各种菜肴。这些厨艺,在70年代初还是非常少见的。她忙碌着买菜、做饭,并乐此不疲。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对姥姥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她虽然没有文化,但对人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记得有一次,我们在讨论宋词“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言还休。欲言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时深感无奈之情,溢于言表。姥姥坐在一旁静静地听着,她不识字,更不懂词,但从我们的言谈中,她读懂了我们的心情。她用我最怕听的粤语加上手势比画着说了一遍又一遍,意思是:“人不可能总是快乐,也会有不快乐的时候,没有关系。”听小云说,在“文革”开始时,全国都在批判“三家村”,他们全家顶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姥姥就是用这句话鼓励、安慰着家里人,也鼓励着自己。猛然,我想起了“荣辱不惊”四个字,用在姥姥身上再合适不过了。的确这是一种境界。
  大约一年以后,廖沫沙伯伯获准可以与家里取得联系。一天,姥姥高兴地告诉我,廖伯伯这些年在外地读的报纸,被朋友带回来了。她打着手势说:“报纸叠得整整齐齐,连个角都没有折过。”那样子,欣慰极了。
  “报纸整齐又能怎样呢?人还是不能回来,冤案仍然不能昭雪。”我不解地望着姥姥问。她平和地笑笑,没有再说什么。
  许多天以后,我终于明白了姥姥的意思,报纸叠得整齐,说明廖伯伯心境平和、安宁,说明他热爱生活、珍惜生活。试想,一个万念俱灰的人,怎么能有心情整理报纸呢?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又有什么比远在千里之外的亲人平安更令人欣慰的呢?看来,姥姥的聪慧,远是我等人所不及。
  后来,“四人帮”被打倒了,“三家村”的沉冤也得以昭雪。再后来,我国迈进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祖国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足以告慰姥姥的在天之灵了。
  (编辑·麻 雯)
  mawen214@163.com
其他文献
工程训练中心是一个以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为特点的工程实践教学基地。针对当前高校实践教学不得不从“依靠社会”转变为“依靠自己”的背景下。需要建立自己的工程训练中
《舌尖上的中国2》第一集初播开始,到第八集播毕,一直都被各种批评声音包围。所不同的,第一集批评的声音浓油赤酱,第二集盐味依然厚重,然后一路淡下去,到第八集拍摄花絮,人们大多都扭了脖子看别处,连一句“矫情”都懒得说。期望值一路下滑——由高大上到矮陋嗤,直至被轻视。乡愁和美食,是急速商业化社会中最容易引起共鸣的东西。《舌尖1》的成功在于朴素,在于主创人员立足技术忠于真诚的情感输送。《舌尖1》的出现,令
牟平都姓为蒙古族后裔  牟平《都氏族谱》中记载必里海是都姓的第一代蒙古先祖。清同治三年(1864年)重修《宁海州志》卷十一日:“必里海,海当元初,以功历迁至都达鲁花赤,兼管宁海州(今山东牟平)诸军奥鲁、劝农事。中统元年(1260年),海死,子孙袭其职,遂占籍牟平。焦志云,至今存姓日都,是其后也。”“抄儿,牟平人,海之子,袭本州达鲁花赤职。”“不老赤,牟平人,海之孙,袭本州达鲁花赤职。焦志曰,历至元
每天能观察自己最多的地方就是在洗手间的镜子里,我在镜子里展现的是最真实的自己,不用讨好和伪装.镜子中的身影带着落寞,从镜中映出的我仿佛与真正的自己不经意地相遇,是灵
期刊
中国的领土面积是多少?很多人会回答“960多万平方千米”,但一师附小的学生会津津乐道地谈到我国300万平方千米的海洋国土。  学生们强烈的海防意识是在学校日常文化和环境浸润中不断增强的。学校号召全校师生共同设计校徽、校旗、校园卡通形象、誓词、班旗、班徽等文化标识系统,并通过立体的全方位的文化建设,将海防教育融入校園环境的每个角落,落实到学校的各项工作,深入到师生的心灵之中。  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上,
期刊
在素有“书画之乡”美誉的山东省菜芜市,韩跃进的中国花鸟画创作近20年来一直受到很大关注。1996年,他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得到了在京艺术家潘洁兹、彦涵、叶毓中、蒋
教育治理是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利益群体和公民个体,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进行合作互动,共同管理教育公共事务的过程。  从上面的阐释不难看出,所谓的“教育治理”就是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学校管理,其依据则是制度。所以,个人认为,教育治理的关键在于参与管理主体的选择和参与管理的相关制度的制订。具体而言,教育治理在于通过制度使参与学校管理的多元主体明确责任,尽心尽责,共同承担起学校发展的责任。  明远教育书院实
期刊
新的中高考改革对学校提出了新要求,学校要立足校情、学情,建构满足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课程体系,改进教育教学,增强学生的自主发展和自主选择。  1.基于校情的课程建构  新的中高考改革充分体现了学生的选择性。在课程建构中,学校落实基础、适切拓展、体现选择的基本原则,体现不同阶段性目标、彰显艺术素养培育的特色与优势、借助央企研究院基地和科研力量共同研发课程、利用教师工作室开展课程研讨交流。  校本
期刊
文化理论学者阿郡·阿帕度莱(Arjun Appadurai)认为当代的生活已经从真实的本质透过一种“再表现(representation)”“新媒体”的方式建构出“想象”的自我和世界。因此,我们自身和集体皆生活在一种“想象的”世界当中,真实的,不真实的,其实正如棱镜般所折射的多元、语境创造和组合的想象世界。  邱卿云的绘画具有跨越空间和时间的一种“再生产”的尝试,她试图创造一种既是真实,又是内在想
期刊
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要素,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通过对广西八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分析发现,其课程设置方向不明确,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教材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