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量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评价白血病患儿化疗前后左心室功能的临床研究

来源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xj8u5yh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定量组织多普勒速度成像技术(QTVI)对白血病患儿化疗前后左心整体及局部功能变化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16例急性白血病患儿按照化疗剂量分为两组:Ⅰ组化疗药物累积剂量为120~180 mg/m2,Ⅱ组为240~360 mg/m2.另设22例正常儿为对照组.用常规检测超声心动图Simpson法测量左心整体收缩功能,用频谱多普勒检测左心整体舒张功能,用QTVI分别测量心脏瓣环及各室壁节段的局部收缩和舒张功能,对比研究QTVI技术和常规超声心功检测法对白血病化疗的心脏毒性的检测效果.结果 化疗前Ⅰ、Ⅱ组与正常儿比较各参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Simpson法未发现Ⅰ、Ⅱ组收缩功能异常;QTVI发现侧壁的Vs环较化疗前减低,且有6个节段的Vs段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在舒张功能的检测方面,频谱多普勒仅于Ⅱ组检出二尖瓣E峰较化疗前降低;而QTVI发现I组后间隔、下壁瓣环水平与Ⅱ组六个瓣环水平(包括VE环的均值)较对照组显著降低.结论 QTVI能定量评价左室收缩、舒张期的整体及局部心功能,优于常规超声检测法,并能动态观察急性白血病患儿化疗前后及不同累积剂量对左心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提供一种敏感、准确的心脏功能检测新方法。

其他文献
患儿,男,11岁,入院4周前双下肢出现出血性皮疹,右侧膝关节肿痛,2周后出现腹痛、黑便,入院当天出现头痛,一过性视野缺损,后出现抽搐,表现为全身强直,双目斜视,意识丧失.入院查体:血压110/70 mm Hg(1 mm Hg=0.133 kPa),体重30 kg,体温正常,神志清醒,双下肢散在新鲜及陈旧性紫癜,脐周轻压痛,Babinski征右侧阳性。
期刊
目的 研究小剂量氢化可的松(HC)对内毒素(LPS)诱导的脓毒症大鼠早、晚期炎症介质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7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A组)8只、模型组(B组)32只、小剂量HC干预组(C组)32只.B组和C组设立2、8、16、24 h四个时段点,每个时段点各8只(相应的8个亚组用B2、B8、B16、B24及C2、C18、C16、C24表示).腹腔注射LPS(1 mg/kg)建立
早产儿营养支持主要是针对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这一高危人群.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是一个极度未成熟的群体.人类和动物研究均表明,在妊娠晚期和生后早期敏感阶段的营养不良将会对远期的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表现为大脑重量降低、脑细胞数减少、运动协调能力降低.有足够证据证明,在关键时期的营养不良可造成大脑结构和功能的永久性损害。
期刊
患儿,女,4岁,曾在我院诊断为"喉乳头状瘤",直达喉镜下行喉乳头状瘤切除术,并行气管切开,戴5 mm气管套管.术后6月余,患儿出现气管外套管断裂,其母亲抱入医院时,原气管切开口呈闭合状,套管弧形管不见,患儿呼吸困难,喘憋明显,躁动不安。
期刊
1 定义  脓毒症(Sepsis)是指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1].脓毒症出现循环功能障碍称感染性休克或脓毒性休克(Septic shock),见表1、2。
期刊
目的 探讨川崎病(KD)患儿初期治疗中应用甲泼尼龙的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为2000年3月~2005年6月该院收治的74例KD患儿.根据甲泼尼龙的使用与否,分成两组,对照组(38例)单用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1 g/(kg·d),连用2 d];治疗组(36例)用甲泼尼龙[20~30 mg/(kg·d),连用3 d]+静脉丙种球蛋白[1 g/(kg·d),连用2 d].然后对两组急性炎症控制及冠状动脉病
期刊
期刊
第一次查房 主治医师查房,入院10 h.  住院医师 汇报病史.患儿,女,2 h,因全身苍白2 h入院.患儿系G2P1,胎龄39+6周,因孕母胎盘早剥、大出血行剖宫产,出生体重3 kg,Apgar评分1 min 3分,5 min 5分.患儿出生时给予吸出呼吸道分泌物、吸氧等复苏抢救治疗,全身苍白,不哭,反应差,即由产院转我院进一步诊治.病程中患儿无抽搐、尖叫、呕吐、腹泻、口吐白沫,伴气促,无呼吸暂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