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肝俞、肾俞对大鼠脑梗死灶周围皮层EphB2蛋白表达的影响

来源 :针灸推拿医学(英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cao_xkh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电针对大脑中动脉梗塞(MCAO)模型大鼠不同时间点梗死灶周围皮层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肝细胞受体B2(EphB2)表达的影响,以期揭示针刺治疗脑缺血病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180只雄性Sprague- Dawley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穴位组和非穴位组,每组45只;各组又分为术后3 d,14 d及21 d三个亚组,每组15只。采用改良线栓法复制MCAO大鼠模型,采用神经功能评分、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免疫组化法、免疫荧光双标法及Western blot法进行相应指标检测。结果:大鼠术后神经功能缺损在3 d时最明显,之后随着时间延长逐渐改善,其中以穴位组更显著(P<0.05);且梗死灶体积变化与神经功能缺损基本一致。术后3 d梗死灶周围EphB2阳性(EphB2+)细胞数明显减少,随着时间推移表达逐渐增加,至21 d恢复至假手术组水平,其中以穴位组增加最明显(P<0.05),且阳性细胞数高于假手术组(P<0.01)。Western blot与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基本一致.免疫荧光显示大鼠术后EphB2+与突触后致密物-95阳性(PSD-95+)在梗死灶周围皮层神经细胞上共表达,且随时间延长共表达细胞数逐渐增加,以穴位组增加最明显(P<0.05).结论:电针肝俞、肾俞能明显改善MCAO大鼠神经功能及脑梗死体积比,可能与激活梗死灶周围皮层EphB2表达,促进突触重塑有关.
其他文献
随着干针等新针灸疗法出现,传统针灸学面临重大的机遇和挑战.针灸学概念和治疗方式需要和现代医学结合,进一步夯实效应物质基础并积极将研究成果应用指导临床治疗.通过回顾针
目的:观察火针治疗卒中恢复期假性延髓麻痹吞咽困难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2例受试者按1:1比例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火针组和康复组.两组接受相同的基础治疗,火针组
目的:观察手捻针针刺改善慢性失眠患者记忆减退及睡眠质量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60例受试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手捻针针刺治疗,对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中药敷脐治疗膀胱逼尿肌活动低下的疗效.方法:将2017年1至12月我院门诊收治的46例男性膀胱逼尿肌活动低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3例.对照组行间
目的:观察推拿功法训练对大学生单纯性肥胖症的影响.方法:将57例大学生单纯性肥胖症患者按照分层随机法分成两组,推拿功法组28例进行推拿功法训练,耳穴贴压组29例接受耳穴贴
目的:观察推拿联合中药泡足治疗早期糖尿病足(DF)患者的疗效.方法:将70例早期DF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
目的:观察针刺臀中肌激痛点加整脊疗法对骶髂关节错缝症的疗效.方法:将124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骶髂关节错缝症患者按照错缝类型分为前错缝和后错缝两大类,每类分激痛点组和常规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现代针灸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经穴规律,挖掘治疗PCOS的潜力穴位,为针灸治疗PCOS提供选穴思路和参考.方法:收集截至2018年4月针灸治疗PCOS的
目的:探讨针刺干预视觉剥夺效应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8只2周龄的W 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6个针刺组[早期针刺患侧组(C1)、早期针刺健侧组(C
目的:通过观察CHOP和Caspase-12基因表达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体内的变化探讨电针内关、百会的效应以及电针保护性机制是否与内质网应激介导的凋亡通路有关。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