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保卢:首个打入奥运决赛的中国选手

来源 :文史春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jj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6年8月,德国柏林。第11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撑杆跳高比赛正在激烈进行,中国选手符保卢通过预赛,奋力打进决赛,成为中国第一位取得奥运会决赛权的运动员。虽然他在最后决赛时由于多种原因未能取得名次,但却在中国奥运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当日寇点燃全面侵华的战火,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他又义无反顾地走上抗日救亡的战场,在武汉保卫战中与日军飞机进行殊死搏杀,把一腔热血洒在祖国的碧空蓝天,用他24岁的生命演绎了中国奥运名人的传奇人生。
  
  (一)
  
  符保卢原名符保陆,字保卢,1913年3月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后随父母移居哈尔滨,母亲是移居中国的俄罗斯人。受父母的影响,符保卢自幼对体育运动十分喜爱,进入小学后,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更加浓厚。父亲见儿子是当运动员的料,便在家里安装了简易单杠和双杠,陪同儿子一同锻炼。
  在父亲的鼓励下,符保卢简直成了体育迷。一到课间休息,他不是在操场上跑,就是在沙坑中跳,篮球、足球、排球场上都能见到他的身影。1927年在哈尔滨举行的首届联合运动会上,符保卢一举夺得了童子组50米、100米和200米赛跑的3个单项亚军,获得个人总分第二名。
  上中学期间,符保卢对各类运动到了无所不爱的地步,尤其擅长单杠、双杠、跳马、滑冰、体操、球类等运动。在母亲的帮助下,他常到原沙俄修建的体育场馆观看各种比赛,由此认识了一位撑杆跳高能手、俄国侨民戈伏特。此后,符保卢把主要精力投入到这项运动之中。经过戈伏特的精心指导和正规训练,他的撑杆跳高成绩节节攀升。
  1928年10月,符保卢首次参加东北三省运动会,便取得了撑杆跳高比赛少年组第一名,成为当时哈尔滨的明星人物。1929年5月,在沈阳举办的第14届华北运动会上,符保卢经过顽强努力,获得了中级组撑杆跳高冠军。1930年4月,中华民国第4届全运会在杭州举行,时年17岁的符保卢力克群雄,以3.28米的成绩摘取了撑杆跳高的桂冠,被选为出席第9届远东运动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成员。
  张学良将军闻讯后立即致电祝贺,在沈阳接见东北运动员时,特地让符保卢坐在前排合影留念。
  1931年5月,第15届华北运动会在济南举行,符保卢又以3.54米的成绩再创全国记录。
  1931年9月18日,正当符保卢积极备战第10届远东运动会时,日军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符保卢亲眼目睹了日本侵略军屠杀中国军民的暴行,眼睁睁地看着东北大好河山落入敌手。义愤填膺的他决定离开哈尔滨,投奔马占山将军参加著名的江桥抗战,但因种种原因未能如愿。
  “九·一八”事变后不久,日本为使其傀儡伪满洲国摆脱国际困境,在关东军特务头子土肥原贤二的密谋策划下,决定利用即将在美国洛杉矶举办的第10届奥运会为“满洲国”“正名”,企图胁迫东北运动员刘长春、于希渭、符保卢等人充当所谓的“光荣赛手”。为了抵制日寇的阴谋,不给敌伪当“顺民”,符保卢得知风声后毅然离开哈尔滨,在摆脱了特务监视后去了上海。
  
  (二)
  
