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临床病例资料的分析,探讨瘢痕性气道狭窄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特征、预防和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气管瘢痕性狭窄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方式,结合文献进行分析。
结果例1为气管中段膜状狭窄,长度1.5 cm,最窄直径5.7 mm,在喉罩全身麻醉下高压球囊扩张治疗一次成功。例2为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气管下段马蹄形增生性狭窄伴气管软骨塌陷,病灶水肿明显,刷检、经支气管镜淋巴结活检术(TBNA)病理提示炎性肉芽水肿,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后水肿较前减轻,通气改善,半年后复查CT,狭窄及软骨塌陷较前明显好转。
结论提高气管瘢痕性狭窄的预防意识,选择治疗方式时应简单化、个体化,尽可能减少医源性损伤或激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