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煤炭等矿产资源区域开发协调性分析

来源 :中国经贸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ilin1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煤炭等11种矿产为例,以区域为单元,以比值法为分析方法,分析了11种矿产开发利用的协调性,剖析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优化区域资源开发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区域开发协调型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创新区域发展政策,完善区域发展机制,促进区域协调、协同、共同发展,努力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本研究采用比值法对煤炭、铁、锰等11种主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协调性问题开展研究,分析了开发现状,剖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进一步优化建议。
  一、矿产资源储量情况
  (一)矿产资源储量及其开发利用
  所谓矿产资源储量,是指经过矿产资源勘查和可行性评价工作所获得的矿产资源蕴藏量的总称。我国新的《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国家标准,采取经济意义、可行性评价程度和地质可靠程度三维分类模式,将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为储量 、基础储量、资源量三大类[1] [2]。本文以基础储量为基础开展分析研究(在未加说明的情况下,下文的“储量”、“资源储量”均指基础储量)。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是指根据矿产资源的秉性特点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采用勘探、冶炼、制造等技术手段等,使矿产资源为人类生存、发展进行服务的活动。矿产资源的开发要与矿产资源的储量保持协调性,要与生态环境保持一致,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
  区域开发协调性主要是指资源的储量与大中型矿山的开发、资源的节约及综合利用、产品的深加工、产业链的延伸、生态环境的保护等相匹配和相协调。
  (二)煤炭等矿产资源储量区域占比情况
  本文以煤炭、铁、锰等11种矿产为例进行分析。我国矿产资源多数分布存在明显的区域性,各区域分矿种的矿产资源储量差异较大。11种矿产资源储量区域占比见表1。
  由表2可以看出, 11种矿产的大中型矿山主要以中部和西部为主。煤炭资源大中型矿山以中部和西部为主,中部地区占比4929%,西部地区占比3681%;铁矿大中型矿山四大区域均差距不大,东部占比最高,其次为西部、中部和东北地区;锰矿大中型矿山主要在西部地区,占比8333%;铜矿大中型矿山以西部和中部地区为主,西部占比6082%,中部占比2577%;铅、锌矿大中型矿山西部地区占比 分别为7174%和75%,中部地区占比分别为1957%和15%;铝土矿中部地区占比5405%,西部地区占比4595%;钨矿大中型矿山以中部为主,中部占比8666%;锡矿大中型矿山全部分布在西区和中部,西部占比6667%,中部占比3333%;锑矿大中型矿山全部分布在中部、西部和东部,中部占比50%,东部和西部分别占比25%;磷矿大中型矿山西部占比7049%,中部占比2541%。
  (二)原矿产量占比
  截止到2013年底,原煤产量为306亿吨,铁矿石产量7257195万吨,锰矿产量69235万吨,铜矿产量1493113万吨,铅矿产量151996万吨,锌矿产量232906万吨,铝土矿产量234404万吨,钨矿产量154565万吨,锡矿产量8096万吨,锑矿产量10321万吨,磷矿产量667901万吨。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区域资源产量占比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除铁矿外,原矿产量主要集中在中部和西部地区。煤炭产量西部占比5279%,中部占比3451%;铁矿产量东部和西部较高,分别为3715%和2916%,其次是东北和中部,占比分别为201%和1359%;锰矿产量西部占比7792%,中部占比1682%;铜矿产量中部和西部差不多,中部占比4457%,西部占比4517%;铅矿产量西部占比6397%,中部占比291%;锌矿产量主要在东、中、西,西部占比692%,中部占比1576%,东部占比1396%;铝土矿产量全部集中在中部和西部,中部占比5283%,西部占比4717%;钨矿和锡矿产量主要在中部,占比分别为8379%;和8192%;锑矿产量99%在中部和西部,中部占比7952%,西部占比1994%;磷矿产量西部占比6844%,中部占比2592%。
