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型号汽车波纹管液压胀形工艺参数优化研究

来源 :精密成形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xi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究波纹管液压胀形成形技术及液压成形过程,优化波纹管成形效果和减薄率.方法 基于正交试验方案,利用有限元技术对成形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成形内压、轴向进给路径以及保压力对成形效果和减薄率的影响.结果 综合考虑成形高度、减薄率2个指标,得到的较优工艺参数为成形内压为2 MPa,保压力为1.25 MPa,轴向进给路径为在前0.1 s进给5 mm、后0.9 s匀速进给至模具闭合,此时成形高度为12.01 mm,减薄率为9.9%.结论 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分析,轴向进给路径既是成形高度的显著性影响因素,又是减薄率的显著性影响因素;同时,单独优化一个指标(成形高度、减薄率)时,另一个指标性能会下降,根据正交试验优化结果选取最优参数组合进行模拟验证,得到的试验结果其综合成形质量较高.
其他文献
采用时间序列方法对吉林省地区生产总值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进行预测.通过对比预测值与真实值,分析新冠疫情对经济产生的影响,并提出可行的建议.
针对磁悬浮球系统存在的非线性、不确定性和外界干扰问题,为使系统输出在跟踪期望位置轨迹变化时具有良好的动态品质,设计了三步非线性控制器.该控制器由类稳态控制、可变参考前馈控制和误差反馈控制组成,按固定顺序分步骤推导完成.三步非线性控制器推导过程简单明确,所获得的控制律结构层次清晰,并且避免了高阶非线性带来的多次微分问题.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三步非线性控制器的跟踪速度快、超调量小、跟踪效果好,不存在抖振现象.
约束矩阵方程组在振动理论、结构设计、系统辨识、数学控制理论、振动理论、地质学等诸多领域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分析了矩阵方程组M1Y1N1+M2Y2N2=P1,M3Y1N3+M4Y2N4=P2对称解的迭代算法,使用该算法能够自动判断对称解的情况.当矩阵方程组相容时,能够得到矩阵方程组的对称解.
采用ABAQUS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径向膨胀驱动器径向膨胀量进行了结构优化,基于Yeoh本构方程建立驱动器本体硅胶材料模型进行静力学试验与仿真试验验证其材料模型的正确性,利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5个结构设计因素进行了仿真分析,分析各结构因素对其径向膨胀量的影响,确定其最佳设计方案.结果表明:限制层厚度c、形变层厚度b、气室高度h、圆角R是影响其膨胀量的关键因素,最佳设计参数为限制层厚度4 mm、形变层厚度2 mm、气腔数量4、气室高度12 mm、圆角8 mm.
为配制满足强度要求的玻化微珠再生混凝土,试验研究了多种不同玻化微珠掺量下,复掺煅烧硅藻土后的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并对结果进行了总结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对于再生粗骨料本身客观存在的宏观裂缝,煅烧硅藻土有填充的效果,且对于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随着玻化微珠掺量的增加,再生混凝土的表观密度、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与弹性模量均呈现明显的降低趋势,当煅烧硅藻土掺量为3%,玻化微珠颗粒掺加量为100%时,再生混凝土的表观密度仅为1943.6 kg·m-3,其立方体抗压强度仍能达到32.55 MPa.在
通过圆柱表面椭圆轮廓型腔进行数理分析,得出坐标参数间的关联,采用变量进行手工宏程序编程,并利用VERICUT软件模拟生产条件,对宏程序进行仿真加工验证,程序经仿真加工效果良好.故在类似曲线轮廓及其型腔加工时,可通过分析及构建加工曲线轮廓的相关参数联系,采用四轴宏程序编程的加工方式,有效发挥宏程序的编程优势完成数控加工,提高生产实效.
过渡金属硼化物一直被科研工作者们认为是潜在的超硬材料.然而,由于过渡金属硼化物的扩散系数低,很难合成纯相块体材料,以至于不能获得其硬度.利用高温高压法是合成高质量过渡金属硼化物的一种有效的方法,然而利用高温高压法,有时合成的样品容易碎裂,不能对其抛光并进行硬度的测量.以WB为研究对象,利用高温高压法合成了纯相WB.通过控制合成温度分析合成温度对其抛光质量的影响.
嵌入系统具有功耗低、成本低、体积小等特点,WI-FI技术具有传输速度快等优点,结合两者优点设计了一套以STM32F407为控制核心的WI-FI视频采集与传输系统.为了提高系统实时性和稳定性,还移植了UCOS-Ⅲ操作系统,另外还开发了上位机应用程序和基于Android操作系统的手机终端App.为了实现远程,系统将采集视频数据发送到阿里云,以实现远程访问.经过实测,系统稳定,视频传输流畅.
针对室外环境中卫生处理不便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在室外环境中独立工作,且能够实现移动的洗手台装置.简要介绍了卫生处理现状,对比分析了传统洗手台的优缺点,给出了装置的整体设计方案,并对供水部分进行了理论计算.装置能够实现卫生处理,对污水的回收利用以及行走过程中的自主定位导航功能.
目的 为研究带长法兰汽车多楔轮的结构稳定性,实现零件轻量化,对多楔轮结构进行仿真研究和优化设计.方法 通过建立有限元模型,使用ANSYS有限元软件进行不同齿数结构汽车多楔轮静动态分析,研究其变形量、应力分布规律及固有频率的变化情况.结果 仿真结果表明,一阶至六阶的固有频率为56.62~1691.90 Hz,三齿为多楔轮最优齿数结构,其结构稳定性好,传动效率高.结论 在实际工况中,激励源应避免出现在x轴和z轴方向.结构优化后的带长法兰汽车三齿多楔轮质量减少了3.2%,刚度基本不变,强度增加,为汽车多楔轮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