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鲎人工繁育及1龄稚鲎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

来源 :渔业科学进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wan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5~9月,在广东湛江对中国鲎(Tachypleus tridentatus)进行人工繁育技术初步研究。在水温为28℃~32℃、盐度为26~30、p H为7.4~7.8条件下,9对中国鲎共产卵8.713×10^4粒,受精率为56%~68%;受精卵历时约45 d后,胚胎发育孵化成1龄稚鲎,孵化率达92%,共获得1龄稚鲎4.827万尾。随机取样人工繁育1龄中国鲎500尾,测量头胸甲长(X1)、头胸甲宽(X2)、头胸甲高(X3)、腹部长(X4)和体质量(Y)5个形态性状,应用相关分析、多元回归
其他文献
本文对目前化学双语教学的师资、教材、教学形式、教学效果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并指出了开展分析化学双语教学应注意的问题和提高双语教学效果的几种途径。
本研究采用MISA软件分析泥东风螺(Babylonia lutosa)转录组中微卫星信息。结果显示,从转录组中共获得16324个SSR,共有181种重复基元;泥东风螺转录组中不同类型微卫星的重复基
围绕宁波钢铁有限公司ERP系统质量设计管理模块,介绍了产品规范管理系统、冶金制造标准管理系统和合同处理管理系统,详细说明了一贯制质量设计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管理思路和功能
规模化畜禽养殖业为社会带来巨大经济收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文章综述了我国畜禽粪便的资源化特征及其能源化利用方式,指出热化学转换技术是实现畜禽粪便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