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痛高人”李德字

来源 :大众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dncsd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德宇,河南省人民医院大外科教研室主任、外科住培基地主任、普外科主任、肝胆胰腺外科主任。从事临床工作三十年,在肝、胆、胰腺肿瘤的临床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在肝门部胆管癌和胰头癌的手术治疗上具有独到的心得和良好的效果。
  因为身心的病痛,患者往往心绪不宁甚至牢骚满腹。这时,医务人员贴心的话语,往往如春风化雨般,具有神奇的效果。
  有这样一位医生,他谦和的风度,让患者见到他,或是与他说上几句话,就如同得到了一剂“止痛药”。
  54岁的李德字,是河南省人民医院器官移植中心主任、肝胆胰腺外科副主任。近年来,他主攻腹腔镜下肝胆胰腺疾病的精准切除,得到了全国各地患者的认可。

加速康复,颠覆传统


  说起手术,一般人关注手术方式、手术效果。只有做过手术的病人才知道,这其中的体验是多么痛苦。术前长时间不能吃饭、喝水,术后伤口疼痛难忍,还需要长时间的卧床休养等……
  李德宇所在的肝胆胰腺外科三病区,于2016年正式挂牌成立河南省首个加速康复外科示范病房。加速康复,顾名思义,就是使病人康复的速度加快。具体来说,是指采用一系列有循证医学证据的围手术期优化处理措施,减少手术病人的生理及心理创伤应激,达到快速康复的目的。即通过术前优化病人脏器功能、缩短术前禁食禁饮时间、术中精准微创、合理管理疼痛、早期恢复饮食和早期活动等措施,减少手术应激反应、手术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等的临床实践过程。
  “加速康复外科是一个理念,不是一项技术。”李德字说,一提手术,很多病人认为术前禁食、禁水和术后疼痛都是无法避免的,术后长期卧床静养也是必不可少的。加速康复外科正是要“颠覆”这些令病人痛苦又不利于早期康复的传统围手术期措施。因为越是大的外科手术,病人能否尽早下床活动、恢复饮食,快速恢复肠道功能以及心情状况等,都直接影响到整体康复进程。
  “过去,手术头一天晚上病人要开始禁食(超过12个小时)、禁水(至少6小时),这无形中给病人增加了心理压力。而现在,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指导下,病人术前只需禁食4小时~6小时、禁水2小时。”李德宇说。
  另外,“插胃管”也是个不得不说的话题。术中留置胃管是腹部大手术围手术期的传统处理方法。但现代研究表明,留置胃管并不能缩短术后肠麻痹时间,却可能因限制病人呼吸而增加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还会影响病人术后早期下床活动。
  李德宇说,与传统观念不同,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不推荐术前常规使用胃管。“即使需要,通常手术结束后就拔除,这样让病人主观感受更舒适,不耽误病人术后尽快下床活动。”
  
  再拿疼痛管理来说,可能病人及家属都认为,术后疼痛是“正常”的,忍忍就过去了。但其实,疼痛不仅使病人痛苦,还会影响病人的活动和康复进程。“我们有一套完整的疼痛管理体系,在围手术期给予病人多模式的预防性镇痛,有计划地‘管理’病人的疼痛,使病人在整个围手术期几乎不痛,心情放松,就能更早下床活动,进行康复锻炼。”李德宇说。
  “加速康复外科的实施离不开外科、麻醉、呼吸、营养、康复等多学科的有效协作。”李德宇说,这一理念强调术前、术中、术后的有效结合,环环相扣,相辅相成。当然,术前准备充分,术后管理紧跟,术中的技术要求也尤为关键。

小创伤,治大病


  目前,该院肝胆胰腺外科三病区75%以上手术病人可进行微创治疗。该病区可独立完成腹腔镜解剖型肝切除、巨脾切除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胰腺各部位的部分切除术以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和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胆囊癌根治术等多种腔镜复杂手术。
  前段时间,刚做完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段先生就是加速康复理念的受益者。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普通外科或肝胆外科最复杂的手术。传统手术方法要在病人腹部开个30厘米左右的“大口子”。手术后,病人还要插胃管、空肠营养管、尿管等至少一周,且这一周不能吃饭、不能喝水,刀口一般要10天~15天才能拆线,这期间病人有多痛苦可想而知。
  
