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索家庭病床护理模式对脑卒中后抑郁症的改善作用。
方法将8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例数各40例,对照组在医院住院综合康复护理干预;观察组建医院-家庭病床在家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在干预前、干预后进行汉密尔顿(HAMD)抑郁量表评分评定抑郁情况,并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法分析患者HAMD评分的改善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干预前评分和家庭病床护理模式的相关性。
结果观察组和治疗组干预前、后HAMD评分分别为(28.60±4.12)分、(29.57±5.69)分和(12.02±5.81)分、(19.22±7.21)分,与干预前相比两组HAMD评分均显著下降(t=0.786,P=0.000和t=10.329,P=0.000)。观察组干预后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干预后评分(t=0.786,P=0.000)。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7.5%与70.0%,χ2=11.114,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干预前评分(95%CI:0.788~0.995,P=0.040)、家庭病床护理模式(95%CI:2.501~23.309,P=0.000)是脑卒中抑郁症HAMD评分减少的独立因素。
结论开展医院-家庭病床综合康复护理干预的模式对脑卒中抑郁症的改善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