  (三)矿业产值占比
  截止到2013年底,煤炭矿业产值1116723亿元,铁矿矿业产值164186亿元,锰矿矿业产值5285亿元,铜矿矿业产值34907亿元,铅矿产值12138亿元,锌矿产值14599亿元,铝土矿矿业产值3748亿元,钨矿矿业产值10203亿元,锡矿矿业产值7306亿元,锑矿矿业产值2799亿元,磷矿矿业产值16075亿元。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区域矿业产值占比见表4。
  从表4可以看出,煤炭资源矿业产值主要在中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占比4571%,西部地区占比369%;铁矿矿业产值区域分布比较均衡,东部地区占比3470%,中部地区占比1785%,西部地区占比2859%,东北地区占比1886%;锰矿矿业产值主要在西部地区,占比891%;铜矿矿业产值主要是在西部和中部地区,西部占比6149%,中部占比2423%;铅矿和锌矿矿业产值主要在西部和中部地区,西部占比分别为7554%和7271%,中部占比分别为2016%和2118%;铝土矿矿业产值全部在中部和西部地区,中部占比6793%,西部占比3207%;钨、锡、锑矿业产值主要是在中部和西部地区,钨矿和锑矿矿业产值中部占比最高,分别为6793%和7985%,西部占比分别为3207%和199%;锡矿和磷矿矿业产值西部占比最高,分别为8661%和7588%,中部占比分别为1331%和186%。
  三、 区域矿产资源协调性分析
  协调性分析方法有比值法、离差法、弹性法、贴近度法和灰色关联法等。比值法源于经济学,假定经济系统中各变量符合一定的比例才称为协调,此法常常用于衡量不同资源要素之间的协调匹配程度等[3]。本研究采用比值法分析区域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协调性。计算公式:C=M/J,式中C代表协调性系数,M代表区域大中型矿山占比或矿业产值占比,J代表资源储量占比或产量占比,大中型矿山占比除以资源储量占比,如果C<06,说明大中型矿山与资源储量协调性差,06≤C<1说明大中型矿山与资源储量协调性较差,1≤C<2,说明大中型矿山与资源储量协调性较好,C≥2,说明大中型矿山与资源储量协调好,矿业产值与产量协调性系数数值情况和和大中型矿山与资源储量协调性系數情况相似见表5、表6。   四、结论及建议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矿产资源的支撑,矿产资源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又是生态系统的主体构成要素[4]。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塑造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在经济发展中,不仅要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优化资源开发利用结构,而且要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做好区域协调发展[5]。优化煤炭布局,稳定铁、锰供应,控制铅、锌开发强度,保障铜、铝土资源开发,稳定钨、锡、锑资源开发,确保磷矿战略性资源开发[6]。构建保金山银山和保绿水青山并重的新的发展原则。
  (一)优化煤炭开发利用布局
  我国煤炭产量和消费量均居世界第一位,能源开发主要以煤炭资源为主,煤炭去产能的路还很长、任务艰巨。由统计数据看,我国煤炭资源储量70%以上分布在西部地区,但西部地区煤炭资源大中型矿山占比仅为37%,原矿产量仅占全国的50%左右,矿业产值仅占全国的369%,资源开发与资源储量,矿业产值与产量协调性系数介于05—07之间,协调性较差。煤炭消费主要集中在工业较为发达的东部和中部地区,生产与消费不协调。建议优化西部地区煤炭资源开发,提高大中型矿山占比,优化资源开发利用,降低因煤炭开发对环境保护带来的负面影响,提高矿产业附加值。中部和东部地区协调性好,建议继续保持良好态势,同时跟随工业的迁移,做好煤炭资源开发西移战略。
  (二)稳定铁、锰资源有效供应
  铁矿分布四大区域差距不大,西部地区占比较高,为3134%,中部地区最低,为1976%;大中型矿山占比、原矿产量占比、矿业产值占比均相差不大。从协调性来看,西部和东北地区大中型矿山与资源储量占比协调性较差,系数介于06—09,矿业产值与产量协调性系数除西部地区在13以上外,其他3个区域介于09—10。面对国内铁矿石储量下降和铁矿石消费量稳步攀升以及国产铁矿石市场进一步被挤占的态势,建议进一步优化西部和东北地区大中型矿山结构,提高大中型矿山比例,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延伸产业链,加快钢铁行业的转型升级,同时提升矿业产值,促进资源进一步协调开发利用。
