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夏之防”的偏执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son319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偏执是一种因为某种语言不断重复、反复加深印象,而形成条件反射的固执想法。一些给人强烈印象的情绪性语言词汇,如果被越来越多的人重复,谁跟着重复,就可能在头脑里形成“自动想法”,变成僵化、刻板、偏执的教条。偏执的想法往往带有歧视、排斥、恐惧等情绪。偏执一般不会因别人的劝说或说理有所改变,恰恰相反,越是劝说和说理,可能越加偏执。美国著名作家,被誉为美国19世纪最佳诗人之一的老奥利弗·温德尔·霍姆斯说,“偏执的头脑就像是人眼睛的瞳孔,你越是用光去照它,它就收缩得越小。”
  偏执是一种极端的教条思维,教条后面一定有某种教义,教条是教义的具体表述。说起“教义”,人们也许首先会想到宗教。宗教里的教义(Dogma)由宗教概念及宗教经验两部分组成,教义作为宗教三元素中的最基本因素,是宗教行为(教仪)的内在根据,也是宗教组织(教团)的骨架,没有教义就无法产生教仪及教团。其实,世俗生活中也有教义,世俗意义上的“教义”指的是某种意识形态的“原则”,《简明牛津宗教词典》对此的解释是,这种原则可以是由某个权威设定的,也可以是人们普遍认为“就该如此”的一些观念。
  中国由来已久的“夷夏之防”便是这样一种教义,它的教条可以不断变化、翻陈出新,但万变不离其宗,所谓的“宗”,就是教义。夷夏之防是一种“敌情观念”的教义:我是中心,但却是一个四面环敌的中心。如果一个人头脑里只有“敌情观念”,那么他满眼看见的便都是敌人。这也就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关于人类的心理学》中所说的,“如果你有的只是一个锤子,那么所有的东西看起来都像一个钉子。”
  在世界已经走入全球化的时代的今天,再提“夷夏之防”“华夷之辨”未免透出一股腐朽、没落的气息,但是,“夷夏之防”的教义还在,因此还会不断出现种种翻新的教条表述,从“后殖民主义”的西方文化渗透和侵略论,到“中国可以说不”“中国不高兴”,再到“境内外敌对势力”。这些新说法很多都是道听途说,正如法国作家拉布吕耶尔 所说,“根深蒂固的愚昧使人偏执。无知的人把刚刚学到的东西就教给了别人。”然而,这些新说法确实能给不习惯思考的人们带来“夷夏之防”所没有的新奇感。像“文化侵略”就是这一类的语言。由于一般人无法确切明白它们到底是指什么,在说什么或是说谁,所以无法怀疑,也不会怀疑。人们不习惯于思考,平时不思考,结果不是没有想法,而是迷信别人替他准备好的如何想法。这就像一个人没有信仰,他不是什么都不相信,而是变得随便什么都可以相信,而且相信了就是迷信。
  一百多年前,梁启超对“夷夏之防”提出了一种破除其“自动想法”的解读。他在《春秋中国夷狄辨序》中用今文經学派的观点阅读孔子,他认为,“孔子作《春秋》,治天下也,非治一国也;治万世也,非治一时也。”因此,儒学的要义不是遵循某种不变的传统,而是要不断变革。变革是他阅读、解释和运用孔子学术的指导性目的,要变革就不能固守所谓的华夷之辨、夷夏之辨或夷夏之防。夷狄是落后、野蛮、不开化、不文明的意思,什么群体或国家不变革,它就会成为落后、野蛮、不开化、不文明的夷狄。
  梁启超写道,“何谓夷狄之行?《春秋》之治天下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禁攻寝兵,勤政爱民,劝商惠工,土地辟,田野治,学校昌,人伦明,道路修,游民少,废 疾养,盗贼息。自乎此者,谓之中国;反乎此者,谓之夷狄。痛乎哉!《传》之言也,曰:‘然则曷为不使中国主之?中国亦新夷狄也。’”他主张,有夷狄之行者,虽为中国人,也仍以夷狄视之,而无夷狄之行者,虽为夷狄,也应号为君子。按这种文化标准的严格判断,许多中国人必须努力奋斗才能免除“夷狄”这一轻蔑称呼。既然如此,那么中国人怎么可以指责外国人是夷狄呢?他的“夷狄”放到今天的中西之辨、中西之防和中西对立中,仍然是一个具有现实公共一样的论证,那就是,不接受世界文明和普世价值的,不能在价值观上有所变革,不能与时俱进的“中国”其实是“夷狄”!
