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法在地热资源探测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i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热系统勘探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在几千米的深度范围内对地热储层进行地球物理探测.电磁法由于其测量参数电阻率直接与表征地热系统的因素相关,被证明是地热资源勘探的有力工具.分析了岩石的电阻率与孔隙度、盐度、温度以及水岩相互作用的关系,并研究了电磁法在高温地热系统、非火山系统中的应用.研究表明,电磁法可以有效勘查地热流体及其流动路径,在蚀变区,其测量参数可以作为温度的有用指标.然而,电性异常的错误解释也说明,利用电磁法描述地热系统不能简单地将低电阻率一对一地认为与地热流体或者由于水热蚀变产生的黏土矿物相关联.在未来的地热资源勘探开发应用中,电磁法应结合地热本身的各种物性差异以及相应的地质构造环境进行综合研究.
其他文献
近海低渗油藏开发生产后,产能指标预测是油藏开发方案制定及调整的重要参考依据.由于海上平台获取资料成本高、难度大,导致近海低渗油藏的产能及压力测试资料较少.在缺乏油藏资料条件下如何准确预测近海低渗油藏的产能指标成为一大难题.通过分析地层压力传播过程中低渗油藏产能的变化规律,认为该类型油藏开发过程中压力与时间的关系符合线性递减,产量与时间的关系可近似划分为稳产和指数递减两个阶段.参考流入流出动态曲线确定各节点压力、产量,代入压力-时间、产量-时间关系可预测低渗油藏开发指标.应用实例表明该预测方法较为合理,可供
综合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风廓线雷达、微雨雷达、二维视频雨滴谱仪、三维闪电监测网等多源探测资料对2020年2月14日发生在鄂西南一次伴有局地冰雹和雷雨大风的强对流过程进行了中小尺度特征分析,并探讨了分类强对流识别预警算法在强对流短临识别预警中的应用.结果表明:(1)由于鄂西南山地的阻挡作用,冷锋在宜昌北部南下缓慢,华北低槽、850 hPa低涡北部的暖式切变线和冷锋前侧不断渗入的冷空气在鄂西南交汇形成上干下湿的不稳定层结;中低层西南暖湿气流沿着低层锋区向鄂西南输送并发展,850 hPa切变线、地面冷锋和暖倒槽
为帮助气象科技工作者(以下统称作者)提高科技论文写作水平和投稿命中率,编者结合《暴雨灾害》来稿情况,参照国家有关标准,结合科技论文结构与构成要素,指出规范撰写科技论文的注意事项.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地面加密资料、卫星云图、微波辐射计及雷达探测资料等对2021年7月15日江苏省一次强冰雹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强冰雹发生前为副热带高压控制,上游中高空有短波槽和切变活动,地面辐合线触发生成的对流系统向有利于自由对流的南部暖区移动发展,导致了此次冰雹过程的发生.(2)盛夏强冰雹具有较强的LI值、较大的CAPE值、较低的CIN值和较高的0℃层高度等环境参数特征.(3)辐合线依次触发的对流云团向暖区移动发展,形成多个单体风暴.最早触发的对流云团到达的位置最靠南,在盛夏副高西侧西南暖湿不
首先,利用张家界2016—2020年降水资料和暴雨灾情资料,以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省分公司财货险(以下简称“财货险”)理赔案件为研究样本,运用优势分析法确定致灾因子的影响权重,构建暴雨综合致灾指数(I)模型.然后,采用指数函数拟合财货险出险乡镇(街道)数与I的关系,获得不同出险等级对应的I阈值.最后,选用2021年张家界汛期暴雨致灾理赔案例对I及其阈值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张家界市暴雨造成的财货险出险次数总体呈东西少、中间多的特点.暴雨致灾因子中96 h累积降雨量对出险范围影响权重最大,达28.
2021年1月中旬,三峡坝区出现了一次严重影响近坝区通航安全的持续性晴空大风过程(以下简称“21·1”坝区晴空大风).使用常规观测资料及中尺度观测资料等,应用天气学分析和诊断方法,分析了“21·1”坝区晴空大风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成因.结果表明:此次晴空大风发生在背风坡河谷地带,大风期间存在4次风速波动,夜间风速大于白天;地面大风由边界层动量下传导致,动量来源于低层急流,下沉运动与大振幅背风波有关.边界层垂直风切变和逆温层的稳定存在使背风波持续时间增长,逆温层下较大的温度垂直递减率进一步加强了下沉运动,是晴空
为了整体评价柴达木盆地西部英雄岭构造带中段和东段渐新世湖相碳酸盐岩的油气勘探前景以及预测有利勘探区带,以下干柴沟组上段(E32)为例,在岩芯观察、钻/测井资料和三维地震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岩石薄片、氯离子含量、全岩矿物分析、膏盐岩分布和地球化学敏感参数分析,对该地区E32湖水古盐度和碳酸盐岩沉积演化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英雄岭地区E32从早期到晚期水体从半咸水、咸水过渡到盐水,盐度不断增大.平面上,从英西到英东,膏盐岩发育程度变差,湖盆水体盐度降低.英雄岭地区E32碳酸盐岩矿物组分复杂、岩性多样
采用玉米芯制备的生物炭对磺胺甲恶唑(SMZ)的吸附能力进行了研究.玉米芯经过预处理、活化、裂解及功能化处理,成功制备了功能化生物炭材料.采用SEM、FTIR、XRD技术对生物炭的形貌和理化性质进行了表征.吸附实验表明,利用磷酸活化、硝酸功能化的生物炭(PNBC)吸附效果最佳,其最大吸附量达162.08 mg/g,动力学实验证实该吸附过程更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另外,讨论了溶液pH、离子强度对吸附过程及PNBC循环吸附性能的影响.最后,分析了 PNBC对SMZ吸附的可能机理.
针对ViBe算法对光照突变不敏感以及由于背景存在大量高频扰动对象而被误检为前景的问题,在经典ViBe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方法.采用分离视频帧HSV空间中V分量均值作为判断光照突变的方法,由实验得到判断光照突变的阈值Δω=0.1作为判别条件,若光照发生突变则采用突变平稳后的视频帧作为初始帧重新建模,以此解决光照突变问题,由于算法初始建模时存在运动目标会产生“鬼影”的情况,采用连续两帧差分背景模型的方法去除“鬼影”,并提出判断扰动强弱情况的扰动强度因子概念,根据扰动强度因子强弱程度,动态的改变背景建模时匹配
为研究柬埔寨中部地区地下水污染特征,对该区新建846 口水井进行了调查取样及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孔隙水多存在铁超标现象,基岩裂隙水水质良好;水质污染特征以砷和铁超标为主,均分布于湄公河沿岸或相近区域,同一井中砷铁同时超标,砷、铁具有伴生性且均匀分布于第四系孔隙水中;污染原因主要为含水层介质通常含有能较强吸附砷、铁的淤泥、有机质等,同时岩土层中含有较多的铁锰结核,并常伴生砷;另外平原地形坡度小,地下水径流条件差,地下水中的砷、铁易累积富集.本研究成果可以为柬埔寨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