  “我们通过在腹腔镜下为病人进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再结合加速康复理念,术中放置胃管,术后拔掉,第二天病人就能少量进水,下床活动,且伤口只有几个‘小眼’,自然疼痛少些,恢复快些。”李德宇说,腹腔镜微创技术与开腹手术比较,可减少约一半的切口相关并发症。
  “小创伤,治大病”更体现在精准治疗。例如肝切除术,已从传统模式逐渐步入发展中的精准阶段。
  在肝切除手术中,李德宇所在的肝膽胰腺外科三病区率先使用肝段荧光造影技术指导解剖性肝切除,不仅可根据肝脏解剖性肝段划分及血管分布,对单个或多个肝段进行荧光造影,在术中实时定位肝切除线,做到精准肝切除,还可以显示出影像学及肉眼难以发现的微小肿瘤子灶,达到真正的“精准肝切除”。在彻底清除目标病灶的同时,确保剩余肝脏解剖结构的完整和功能性体积最大化,使病人最大限度获益,获得最佳康复效果。
  “术前打破常规,术中精准、微创,术后科学管理。这就是好的理念结合好的技术,实现真正的加速康复。”李德宇说,“当病人达到体温正常、没有感染迹象、器官功能良好、疼痛缓解或口服止痛药能良好控制、正常进食、通畅排气排便、切口愈合良好无感染(不必等待拆线)等标准时,就可以出院了。”

一进病房,满面春风

  躺在病床上的,有肝癌术后的领导干部,有在车祸中脾脏受损坏死的男青年,有因急性胰腺炎痛得睡不着觉的中年妇女,有刚刚切除胆囊的年轻飞行员……他们虚弱而迫切地向李德宇诉说他们的痛苦:“吃了化疗药呕吐,胆汁都吐出来了。”“肚子和后背痛得睡不着,又发烧又恶心。”“吃完饭肚子就撑,胸口老往外泛气……”
  李德宇耐心地听着,尽量不打断,不管那诉说是短是长,是清楚是含混。肚子痛的,他会俯下身去,双手轻柔地抚触患者腹部,细心叩诊。咳嗽的,他拿出听诊器听听背部。胸口不舒服的,他听听左胸。术后刚恢复排便的,他甚至会近距离地看看尿壶里面,看排便量是否正常。
  这是李德宇近日查房时的一个个场景。
  通常,早上7时多,他修长、挺拔的身影,会准时出现在肝胆胰腺外科三病区病房。十几个年轻大夫手拿笔记本,记录着他的医嘱。
  洁净合体的白大褂行走带风,浅色细条纹衬衫让他显得文质彬彬。他眼神明快、温和,跟患者说话时,他会把香槟色镜框眼镜取下装进镜盒,直视患者的双眼。
  “你可以回家了,可以凱旋了!”对即将出院的患者,他拍着肩膀祝贺。
  “你这恢复得多好,换上泳裤就可以游泳了,谁也看不出来你曾经是病人。”对肝癌术后复查良好的患者,他由衷地鼓励。
  “挺精神的啊!又吃胖点了,面色也好了。”对刚做完手术的患者,他能捕捉到细微的变化,并热情地告诉患者。
  从1床到60床,他走过的地方,患者都发自心底地笑了。欢快的表情,在他离开多时后依然停留在患者的脸上。他们暂时忘记了身上的伤口和腹内的肿瘤。
  有位陪着老母亲住院的女士说,李德宇是“止痛药”。每次李德宇一查完房,老母亲的心情都会好很多,疼痛也减轻了。
  患者和家属不知道的是,查房时满面春风的李德宇,昨晚可能10时多才做完手术,熬到夜里一点多才睡。这是他的常态。
  “病人把命交给你了,你要让他们信得过。因为患病,病人会变得敏感、脆弱,医生的每个小细节都会影响到他们。不管我多疲惫,只要走入病房,都会保持精神饱满,满面春风,给病人信心,也让他们心安。”李德宇说。

