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大古墓地:1400年间埋葬500万人

来源 :科技致富向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heng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伊拉克境内有座“一眼看不到边”的墓地。这个有着1400年历史的古墓名叫“和平谷”。
  人民网巴格达7月19日電 伊拉克境内有座“一眼看不到边”的墓地。这个有着1400年历史的古墓名叫“和平谷”,它位于圣城纳杰夫郊外,靠近宗教领袖Ali ibn Abi Talib的圣殿,里面长眠着500多万什叶派穆斯林。
  《每日邮报》称,直到今天,伊拉克的什叶派穆斯林仍然希望自己能被安葬在这个靠近圣城的墓地内。最近,随着伊拉克内部武装冲突加剧,进入这个墓地的逝者也在不断增加。
  (中国科技网)
其他文献
二十一世纪,人力资源作为最具战略意义的“第一资源”,成为企业竞争的关键因素和发展的核心动力。如何把握时机,发挥企业人才优势,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如何利用人才资源,推动企业资源战略跨越式演进?诸多问题呼之欲出。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联系三农的金融纽带,昌邑农商行几年来创新采用人才战略,推动企业和谐发展,实现了质的飞跃,这条探索与前进的道路给出了答案。  1.分析问题,把握症结所在  在跌宕起伏
期刊
【摘 要】艺术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手段,其中,技工学校的音乐教育,特别是音乐欣赏这门课程的教学,作为审美教育的一种载体,能很好的提升学生素质,对技校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技工学校作为向社会输送高素质技能人才的摇篮,理应认识到音乐教育在素质培养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其在素质教育中所发挥的作用更是不可取代的,应引起广大职业技工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音乐欣赏;
期刊
“十三五”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发展规划专题研究启动会在中国科技会堂举行。中国科协科普部、中国科普研究所以及参与专题研究相关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邀请了中国科协科普部部长杨文志、中国科协科普部副部长辛兵、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杨起全、中科院战略研究局副局长田铭、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副局长陈文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政策局学科政策处处长龚旭、科技部政策法规司人才与科普处调研员邱成利等七位专家作
期刊
提起全国学会,在公众的印象中大多是针对专业科研人员举办各种学术交流活动的学术组织,与百姓生活关系并不密切,然而,7月12-18日中国科协主办的“2014中国科协夏季科学展——感触前沿科技魅力”活动,却让学会和公众有了一次“亲密”接触。  在中国科技馆一层短期展厅内,设置了17个我国最前沿的科研成果展示区,展示的内容来自39个全国学会报送的78个项目,其中一些项目是多家学会联合报送的。经过学会和专家
期刊
中国科协八大代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山东)读书班在淄博市举办,中国科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陈章良出席读书班并作专题辅导。  陈章良结合自己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系列讲话的体会,作了题为《关于我国农业的发展与挑战》的报告。他用丰富翔实的数据、生动具体的事例,概括了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了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展望了未来中国农业的发展的前景,提出了深刻的见解。  他围绕习近平总书
期刊
研究人员称,没有证据表明三人试管授精技术是不安全的,但是在合法化之前必须进一步调查。  研究人员称,没有证据表明三人试管授精技术是不安全的,但是在合法化之前必须进一步调查。  腾讯科学讯据英国卫生部门称,三人试管受精技术的公共调查得到民众的广泛支持,这意味着首位擁有三人遗传物质的宝宝将在英国诞生。这项技术将仅限于治疗线粒体疾病,这种疾病在英国每年出生婴儿中的患病比例为1/6500。线粒体疾病会导致
期刊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1.3亿,预计到2015年,60岁以上人口将超过2亿,约占总人口的14%。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日益凸显。  在新疆乌鲁木齐举行的第十四届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中的创意比赛将主题确定为“助老助残机器人”,将机器人大赛主题的视角扩展到更宽广的社会领域。这一主题与去年举办的第十三届中国青少年机器人FLL比赛“关爱老人”、创意比赛
期刊
山东省科协第八届委员会第一次常务委员会议正式通过《山东省科协“五大计划”实施方案》,未来五年,山东省科协将全面开展科学发展助力计划、自主创新推动计划、科学素质提升计划、科技人才服务计划、建家强会促进计划等五大计划。  科学发展助力计划重点探索承接政府转移职能,以实施“学会能力提升计划”为契机,培育一批示范性科技社团。以“能负责、能问责”为标准,遴选一批有条件的学会进行试点,稳妥引导和规范学会承接政
期刊
一旦艾滋病侵入人體细胞,它将永久侵害人体。艾滋病毒在受害者DNA中永久植入致命基因,迫使患者余生进行医学治疗  美国科学家首次完全删除人体DNA中的艾滋滋病毒。  腾讯科学讯 据国外媒体报道,一旦艾滋病侵入人体细胞,它将永久侵害人体。艾滋病毒在受害者DNA中永久植入致命基因,迫使患者余生进行医学治疗。目前,美国费城研究人员首次发现一种方法,通过“削减”细胞,从人体细胞中完全删除艾滋病毒。  天普大
期刊
引领第三次工业革命最具标志性生产工具是什么?答案就是:3D打印技术。3D打印在中国经过20年的发展,从数据采集、原型制作、到产品制作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快速制造系統。相关技术应用及设备也日趋成熟,为新产品创新创意设计提供了必需的技术保证和设备支持。  7月12日至18日举办的中国科协夏季科学展,特设了一个3D打印技术展区,向大家展示这项新兴科技。几台3D打印机可以“打印”出真实的3D物体,机器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