  1933年2月,符保卢在上海就职于勤奋书局。同年10月,他在南京参加了中华民国第5届全运会,以3.75米的成绩轻松夺冠,刷新他本人保持的全国记录。
  1934年5月,第10届远东运动会在菲律宾马尼拉举行。符保卢代表中国参赛,以3.87米的好成绩获得亚军,在首次国际赛事中为中国夺得了重要奖牌。
  在这一年前后,英俊潇洒、多才多艺的符保卢还在由上海天一公司拍摄的反映渔民苦难生活的左翼进步电影《海葬》中扮演重要人物虎子,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好评。
  1935年10月。中华民国第6届全运会在南京举行,符保卢以3.90米的好成绩再次打破由他保持的全国最高记录。
  1936年初,符保卢辞去勤奋书局的工作,考入中国航空公司学习飞机驾驶。不久,中国为参加第11届奥运会,在清华大学举办参奥选手训练营,符保卢在人选测验时跳出了4.15米的高度,创造了新的全国记录,这一记录直到1954年后才被打破。
  1936年8月1日,第11届奥运会在德国柏林举行。尽管贫弱的中国正处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前夜,但还是派出69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符保卢凭借自己出色的跳高成绩,参加了跳高项目代表队。虽然国民党政府在这次参赛中组织派遣了大型代表团,但对运动员生活条件却缺乏应有的关心。代表团于6月26日乘坐“康德浮台”号客轮从上海出发,经过近一个月的远程航行,抵达意大利的威尼斯,尔后又马不停蹄地转坐火车赶赴德国柏林。
  由于长途远航跋涉,不少运动员晕船晕车,有的运动员甚至一连吐了20多天。当这些运动员来到奥运赛场时,个个就像大病初愈,比赛成绩可想而知。虽然符保卢是中国队最有希望夺得奖牌的种子选手,但中国队准备工作很不充分,代表团竟然连一根撑杆跳所用的竹杆都没带。每次比赛前,符保卢都要点头鞠躬向一位日本运动员借其训练用的旧竹杆参加比赛,成绩当然无法正常发挥。
  撑杆跳高的预赛是在漾潆细雨中进行,符保卢在预赛开始后不久就顺利取得3.8米的好成绩,由此获得了决赛权。决赛开始后,符保卢跃过了3.84米,但当横杆升到4米时,由于借用日本运动员的旧竹杆长度和弹力都不足,使用时很不顺手,加之他接连两天患腹泻,抱病出场,严重影响了技能发挥,结果3次试跳都没成功,未能取得名次。
  尽管成绩不尽如人意,但作为第一个打入奥运决赛的中国选手,符保卢回国后仍然受到社会各界的热烈欢迎,成为了国内炙手可热的体育明星。1936年上海勤奋书局出版的《全国男子田径名将录》,将符保卢叱咤体坛的事迹记载其中。
  
  (三)
  
  日本军国主义继“九·一八”事变鲸吞东北后,又于1932年挑起了上海“一·二八”事变,接着在1933年初调集兵力进攻山海关,侵占热河、占领冀东、进逼平津,侵略气焰甚嚣尘上。侵略者的“隆隆”炮声惊醒了亿万中国民众,全国性的抗日救亡浪潮迅速在中华大地汹涌澎湃。从东北的江桥抗战到风起云涌的义勇军,从“一·二八”上海抗战到长城抗战、察哈尔抗战,不甘当亡国奴的中国人用鲜血写下了感天动地的英雄篇章,也强烈震撼了符保卢,使他心灵受到巨大洗礼。
  1937年初,为了实现自己抗敌报国的宿愿,时任中国航空公司驾驶员的符保卢毅然抛弃了万众瞩目的职业,进入空军军官学校学习战斗机驾驶和空中格斗技术。他向家 人表示,决不当亡国奴,愿把一腔热血洒在抗击日寇、保卫国家的蓝天。
  在空军军官学校学习的符保卢,很快就担任了空军第四大队少尉飞行员,投身到抗击日寇的战斗中。在国破河山碎的生死存亡关头,他和所有抗日空军英雄与日军在空中展开了一次次殊死的搏杀。
  1938年6月,日寇以武汉三镇为目标,集中12个精锐师团25万人,120多艘舰艇,500多架飞机,从两个方向全面进攻武汉。一路攻占马当要塞、彭泽和湖口各要点,沿长江向西进攻,直指武汉正面:另一路攻占合肥、安庆、潜山等地,经大别山麓直指信阳,切断平汉路,从北方迂回武汉。同时,调集空中优势对武汉三镇进行狂轰滥炸。
  面对日寇的疯狂进攻,宁死不屈的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与武装到牙齿的敌人进行了长达4个多月的武汉大会战。符保卢所在的空军第四大队与日军进行了多次空中会战,给日寇以沉重打击。
  抗战初期,中国空军装备十分落后,能作战的飞机仅305架,且购自多个国家,型号杂乱,战损补给困难。而日本的飞机多达2700架,且性能先进,战损补给力强。
  开战之初,日军对中国空军的战斗力极度蔑视,认为中国国力落后,空军“训练水平低下,远非帝国飞将之敌手”。在这种骄狂气焰下,日军在对南京、上海、南昌、杭州等要地进行空袭时,采用轰炸机单独行动的方式,连护航的战斗机都不派,根本不把中国空军放在眼里。
  尚在襁褓的中国“飞鹰”在民族存亡的危急时刻奋起展翅,在上海、武汉、南京、杭州的一次次空战中给日寇以沉重打击,先后取得“八·一四”空战、南京空战等胜利,击落敌机230架,击毙敌飞行员327人。接着,中国空军又在武汉空战中连续取得多次重大胜利,打破了日本空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四)
  
