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缺血中12/15-脂氧合酶对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调节作用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gsb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12/15-脂氧合酶表达及活性的改变,并就12/15-脂氧合酶对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s γ,PPARγ)的调节作用进行初步探讨。

方法

将健康雄性SD大鼠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2)、缺血再灌注组(n=18)、干预组(n=12),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60 min再灌注24 h模型(MCAO/R),干预组于MCAO/R前30 min给予12/15-脂氧合酶的产物15-羟基二十碳四烯酸(15-hydroxyeicosatetraenoic acid,15-HETE)。缺血60 min、再灌注24 h后,分别采用蛋白质印迹法和免疫荧光法检测缺血皮质中12/15-脂氧合酶、PPARγ的表达,通过ELISA法测定12/15-脂氧合酶产物15-HETE的表达水平。

结果

(1)与假手术组相比,蛋白质印迹检测显示,缺血再灌注组12/15-脂氧合酶蛋白表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假手术组:0.458±0.026,缺血再灌注组:0.688±0.063,t=-8.195,P<0.05);免疫荧光检测显示12/15-脂氧合酶与PPARγ在缺血脑组织中具有定位一致性,即共表达性;酶联免疫检测显示,缺血再灌注组12/15-脂氧合酶产物15-HETE的含量(ng/mg)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假手术组:31.202±2.188,缺血再灌注组:59.402±4.579,t=-12.787,P<0.05);(2)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蛋白质印迹检测显示12/15-脂氧合酶产物15-HETE干预组PPARγ总蛋白(缺血再灌注组:1.584±0.116,15-HETE干预组:3.826±0.198,t=-23.884)表达增加,核蛋白(缺血再灌注组:12.167±1.131,15-HETE干预组:25.726±1.843,t=-15.360)表达增加、浆蛋白(缺血再灌注组:2.394±0.373,15-HETE干预组: 1.184±0.342,t=5.860)表达降低(即PPARγ活性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时12/15-脂氧合酶表达和产物增加,12/15-脂氧合酶可能通过其产物对PPARγ表达和活性具有调节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共济失调伴选择性维生素E缺乏症(ataxia with isolated vitamin E deficiency,AVED)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致病基因TTPA的突变特点。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结合DNA直接测序法,对160例已排除Friedreich共济失调致病基因Frataxin内含子区(GAA)n三核苷酸纯合突变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家系先证者进行TTPA基因突变筛查;基于高效液
期刊
目的探讨神经损伤诱导蛋白2(NINJ2)基因多态性与大动脉粥样硬化(large artery atherosclerotic,LAA)型脑梗死的相关性,并初步探讨遗传因素对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床选择性损害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 选取286例LAA型脑梗死患者和298例同期非脑梗死人群,选取NINJ2基因4个代表性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rs11833579(G/A)、rs12425791(G
由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康复学组和中国康复医学会脑血管病康复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的第九届全国神经康复高级讲授班及学术研讨会暨第16次中国康复医学会脑血管病康复学术年会于2013年7月5—7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隆重召开。
期刊
夏科-马里-图斯病(CMT)又被称为遗传性运动感觉周围神经病(hereditary motor and sensory neuropathies)或腓骨肌萎缩症,是一组具有高度异质性的周围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在群体中的发病率约为1/2 500人[1-2]。CMT典型的临床特点为缓慢进展的双下肢远端为主的四肢远端肌无力和肌萎缩,可呈典型的“鹤腿”或“倒置的酒瓶”样畸形,可伴有肢体远端轻到中度的感觉障
期刊
不宁腿综合征(restless legs syndrome, RLS)是一种感觉运动障碍疾病,主要表现为夜间睡眠时双下肢出现极度不适感,迫使患者不停移动下肢或下地行走,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睡眠障碍[1]。该病患病率为2.5%~10.0%[2],可见于各年龄段,包括学龄前儿童,且随着年龄增长发病有上升趋势[3],女性多于男性[4]。在中国上海卢湾区五里桥街道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该区>50岁人群中RL
期刊
Hallervorden-Spatz综合征(HSS)由Hallervorden和Spatz(1922年)首先描述,又称苍白球黑质红核色素变性,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神经变性疾病,随着基因诊断技术的应用,目前该病已能够明确诊断。然而,在治疗方面仍没有确实可行的方法。我们发现一家系同父母共3个子女中有2例发病,并给予肉毒毒素局部靶肌肉注射治疗,可明显改善肌张力障碍,达到良好的效果。
期刊
脊髓前动脉综合征(anterior spinal antery syndrome, ASAS)是临床少见的急性脊髓缺血性疾病,病因较多[1-3],但椎动脉或锁骨下动脉起始段狭窄支架植入术后的ASAS罕见报道,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报道如下。
期刊
哭泣性癫痫发作是阵发性的、刻板的哭泣发作[1-2],是罕见的发作性现象,可以单独出现或与其他发作症状合并出现[1],国内鲜有报道。我院癫痫中心收治了2 例伴有哭泣发作的癫痫患者,结合临床特征和视频脑电图表现作以下分析。
期刊
目的观察丁苯酞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物平行对照Ⅲ期临床研究。共入组552例起病48 h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为 6~25分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其中丁苯酞注射液组和奥扎格雷钠注射液组分别为370例和182例。结果丁苯酞组治疗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