  我国锰矿储量仅占世界锰矿储量的7%,平均品位只有18%左右,锰矿多为中小型矿床且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占比7319%,大中型矿山占比和资源产量占比西部地区也是最高。从协调性来看,东部和中部地区协调性差,协调性系数介于01—08。我国锰矿对外依存度已经突破60%,为确保我锰矿资源供应安全,在加快建设国外锰矿供应基地的同时,建议优化东部和中部地区锰矿资源开发利用结构,提高大中型矿山占比,实现资源开发与储量相协调,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矿业产值。
  (三)适当控制铅、锌矿资源的开发强度
  铅、锌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西部地区占比最高,大中型矿山占比、原矿产量占比、矿业产值占比也是西部地区占比最高。从大中型矿山与资源储量协调性来看,东部地区协调性系数介于01—07,协调性差;从矿业产值与产量协调性来看,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铅、锌矿协调性系数介于03—06,协调性差,建议提高中部地区铅、锌矿大中型矿山比例,优化矿山开发利用结构,提高资源开发利用集中度,优化东北和中部地区产品结构,在确保环境不因矿产开发而遭到严重破坏的前提下,加快下游产业调整和整合。
  (四)保障铜、铝土矿资源的开发利用
  铜矿大中型矿山占比、原矿产量占比、矿业产值占比主要集中在中部和下西部地区。从协调性看,中部地区协调性系数为054,协调性差。我国铜消费量居世界第一位,铜表观消费量已占全球40%,中国铜消费量居世界第一位,铜表现消费量已占全球40%。建议提高中部地区铜矿大中型矿山比例,优化矿山开发利用结构,加快下游产业调整和整合,化解过剩产能,尤其在对西藏铜矿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坚持环境优先战略。
  铝土矿资源集中分布在中部和西部地区,中部占比5242%,西部占比4489%,大中型矿山占比、原矿产量占比、矿业产值占比业全部集中在中部和西部地区。大中型矿山与资源储量协调性较好,但从矿业产值与产量协调性来看,中部地区稍好,西部地区较差,需进一步优化结构,抓住“新常态”经济低速增长的有利时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快铝产业结构调整,降低因铝价下跌引发整体行业的颓势。
  (五)稳定钨、锡、锑资源的开发利用
  钨矿主要分布在中部和西部地区。从大中型矿山占比、原矿产量占比、矿业产值占比来看,均是中部地区占比最大。从协调性看,东部和西部地区大中型矿山与资源储量协调性差,从矿业产值与产量协调性看,中部地区协调性差。建议提高东部和西部地区钨矿大中型矿山占比,优化中部地区钨矿开发结构,延伸产业链,在环境保护优先的前提下,发挥好优势矿种的价格机制,提高产品附加值,合理有序开发钨矿资源。
  锡矿主要分布在西部和中部地区,大中型矿山占比、产量占比、矿业产值占比均是西部地区最高;从大中型矿山与资源储量的协调性看,中部和西部地区协调性较好;从矿业产值与产量的协调性来看,东部协调性差,中部地区协调性较差。建议提高东部和中部地区大中型矿山占比,改善锡矿开发结构,降低开发成本,确保国内的供应量相对充裕。
  锑矿96%以上在西部和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占比最高,为6816%,中部地区占比286%;从大中型矿山占比、原矿产量占比、矿业产值占比来看,中部地区却远远高于西部地区;从协调性看,西部地区大中型矿山与资源储量的协调性差,仅为037;从矿业产值与产量协调性看,西部地区协调性系数为1,协调性较好;建议进一步提高西部地区锑矿大中型矿山占比、原矿产量占比和矿业产值占比,加快资源整合,重视资源开发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快转型升级,力争供需市场平衡。
  (六)确保磷矿战略性资源的开发利用
  磷矿主要分布在西部和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占比5773%,中部地区占比3534%;从大中型矿山占比、原矿产量占比、矿业产值占比来看,西部地区均最高;从大中型矿山与资源储量协调性系数协调性来看,东部地区差,中部地区较差;从矿业产值与产量的协调性来看,东北地区差,中部地区较差。建议进一步提高磷矿大中型矿山占比,优化资源整合,逐渐适度降低磷矿资源开发力度,促进大中型矿山与资源储量协调性发展;进一步优化东北和中部地区磷矿开发布局,强化资源综合利用,控制小磷矿开采,提高准入门槛。磷矿为我国战略性资矿产,面对磷矿很可能在未来迅速枯竭的态势,建议早日出台《中国战略性资源保护法》,确保战略性资源的可持续供给。
  参考文献:
  [1]朱思才,劉和发有关矿产资源储量计算及储量报告评审认定的几个问题[J].有色金属矿产与勘查,1999(8):647
  [2]胡魁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修订方案[J].中国矿业,2010(1):7—10
