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趣味篮球运动”有效组织策略谈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7158936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素质教育在各个阶段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深化,于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而言,要履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的新要求,将工作重心向幼儿身体发展、心理发展相结合的方向转变,要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重视生命教育、健康教育等等。现阶段,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中“趣味篮球运动”与《纲要》教学要求高度符合,大部分幼儿园已经为幼儿开设趣味篮球课,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幼儿的实践机会,促进幼儿全面素质发展。下文以“趣味篮球运动”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有效组织为核心,分析其开展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趣味篮球运动;课程开展;组织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18-0037-02
  1.幼儿园“趣味篮球运动”课程开展的优势
  (1)递进式运动塑造幼儿的活动技能
  不同于其他类型的体育项目,趣味篮球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突显出自身的特色—递进性,篮球运动课程是以层层递进式的趣味游戏形式来开展的。针对幼儿训练内容的制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趣味滚球;二是灵活拍球;三是独立运球;四是自行接球;五是合作传球;六是对接抛球;七是投篮练习。这些对于幼儿而言是比较基础的练习项目,通过这些趣味项目的练习,篮球教师可以帮助幼儿组建篮球小队伍,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小型的篮球比赛。
  趣味篮球课程的开展是具有一定教学意义的,让幼儿通过递进式的趣味篮球活动项目练习,强化自身的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趣味篮球运动的活动项目难度都是逐级上升的,所以幼儿在趣味游戏活动中会不断发现篮球运动的新鲜感,这样能够使幼儿对趣味篮球课程保持高度的学习兴趣,在活动技能方面会有显著的提升。
  (2)多样性运动集中幼儿的注意力
  幼儿园阶段的孩子比较难对某一件事情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并且篮球运动是一项需要反复练习的运动项目,在初期的基础练习过程中幼儿会产生抵触情绪,他们并不喜欢长时间的重复,这会使幼儿在短时间内就出现疲劳感,以至于幼儿会对篮球运动失去兴趣。但是,趣味篮球运动从组织形式上来看,是兼具趣味性与多样性的,这样的运动项目与幼儿的身心发展特征高度吻合。例如,在“趣味拍球”环节,可以分为三种不同的组织形式进行教学:第一,教师采用“小朋友接着拍”的形式,先由教师拍球,之后传递给小朋友,在传递过程中每一个接到篮球的小朋友拍球的数量都要比上一个小朋友多一个,逐一传递下去直至所有幼儿都完成拍球运动;第二,教师采用“儿歌拍球”的形式,教师为拍球项目自拟一首简单的儿歌,可以是动作要领,也可以是篮球故事等等,幼儿在拍球的过程中能够从中汲取技能要领;第三,以小组为单位轮流进行拍球,这样能够激发幼儿的积极性与参与度,因为拍球是非常消耗体能的一项运动,采用轮流拍的形式不仅可以保存幼儿的体能,还能激发幼儿的拍球兴趣。
  (3)个体差异性运动突出生命教育
  在开展“趣味篮球运动”课程时,篮球教师要根据不同年龄特征的幼儿设置不同的趣味项目,使每一个阶段的幼儿都可以通过游戏的形式得到与自己身心发展相符合的运动锻炼。例如,篮球教师可以为小班的幼儿提供“大家都是小螃蟹”趣味篮球游戏环节,这样更容易让小班的幼儿理解篮球运动项目的练习形式与练习内容;针对中班的幼儿就要提供相对有一些难度的趣味篮球游戏项目了,可以在篮球运动项目中为幼儿设置一些简单的障碍物,要求幼儿单手运球穿越障碍物,或者让幼儿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传球比赛,传球的间距不要设置过长,要以幼儿的运动能力相符,这样具有挑战性的趣味游戏形式更符合中班幼儿的心理特征;针对大班的幼儿可以在提升一些趣味篮球游戏的难度,引导幼儿进行交叉运球移动、小组传球比赛、对接传球比赛等等,大班的幼儿会对对抗形式的趣味赛事更感兴趣。在这种趣味篮球运动中不仅能够激发幼儿的运动潜能,还能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2.幼儿园“趣味篮球运动”课程活动组织策略
  (1)良好运动情境可以激发幼儿运动兴趣
  趣味篮球运动教学要建立在“趣味教学环境”基础上,要在运动项目中展示出趣味环境的教学职能,要以幼儿的视角为核心,为其构建一个健康的篮球学习环境。若是在室内进行教学,就要注重物质环境的综合性,确保幼儿在运动过程中的安全性;若是在室外进行教学,就要注重练习场地的柔软度,确保在安全的前提下为幼儿构建趣味的教学环境。
  (2)注重教师引导作用突出幼儿创造力
  幼儿园的孩子在最初接触篮球运动的时候,是不知道该如何进行篮球学习的,甚至会对一些游戏形式感到迷惑。也正因为如此,他们的玩法就会比成人的玩法更显不同。因此教师可以抓住幼儿的这一特点,给予幼儿自创玩法的机会,拓展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让他们在自娱自乐中玩篮球,创新方式并给予鼓励。当然单靠幼儿的自娱自乐,还不能達到篮球运动所要达到的目标,因此教师要在适宜的时刻给幼儿做示范,让他们逐渐掌握篮球活动的标准,从而让他们的动作变得更加规范,技能得到更大提高。
  (3)以层层递进实现幼儿活动技能的提升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篮球学习也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就像学习舞蹈一样,只有扎扎实实地掌握了基本舞步,才能将这些舞步组合成一段优美的舞蹈。因此在进行篮球教学活动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接受能力,按照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顺序,先从简单的拍球开始,当幼儿掌握了初步的拍球技巧,熟悉了篮球的性能后,兴趣就有所增强,自信心也有所增强,为以后的篮球活动奠定基础。教师切记不可为了追求花样篮球而忽视了篮球的基础,要在幼儿已有水平的基础上适时地增加难度,逐步提高幼儿的篮球技能。
  (4)塑造良性竞争模式深化幼儿规则意识
