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月份在北京召开的两会,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就是个别利益集团的代表人物直接走上前台来“表达”利益——无论是前女首富张茵炮轰《劳动合同法》,要求为富人减税,还是身为北京某房地产公司老总的政协委员穆麒茹认为“钉子户”须为高房价负责;无论是全国人大代表、北京铁路局常务副局长罗金保的“票价过低致春运票难买论”,还是全国政协委员、国资委副主任王瑞祥的“电信无垄断论”等,都表现出了这一特征。
对这一现象,舆论的反应出现了两极化倾向。一极是持强烈批评的态度,这从报刊、网站的一些评论的标题就可以看得出来,如:“政协委员的经济人角色要不得”“新社会阶层的责任在哪里”“政协会议不是房地产作风的后花园”等;而另一极则是持充分肯定的态度,如:“每个利益集团都要有自己的张茵”“有利益的声场才有表达的真实”“张茵发声与赵本山落选一样让人高兴”等等。
笔者认为,这两种舆论,都有合理之处,但也都有片面性,原因就在于,这些人作为利益集团的代言人,在两会这样的场合,既有权为本集团的利益代言,但也不能只谈本集团的利益,而应该同时兼顾国家和社会的整体利益。
在一个利益博弈时代,利益集团的代言人应该为本集团的利益辩护,现在大家都视为天经地义,这无须多说。那么,他(她)在代言的时候为什么又要兼顾国家和社会的整体利益呢?这是因为,两会这种组织形式,内在地规定了这是一个寻求整体利益的场合,最大限度地寻求整体利益,这是两会的天职所在,也是一切民主的真谛。
由于没有任何集团的利益可以凌驾于其他集团之上,所以任何利益集团在寻求自身利益的时候,都必须兼顾到其他利益集团的利益;与其他利益集团达成妥协,没有妥协就没有民主。不同利益集团妥协的基础,是它们的共同利益;所有的利益集团妥协的基础,就是国家利益、社会利益!没有整体利益、共同利益,只有本集团的利益,就是一种狭隘的、失去公众性的利益,是一种危险的倾向。
那么,利益集团的代言人在两会这样的场合,究竟应该如何“表达”利益呢?笔者认为,就是要出于公心,来说明本集团利益和国家利益、社会利益的一致之处。只有令人信服地说明了这一点,也才能够使其他利益集团心悦诚服地妥协。当然,这种“说明”并不仅仅是指巧舌如簧,天花乱坠,也包括自己在利益上的真实让步,用事实来证明自己是尊重他人的合理利益的,而并没有把本集团利益凌驾于共同利益之上。
以这个标准来衡量,则无论是张茵、穆麒茹,还是罗金保、王瑞祥,他们的表现都极为欠妥,因为从他们各自的一套说辞中,人们只看到了霸气和强词夺理,却没有看到寻求共同利益的诚意。显然,他们不明白,“表达”不是目的,唤起舆论和公众的认同,赢得其他集团的妥协才是目的。他们如此倾情表演的结果,究竟是有利于他们的利益,还是最后因为犯了众怒而最终损害了他们的利益,真还很难说。也许他们挣钱、做官是一把好手,但做一个民主气氛中的政治人物,他们都还很稚嫩。
民主的完善靠两条,一是制度的完善,一是政治人物的成熟。在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的民主之路,还要走很长的一段路程。
对这一现象,舆论的反应出现了两极化倾向。一极是持强烈批评的态度,这从报刊、网站的一些评论的标题就可以看得出来,如:“政协委员的经济人角色要不得”“新社会阶层的责任在哪里”“政协会议不是房地产作风的后花园”等;而另一极则是持充分肯定的态度,如:“每个利益集团都要有自己的张茵”“有利益的声场才有表达的真实”“张茵发声与赵本山落选一样让人高兴”等等。
笔者认为,这两种舆论,都有合理之处,但也都有片面性,原因就在于,这些人作为利益集团的代言人,在两会这样的场合,既有权为本集团的利益代言,但也不能只谈本集团的利益,而应该同时兼顾国家和社会的整体利益。
在一个利益博弈时代,利益集团的代言人应该为本集团的利益辩护,现在大家都视为天经地义,这无须多说。那么,他(她)在代言的时候为什么又要兼顾国家和社会的整体利益呢?这是因为,两会这种组织形式,内在地规定了这是一个寻求整体利益的场合,最大限度地寻求整体利益,这是两会的天职所在,也是一切民主的真谛。
由于没有任何集团的利益可以凌驾于其他集团之上,所以任何利益集团在寻求自身利益的时候,都必须兼顾到其他利益集团的利益;与其他利益集团达成妥协,没有妥协就没有民主。不同利益集团妥协的基础,是它们的共同利益;所有的利益集团妥协的基础,就是国家利益、社会利益!没有整体利益、共同利益,只有本集团的利益,就是一种狭隘的、失去公众性的利益,是一种危险的倾向。
那么,利益集团的代言人在两会这样的场合,究竟应该如何“表达”利益呢?笔者认为,就是要出于公心,来说明本集团利益和国家利益、社会利益的一致之处。只有令人信服地说明了这一点,也才能够使其他利益集团心悦诚服地妥协。当然,这种“说明”并不仅仅是指巧舌如簧,天花乱坠,也包括自己在利益上的真实让步,用事实来证明自己是尊重他人的合理利益的,而并没有把本集团利益凌驾于共同利益之上。
以这个标准来衡量,则无论是张茵、穆麒茹,还是罗金保、王瑞祥,他们的表现都极为欠妥,因为从他们各自的一套说辞中,人们只看到了霸气和强词夺理,却没有看到寻求共同利益的诚意。显然,他们不明白,“表达”不是目的,唤起舆论和公众的认同,赢得其他集团的妥协才是目的。他们如此倾情表演的结果,究竟是有利于他们的利益,还是最后因为犯了众怒而最终损害了他们的利益,真还很难说。也许他们挣钱、做官是一把好手,但做一个民主气氛中的政治人物,他们都还很稚嫩。
民主的完善靠两条,一是制度的完善,一是政治人物的成熟。在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的民主之路,还要走很长的一段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