  驻防武汉地区的中国空军为第三、四、五航空大队和苏联志愿航空队。由于中国空军在抗战初期与敌人多次激烈较量,损失十分惨重,到南京陷落时,空中力量几乎损失殆尽,没有一架无损伤的战机可供使用。著名空战英雄、第四大队大队长高志航等骨干先后在战斗中壮烈殉国。为坚持抗战,中国政府于1937年8月与苏联签定条约,获得苏联援助性能较好的伊—15、伊—16等战斗机,并得到苏联志愿航空队的直接支援。
  1938年2月18日,日军出动12架重型轰炸机和26架战斗机直扑武汉,符保卢所在的第四大队在代理大队长李桂丹率领下迅速升空迎敌。他们由2个中队担任主攻,1个中队负责掩护,向敌发起进攻。经过12分钟的空中激战,符保卢和战友们一举击落敌10架战斗机、2架轰炸机,取得了中国空战史上辉煌的胜利。武汉三镇的市民像过节一样,完全忘记了身处在战火之下,兴奋地为我空军的胜利欢呼。在这次战斗中,李桂丹、吕基淳、巴清正、王怡、李鹏翔等5名飞行员为国壮烈牺牲。
  同年4月29日,侵华日军为庆贺日本天皇的生日,出动了36架轰炸机,在12架战斗机的掩护下企图偷袭武汉。中国空军和苏联志愿航空队得知情报后,立即制定了以伊—16对付敌轰炸机、以伊—15拦截引诱日机脱离机群分而歼之的战法。
  虽然第四大队只有9架战斗机,敌机在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但中国空中勇士以9架战机勇猛冲人敌机群编队,展开激战。在近30分钟的战斗中,中苏战机共击落敌机21架,让日军给天皇的“贺礼”变成了“丧礼”。
  激战中,空军英雄陈天民死死咬住一架敌机将其击落,敌带队机气急败坏地命令日机集中火力向陈天民射击,年轻的陈天民在飞机多处受伤无法再战时,没有选择跳伞,而是与一架敌机同归于尽,用一腔热血谱写了视死如归的英雄篇章。
  为报复“四·二九”的惨败,日军又于5月31日出动36架战斗机、18架轰炸机进袭武汉。中国空军掌握情报后,立即升空隐蔽,伺机击敌。当敌机进入武汉地区时,中国空军采用合围攻击战术对敌机展开猛烈进攻。双方战机上下翻腾,你冲我撞,战况异常激烈。敌机在我机的猛烈攻击下只得且战且退,落荒而逃。仅30分钟的战斗,日军就损失飞机14架。
  在这次空战中,符保卢驾驶的战机被多架敌机死死咬住,中弹受伤,但他毫无惧色地驾机猛冲向一架敌机。在眼看就要相撞时,惊恐的敌机飞行员急忙按下机头翻滚而逃。符保卢紧追不放,用一阵猛烈的火力将敌机打得黑烟滚滚,一头栽向山沟田野。接着,符保卢又拉起受伤的战机冲向另一架敌轰炸机。随着一阵惊天动地的爆炸声,符保卢年轻的生命在碧血长空中永生。
  从1928首次参加东北三省运动会,到1936年奋战奥运会,再到1938年在抗日战场上为国捐躯,在短短10年之间,符保卢从一个为国拼搏的体育健将到为抗击外虏壮烈牺牲的民族英雄,用他24岁的生命演绎了短暂而辉煌的人生。
  由于诸多原因,这位中国奥运英雄留给历史的资料十分少见,有关他的牺牲也有多种说法,有的史料记载他是在武汉空战中英勇牺牲,有的史料说他是在美国飞虎队接受P—40战机训练时失事殉职,还有的说符保卢是在1942年执行飞行任务时因飞机故障不幸殉职。不论何种说法,符保卢为抗战殉国是不争的事实。
  每年的9月18日,南京航空烈士公墓纪念碑前都会聚集很多前来悼念的人们,缅怀那些在抗战中为国捐躯的空中骄子,符保卢的名字就醒目地镌刻在大理石的纪念碑上。虽然他没有在赛场上拿到奖牌,但却在反侵略的卫国战场上用热血铸就了辉煌,他是中国奥运史上永载史册的民族英雄。
其他文献
肯尼迪虽已作古,但他为美国人创造的思想与物质财富却千古不朽,尤其是在1962年发表的《关于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总统特别咨文》,不仅让美国的消费者坐上了“上帝”的玉銮,也让全世界被上帝愚弄的黎民百姓当上了“消费帝”。  从1987年3月15日起,在匮乏的物质世界里踽踽经久的国人,终于回过神、缓过气来,开始尝试从资本强迫的生存方式中挣扎出来,去拷问制造的质量、品质的优劣,意图让假冒伪劣的消费秩序回归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