  趣味篮球运动当然少不了竞争的成分,教师可以通过比赛的形式培养幼儿的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和规则意识,在活动开始前要向幼儿讲明游戏规则,比如,在一场障碍篮球赛中,幼儿需要带着篮球跨过障碍物,然后投中篮筐,最后运球返回起点和下一个幼儿进行交接。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幼儿最后一个环节一个球也投不进去,有的幼儿连着投球,这时教师就需要向幼儿讲明规则:投中一次就可返回起点,连投五次都没投中也需要返回起点,这样可以保证游戏的正常进行,否则就会造成总投不进球的幼儿因为挫败感而丧失对篮球的兴趣。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事先对幼儿进行观察,将投球技术不好的幼儿与技术好的幼儿分开,对他们进行差别教育,这样更有利于他们各自的发展。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幼儿园阶段的教育教学会对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深远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家长更加注重幼儿阶段的教学质量。大部分幼儿园已经为幼儿开设趣味篮球课,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幼儿的实践机会,促进幼儿全面素质发展。这一阶段的教育教学要更加注重生命教育与健康教育,如上文描述的趣味篮球运动课程一样,趣味篮球课程的开展是具有一定教学意义的,让幼儿通过递进式的趣味篮球活动项目练习,强化自身的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在运动中塑造幼儿的体育意识、规则意识,还可以不断提升幼儿的活动技能,最主要的是能够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祁彩君.幼儿园开展篮球运动的价值与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9(28)
  [2]彭高玉,梁樑.刍议在幼儿园开展篮球运动的价值与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17(29)
  [3]邱燕,刘桂平,朱小龙.在幼儿园开展篮球运动的价值与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8(05)
  [4]楚飞,刘宵.影响粤北地区幼儿篮球运动开展因素及对策研究[J].运动,2018(18)
  [5]廉咏宁.幼儿园开展篮球运动的组织与实施[J].才智,2016(28)
其他文献
摘要:在幼儿教育中,教师利用生活废旧材料调动幼儿手工制作热情,可以为幼儿带来更多学习启迪。教师在手工活动中进行学法传授,通过具体示范操作、制作程序引导、操作方法传授,为幼儿提供更多技术和精神支持,都能够有效激活幼儿创造思维,形塑综合操作能力。  关键词:幼儿园;生活材料;手工活动  【中图分类号】G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8877(2020)16-0067-01  手工制作,这
摘 要: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语文教学是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所谓人文:就是人类社会各种文化现象。人文素质是指社会中的人建立在人文科学知识上,通过对人类优秀文化的吸收,受人类优秀文化熏陶所反应出来的精神风貌和内在气质的综合现象。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把语文教学与人文素质的培养结合起来,即重视知识、感悟、熏陶和语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味,发展健康的个
选择番鸭、樱桃谷鸭和高邮鸭等3个品种鸭各30只,测定屠宰性能、常规营养成分、胶原蛋白含量、剪切力值、肌纤维直径、肌束膜厚度等相关指标。结果表明:番鸭是肉用性能最好的
摘 要:好的学习习惯源于学生的内心和日常生活,其不仅有利于减少学习的难度,更能够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而不良的学习习惯不仅会阻碍学生的学习进度,甚至还会影响到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和认识。在新课改的要求之下,学习习惯的培养成为了中小学教育的基本要求和目标,中小学教师需要明确学习习惯对于教学活动的积极影响,重视对学习习惯的培养工作。本文从中小学教育的实践出发,深入分析了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有效途径,
摘要:每个人都需要适应团队、懂得团队合作,实现合作共赢,因此合作能力是社会发展的必要能力。对于幼儿教育而言,合作能力是幼儿需要重点培养的能力,培养幼儿合作能力是幼儿教育者的关键任务。  关键词:活动区;幼儿;大带小;合作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8877(2020)16-0069-01  幼儿“大带小”指由大班的幼儿带动小班的幼儿一同进行活动和学
摘要:农村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效果如何,这跟平时的阅读习惯有着很大的联系。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教师应该想方设法营造阅读氛围,大力组织各项与阅读相关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建设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关键词:动员大会;便民阅读;龙舟文化;积累运用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8877(2020)20-0010-02  农村中学生普遍存在课外阅读量偏少、阅读
摘 要:要探讨在核心素养下发展学生诵读能力,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核心素养是什么?核心素養是在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的基础上,终身学习的一种素养。在教学实践中,朗读能力需要让学生通过熟悉教材来达到情感的体验,再在反复练习的情况下获得自主的见解,再加上老师的及时指导,就能够获得朗读能力的提升。本文将从以上三个方面通过教学实践来阐述如何让学生诵读能力得到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诵读能力; 教学实践
采用体外培养技术研究添加0.2%的多山梨醇酯20、40、60和80对玉米秸秆体外发酵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多山梨醇酯60和多山梨醇酯80能够显著提高玉米秸秆体外发酵24h的累积产气
对影响猪肉品质的主要营养因素:能量、脂肪和脂肪酸、蛋白质和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元素及其它饲料添加剂的饲养试验效应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今后有待解决的问题。
在研究了28-56日龄黄鸡的真可消化钙需要量。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将400只健康1日龄的黄鸡随机分成5个处理组,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16只鸡。以磷酸氢钙和石粉为真可消化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