善待患者,有口皆碑


  诊室进来两位肤色黝黑的老夫妇,60岁左右的年纪。他们是豫东某县农民。两年前,老妇做过肝癌切除手术。现在,她的肚子又摸得到肿块,痛得厉害。
  李德宇对两年前做过的手术记得很清楚。他触诊患者肝区后,心里一紧——情况不太好,很有可能是肿瘤复发。
  “格列卫按时吃了没有?”他问患者的丈夫。
  “没有,回去就停了。”老汉沮丧地说。
  李德宇交代老夫妇,先回去办转诊,住院后再进一步检查治疗,这样能省点儿钱。其实,他们在当地医院已经大概知道了病情。他们希望在李德宇这儿听到一个更好的结果,不愿意接受病情复发、需要继续住院治疗的现实。
  出去转了一圈,他们又挪进李德字的诊室,神色张皇,手足无措。这时,李德宇正给一位中年女患者诊断。用余光看到老夫妇后,他给眼前的患者道了个歉,暂停问诊,转头柔声问:“怎么了?”
  老汉问:“住院是不是需要手术?能不能开些药先回去吃吃看?”李德宇耐心解释、细心分析,直至老夫妇打消心中的疑问,安心离去。他歉意地对眼前的患者笑笑,开始接着诊断。
  半天门诊,他接诊的既有戴着名贵手串的商人,也有大别山里生计艰难的农民。
  每个患者都有自己的煎熬和顾虑,反反复复问个没完是常有的事。而不管患者什么身份,李德宇总是和声细语。
  对心存侥幸的患者,李德宇很注意保护他们残存的那一点希望,但也委婉地提醒,应该正视病情,积极应对。
  有患者等得不耐烦低声发牢骚,李德宇一听到立即道歉:“真不好意思,让你久等了。我一进手术室,就是半天出不来。”发牢骚的患者不由得脸红了。的确,李德宇每年要完成上千例手术,只要不在门诊,就“泡”在手术室。但就算再忙,他也从不会怠慢任何患者。
  也正是因此,在患者的口碑里,李德宇不但“手术做得漂亮”,还是个大好人。
  “医生永远不要高高在上,时刻跟患者保持交流,了解其细微不适,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李德宇说。
  正如他在自己的临床笔记——《反思集》的扉页上写的那样:“医学的本质特征是人文关怀,是对生命尊严的尊重和对生命价值的维护。”
  
