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话语、修辞:政治科学中建构制度主义的三重取向

来源 :湖北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yygydsk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近期的发展受到社会学、语言学较多影响,在处理结构和能动性关系问题与制度变迁的内生解释问题时更倾向以建构性而非结构性或因果性的动态视角思考相关理论命题和动力机制。建构制度主义以此为契机成为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新兴流派,但其内部包含各异的研究取向。通过借鉴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观念分析、话语分析、修辞分析的有益成果,汲取社会学、语言学特别是组织理论的洞见,建构制度主义能够将观念、话语、修辞进一步内化为其理论演进的关键取向。
其他文献
中美合作办学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存在一流名校参与度低、缺乏国外顶尖名校、学科专业设置重复、合作办学机构数量不足、合作办学层次较低等问题,限制了中美合作办学的进一步
为了加强本科学生对“中级仪器分析”(双语)课程中的原子和分子尺寸概念的理解,通过演示实验(DEMO)对作为可视化工具的扫描隧道显微镜(STM)的基本原理进行了简要介绍。该DEMO实验配
本文主要研究了北洋政府时期(1912—1928),榆林地区学校教育现代化早期演进的历史进程。主要从辛亥革命后"改学堂为学校"的现代化办学高潮入手,具体研究榆林地区新式学校演进
<正>从前都说做教师,要做学生的"灵魂工程师",指的是一种"我教你学"的关系,无形中教师放弃了再次成长的机会,只是固化并传递自己已有的认知。可自从我校开启"多元融合生态课
中国主流文化的形成与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演变是紧密相连的,五四精神的影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代中国主流文化是五四精神的继承与发展,可以从主旋律、精神依托、动力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