  [3]蔺雪芹,方创琳城市群地区产业集聚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8(3):110—112
  [4]刘建芬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矿产资源价值探讨[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4(08):38—39
  [5]陶信平,王潇雅西北地区矿产资源开发中的生态保护问题研究[J].国土资源情报,2012(12):39—40
  [6]国土资源部(国务院批复同意)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年)[Z].2016:29—31
  〔本文系“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综合区划”项目(项目编号:DD20160086)阶段研究成果。〕
  (刘建芬,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副研究员。王丹,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副研究员。薛全全,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副研究员。)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产品设计和研发的专项项目种类越来越多,为了保证产品设计和研发环节的工作顺利进行,同时保障研发工作开展过程中的安全,必要的项目管理体系的建立
领导者掌握权柄,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大至国家,规划方向,确立路线,提出大政方针;小到基层,依据上级的指示精神,结合实际,描绘蓝图,制定方案,将计划转变为实际步骤,领导工作
"大道"即宇宙万物本原的存在,故"大道"即形而上学之"道",即哲学本体论之"道"。中国文化,从古至今,几千年来也从来没有离开过形上之"道"的存在,没离开过大道哲学本体论的存在
嘉祥县民政局树立全县“一盘棋”思想,实行“四个落实”,积极构建全县“大救助”格局,形成了救助管理工作的合力。一是落实返乡安置。各乡镇从工作大局出发,积极,主动地做好流浪未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新时期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任务,特别指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
看今年《秘书工作》第1期《裁切桌签的学问》一文让我领会到在精细处下功夫的作风与精神.该文针对的是印刷厂一次裁切较多桌签的情况,要是在自己办公室裁切少量桌签,我琢磨出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的建筑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快,与此同时建筑工程的规模和数量也越来越多,因此,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人们则更加重视。因为建筑工程中的基础部分就是深基坑施工,而保证深基坑施工顺利进行则是深基坑支护技术的运用,所以说深基坑支护技术对于建筑工程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一定要重视建筑工程中深基坑支护技术的探讨与分析,从而促使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顺利进行。  关键词:深基坑支护;建筑施工;施工技
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实施管理是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科学决策、组织、控制、协调等方面的重要环节,也是保证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目标实现的重要环节之一.本文就从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实
一是开展“四项帮扶”活动:即根据空巢老人实际需要实施专业帮扶、结对帮扶、亲友帮扶、老少帮扶;二是开展“爱心救助门铃”活动:即建立健全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伍,加大“爱心救助门
给排水管道本身的施工程度就较为复杂,更兼容易受到外界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所以对其施工周期和质量较难进行把握,而目前我国在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对于给排水工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