  李德宇,近年来致力于精准和微创理念在肝胆胰外科中应用和推广,能熟练行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腹腔镜下肝切除术、腹腔镜脾切断流术、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等,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编写医学专著6部,撰写学术论文50余篇,取得省级科研成果5项,承担省科技项目8项,省卫生厅科研项目2项。
其他文献
三十年来日本的失智护理经历了怎样的过程,从而一步一步形成了今天的护理模式。  アリスの杜是东京最大规模的失智老人护理中心,整个设施完全对社区开放,并且不设置门禁,也没按常规设计回游空间。它的运营单位是日本的社会福祉法人新生寿会,新生寿会所属的日本KINOKO集团公司,拥有全日本第一家失智老人专科医院ESPOIR,同时在冈山县内(日本的“县”相当于我国的“省”级行政单位)运营包括特别养护老年设施、老
已签稿(9期优品生活)我国的狂犬病主要由犬传播,家犬可以成为无症状携带者,所以表面健康的犬危害很大。目前,对于狂犬病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人患狂犬病后的病死率几近100%,患者一般于3日~6日死于呼吸或循环衰竭,故应加强预防措施。  有媒体曾报道,一位河北廊坊患者被自家藏獒咬伤,惨不忍睹,类似的被狗咬伤的新闻每年都会发生。被宠物咬伤的患者和家属最担心的就是在被咬的同时,是否会感染狂犬病?长期从事传
科学家用小鼠干细胞培育出了“人工胚胎”,他们认为这是世界首例。英国剑桥大学的研究小组用了两种干细胞和一个3D支架构建了一个酷似天然小鼠胚胎的结构。研究人员希望他们的研究成果能用于生育治疗。  研究人员用的是小鼠胚胎干细胞和另一种干细胞,即形成胎盘的胚胎外滋养层干细胞。現在他们正在研究使用同样的技术来培育人类人工胚胎。如果成功了,就可以打破目前的实验胚胎超过14天的限制。(《BBC》)
國内、国外的调查均显示,女性肛裂较男性更为高发,特别是20岁以下女性肛裂较男性肛裂多两倍以上。  肛裂是肛肠科三大疾病之一,在痔和肛瘘之后占第三位。肛裂的本质是缺血性溃疡,由于肛门括约肌痉挛导致的局部血供不良是慢性肛裂的病因。  那么,肛门括约肌为何会痉挛呢?  首先,人的高度紧张或焦虑可兴奋大脑的精神中枢,通过交感神经纤维释放的前列腺素E兴奋内括约肌,使内括约肌处于痉挛非放松状态。其次,长期的便
一项创新性的研究表明,在不久的将来,或许可以用一种隐形眼镜来监测全身的疾病情况。  来自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透明的生物传感器,将其嵌入隐形眼镜内就可监测机体出现健康问题时的症状。目前的原型传感器已经在实验室里通过了测试,确实可以追踪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科學家们希望这项技术能够监测更多的疾病,甚至癌症。(《自然界新闻》)
根据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和芬兰东部大学的最新研究结果,镁对预防中老年人骨折有一定作用。  骨折是造成残疾、影响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原因之一。钙和维生素D在骨骼健康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镁作为一种必需的营养成分,也是骨骼的重要成分。研究结果表明,避免血液中镁含量较低,可能是一种有希望的预防骨折的方法。增加血清镁浓度可以降低未来发生骨折的风险。(《今日醫学新闻》)
科学家开发出了一种传感器,可以通过分析出汗的皮肤来监测血糖水平,而且只需要0.01毫升的汗液就可以进行此项测试。  來自韩国的研究团队说,该传感器非常准确的,它可以对糖尿病患者有所帮助。该研究是由韩国首尔国立大学的研究小组进行的。该贴片有三个传感器用于追踪血糖水平,四个传感器用于检测汗液的酸度,还有一个湿度传感器用来分析汗液的量。(《BBC》)
腰酸背痛是上班族的通病,而靠背椅子就是背后的“黑手”。这个拱形椅子,可以纠正不正确的姿势。这款椅子由木板经过模具压制成凸座形状,上附软垫,可以保持脊柱的平衡结构,防止坐骨不均匀负载。坐在凸座且没有后背的椅子上,必须保持直立姿势才能坐稳,久而久之,便可以养成正确的姿势。此外,通过app可以看到你的坐姿、坐立时间等相关数据。
《美国医学会杂志》 2016.07.12  研究发现,如果正在接受抑制性的抗病毒疗法,无论是携带HIV的同性恋男性还是携带HIV的异性恋个体都不会将病毒传染给其伴侣;这项名为“PARTNER”的研究是世界上最大的一项对那些携带HIV病毒且同病毒阴性的伴侣不采取安全措施(避孕套)性行为的个体进行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所有新发病例中,患者机体的HIV并不是来自其正在接受治疗的伴侣身上。研究结果清晰地
主持人:你好!  中医处方中常见陈皮这味药。我爱人说陈皮就是新鲜橘皮晾干的,能理气。现在市场上橘子随处可见,她便常买,吃完橘子剩下的橘皮并不扔,而是洗洗泡水喝。不知鲜橘皮的功效与陈皮是不是一样?  读者:高涵    高读者:  陈皮是成熟的橘皮经晒干或晾干制成的。陈得越久越好,一般放至隔年后才可以使用。陈皮隔年后挥发油含量大为减少,而黄酮类化合物含量会相对增加,这时陈皮的药用价值才能体现出来。陈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