  偏执的思想不能变通,而梁启超在上个世纪初对国人所做的思想启蒙,正是为了促进他们的思想变通,由此变得思想开阔、心胸广大、不要对外部世界抱有敌意的成见,多多看到新的和好的事物,善加学习和利用。需要变通的不仅仅是那些过时的僵化观念,还包括我们认为是具有真理性的思想。正如泰戈尔所说,“偏执把真理抓在手里,将它活活掐死”。
  徐贲
  (作者系美国加州圣玛利学院教授)
其他文献
肥胖是人类的特有现象,不知这么说有几分道理。不过动物界确实很少见到胖子,大概它们弄到口吃的本身就不容易。家养的肥猫倒是有可能超过同种猫重,那也是人为因素造成的。有些肥胖很可能与心理有关。换句话说,单单人类有肥胖不仅因为人类的食物易得,还因为人类有心。从咨询实践可以发现,有心理问题的胖人足以粉碎世俗中关于胖人的一干流言。  流言一:胖人很快乐。胖人常被周围人看成是开心果,他们自己似乎也乐得扮演这样的
留学生刺母:谁举起了那把刀  只因学费问题起争执,24岁的旅日留学生汪某在上海浦东机场,众目睽睽下将刀刺向了52岁的母亲。这起“留学生刺母”案与前段时间“药家鑫杀人案”一起,再次掀起对中国式家庭教育的反思:究竟为什么会接连发生这样的悲剧?究竟是谁,让孩子们举起了那把锋利的刀?  不可否认,无论“刺母案”还是“药家鑫杀人案”,都是极端的个案。然而频发的个案背后,亦有使人担忧的中国青少年人格健康状况。
伴随着河南遂平小麦高产“卫星”的神话升天,大跃进中“放卫星”一词由此诞生,并引发了此后棉花“卫星”、钢铁“卫星”、煤炭“卫星”满天飞    “截至今天收到的消息,全国最高纪录出现在河南省遂平县卫星农业社。在那里,有二亩九分小麦每亩产量达到了三千五百三十斤七两半。这好像只是一个理想。但是不然,这是事实!这是已经拿到手的实物!”1958年6月12日,《人民日报》社论如是说。4天前,该报刊发了当地小麦亩
为期一年的中共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展开。这场以中共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主要任务是要对干部队伍中盛行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  正如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大会的讲话中所说,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是违背中共的性质和宗旨的,是当前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
每天长时间使用电脑的人,都或多或少有眼睛痒、颈背痛等亚健康症状,这就是电脑给人体健康带来的烦恼,其中有些可能与电脑工作时造成的电磁辐射有关。电磁辐射虽然难以避免,但可以减少。以下是预防电磁辐射的方法和技巧,整日与电脑为伍的朋友不妨一试。  桌上放仙人掌 在电脑旁放上一盆仙人掌或木炭,可以有效吸收辐射。  饮食防辐射 对于生活紧张而忙碌的人来说,抵御电脑辐射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在每天上午喝2至3杯绿茶,
12月10日,《人民日报》发布消息:北京市将于年底成立第四中级人民法院,“该院将跨行政区划审理重大刑事、民事、行政案件”。另外,“经中央批准,除北京外,上海也将组建跨行政区划的中级人民法院”。  这也是2014年12月2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设立跨行政区划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试点方案》后的第一个正式宣布成立的跨行政区划法院。  消息一出,引发各方关注。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
经过近一年的反复酝酿,备受各界关注的新土改试点方案,料将在本月下旬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后出炉。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新土改方案涉及宅基地制度、征地制度、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入市制度以及土地二级市场制度,被认为是自1978年实施家庭联产承包制以来,中国最大动作的一次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尝试。  不过,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原主任徐小青介绍,此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虽然会对农地确权和相
在美国人的心目中,波士顿既不大得过分,可是又拥有一切。  “波士顿倾茶事件点燃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导火线。这里也是美国的教育和医疗中心,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世界闻名。但如今波士顿居然和恐怖袭击联系在一起了。”美国《波士顿环球报》副总编拉莫斯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美国当地时间4月15日下午接近3点左右,世界最古老的马拉松比赛第117届波士顿国际马拉松赛即将结束之际,三起连环爆炸案发生,其中两起在比
洪洞大槐树已经成为一个文化符号,成为众多华人对家族绵延的共同记忆    火车哐当哐当地靠近洪洞车站时,车厢里一阵骚动,有人热心地指着窗外说:“看,那就是大槐树。”对于不远千里专门来看一棵树,年轻人往往觉得好笑,而年长者会语重心长地教导:“那可是祖先的故乡,是寻根祭祖的地儿。”  点点绿意妆缀的如伞树冠,兀自在寒风里摇曳,铅灰色的树干显得格外粗壮。在火车上就能看到的这棵树,其实是用水泥和树脂浇筑而成
上海  从华南至华东,从东北至西南,世代迁徙流转之后,樊阳不知道自己是多少代孙,但没有父母的地方,终不是他的家园    即将到来的兔年除夕,樊阳的小家还是没法团聚。他早早地告诉妻子,今年要回陕西过年,“其他都可以随便,但这个没得商量”。让他头疼的是火车票,哪怕只买得到一张,他也宁愿将妻子和10岁的儿子留在上海,孤身一人出发。  年过七旬的老母亲至今住在陕西咸阳。不久前,母亲还给他打来长途电话,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