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的提升在于教学观念的转变

来源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astfoot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成人”教育;未来课程;协同教学;立体评价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09-0010-02
  2015年,教育部专门出台了《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对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做了总体部署。因此,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层次、规格、知识和能力的新要求,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核心任务,对于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重要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具有重要意义。笔者认为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首先在于教学观念的几个转变。
  一、育人观:从“成器”教育转向“成人”教育
  无论是何种教育,人都是其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因而教育总是担负着解放人、完善人、提升人、赋予人以人性素质的长远责任。但是,现今的职业教育实践大都发生了对“人”的忽视和“人”的失落的状况,把学生当成技术和分数的容器,试图使其将来成为应用实用技术的高级“机器人”。教育的本质是使人成为“人”,职业教育既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又具有教育本质的共性,应是“成人”教育,即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公民,促进人的生活、道德、情感、理智与技术的和谐发展。由此可见,职业教育不是单纯的知识与技术教育,而是一种全面培养人的教育。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人的全面发展,短期目标则是职业能力提升,是培养合格的职业者。所以,只有教育与职业和谐统一,才能使人趋于全面发展。职业教育应是现实生活中实现人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之一。
  二、课程观:从“传统课程”转向“未来课程”
  美国未来学会理事席科尼希在谈及学校课程时曾直言不讳地说道,“从有历史以来,大部分的学者都表现着一个特征:忽视了现实与未来”。当前这个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迫使教育直面这样一个事实:古往今来的一切文化知识,出口之间也许就已过时。职业教育最关键的特点就是不仅通过理论教学,而且通过以实践为导向的教育,通过受教育者对未来职业的亲身体验,来激发受教育者对本职工作的热情,进而树立起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并为实现理想而克服职业生涯中的艰难与挫折。为此,我们的课程必须关注学生的未来,旨在帮助学生面向和适应未来。它必须从注重学科内容转向注重学习者的体验,从注重教材唯一性转向注重师生、教材、环境等多元化整合,从注重“技术理性”转向注重“实践理性”,从本土文化视角转向全球化视角。
  三、教师观:从“传授者”转向“学习者”
  教师教育观念的创新是实施教学质量改革的前提。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的总量、更新的频率都在积极变化,过去那种以课堂教学为学生知识获取唯一途径的状况正发生着变化,各种知识信息正从学生的家庭教育、生活实践中席卷而来。对于学生来说,如何在海量信息中提取准确、有用的知识,成为必须要面对的现实问题。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必须首先成为新知识的“学习者”,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帮助者,教师正在从过去的知识传授者角色进行转变。此外,由于教师最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最了解课堂发生了什么,因此教师必须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去关注我们的课堂、我们的学生,从而成为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的研究者和实践者。
  四、教学观:从“灌输教学”转向“协同教学”
  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还要改变教师们每天都在使用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方式强调灌输教学,是从老师“讲”到学生“听”的单边活动,这与新环境对教育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新的学习理论要求教学应是一种多边活动,强调学校与社会、学校与学校、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网络之间相互协同学习,彼此成为对话者、协同学习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探究过程。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建立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学生观和质量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我意识与合作意识,鼓励学生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促进学生富有个性、生动活泼地学习。
  五、评价观:从“分数评价”转向“立体评价”
  传统的教育评价方式简言之就是“分数评价”,它扼杀了师生的创造性。在新形势下,职业教育的学生评价趋势应该是向“立体评价”发展,既注重对本专业基础知识与创新能力的考核,又要注重实际工作岗位职业技能、专业知识的考核,不能顾此失彼,造成学生的片面发展。“立体评价”一是指评价内容的多维化,除了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评定以外,还须兼顾对学生实训实习能力、社会服务能力、企业实践表现以及职业素养、创新能力的评价;二是评价方法多样化,由结果性评价转向过程性评价,注重学生平时技术技能的考核评价,增加能够体现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考核,将技术与职业综合能力作为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的主要指标;三是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增加社会、企业乃至第三方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建立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以考核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学业成就总评标准,增加学生职业资格证书、技能大赛、作品展示等优长技能的评价权重,这样才能有效地发挥评价在职业教育中的导向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社会培养出真正有用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
  (作者单位:浙江工业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
其他文献
战备坑道储水卫生质量,直接关系到战时入驻坑道官兵的身体健康,对保证部队作战和演练任务的完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1992年以来,我们从战备坑道水库储水的水质调查研究
南等教育不仅仅要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更应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廉洁文化素养是道德品质的重要内容。作为培养者的高校应该创新各种途径,在提高学生廉洁文
河南稠油资源品位低,开采难度大,效益差,近几年,通过实践,逐渐摸索出一套适应开发需要的科学生产管理方法,明显地改善了稠油开发效果,以提高热效率的为核心,形成了八大生产管理制度;深
近年来,空间数据挖掘系统的开发及应用已取得了极大的进展。文章在介绍已有空间数据挖掘系统的基础上,简述了空间数据挖掘与空间数据仓库、空间数据挖掘与地理信息系统的关系,阐述了空间数据挖掘的智能分析及其应用,探讨了目前空间数据挖掘系统开发及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
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 PSD)是以心境低落、兴趣下降等为特征的脑卒中后常见并发症.PSD对患者功能恢复有消极影响,降低康复治疗的效果,使生活质量显著下降,增
根据大量工程资料的分析,总结了一些常见因素对钻孔灌注桩的影响,提出了保证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提高钻孔灌注桩承载力的技术措施.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见于儿童,5~7岁发病率较高[1],但近年来9岁以上人群发病明显增多.
在全国房地产行业迅速发展的形势下,培育和开放住房二级市场,已成为摆在石油企业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论述了石油企业必须从自身发展的角度出发,改革创新,不断进行
上海滨江临海,位于我国沿海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交汇处,背靠内陆、面向世界,是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和航运中心,重要的工业基地,并将逐步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城市之一
阐述了现行科技管理体制的弊端及体制改革的必要性,提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科技管理体制模式,从精减管理层人员,解体企业办社会,改革“小而全”体制到建立科研项目长的运行机制等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