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栖攻击舰是以搭载飞机和运输坦克、登陆部队为主的现代海军作战舰艇,能够执行立体登陆作战、海外维和撤侨、人道主义抢险救灾等多重任务。在现代海军装备体系里,两栖攻击舰是仅次于航母的大型水面舰艇,在两栖作战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两栖攻击舰以其优良的战术灵活性和强大的投送能力,备受各国海军青睐。当今世界上,美国、法国、英国、澳大利亚、韩国、日本等国家装备有20多艘两栖攻击舰,仅美国就有11艘。本文将回顾世界两栖攻击舰的发展历程,展望两栖攻击舰的未来发展前景。
美国两栖攻击舰发展历程
半个多世纪以来,从最早的直升机航母改装发展到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美国级两栖攻击舰,美国海军发展了数代两栖攻击舰,形成了完整的两栖作战舰艇编成模式和作战理论。美国海军两栖攻击舰发展大致可分为五代。
美国海军第一代两栖攻击舰根据“垂直包围”作战理论,将老式史蒂文森号航母改成两栖攻击舰,可利用直升机进行垂直登陆作战,实质为直升机航母。由于飞行甲板和机库面积的限制,无法配置运输直升机或常规登陆工具来运载大型作战装备,不具备立体登陆和对陆攻击的作战能力。
美国海军第二代两栖攻击舰硫磺岛级配备了较大的飞行甲板和坞舱,具备最多搭载20架直升机、2艘大型登陆艇和1500余名陆战队员的能力,同时配备了相对完备的自防御武器装备。该舰可分别由舰载直升机和登陆艇通过空中和海上将陆战队员、陆战装备输送上岸,实现了立体登陆作战,并具备一定的防御作战、直升机引导和指挥协同能力。但硫磺岛级两栖攻击舰仅能将作战人员和简单装备输送上岸,无法投送大型作战装备实施滩头强攻。
第三代塔拉瓦级两栖攻击舰具备了攻击舰、船坞运输舰和物资运输舰等功能,实现了“均衡装载、成建制输送”的作战理念。塔拉瓦级两栖攻击舰集两栖攻击舰、两栖物资运输舰、两栖船坞运输舰多种功能于一身,在硫磺岛级两栖攻击舰基础上提高了登陆输送能力,并可搭载AV-8B鹞式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气垫登陆艇、两栖登陆车辆。该舰配备了较完备的自防御武器装备,同时配备了两栖综合战术数据链系统、ACDS-0型海军先进作战指挥系统、海军陆战队两栖战术指挥控制系统,除用于本舰自防御、实施对空作战指挥引导外,还具备对两栖攻击群的作战指挥能力,可指挥两栖攻击群独立作战或协同航母战斗群、水面舰艇战斗群实施远征打击任务。
第四代两栖攻击舰黄蜂级实现了“超视距、立体登陆、舰到目标机动”的作战理念,首次搭载了新型气垫登陆艇和改进型鹞式垂直/短距起降飞机,同时具备搭载MV-22鱼鹰倾转旋翼机的能力,增强了两栖攻击舰空中作战力量,并通过多种舰载机装载方案使其具备了执行两栖突击、制海、反潜等多样化任务的能力。为适应超视距立体登陆作战模式,该舰首次装备了两栖突击引导系统,用于超视距条件下两栖突击作战指挥引导、数据处理,支援海军陆战队突击上陆。同时,该舰装备了舰艇自防御系统、ACDS-1型海军先进作战指挥系统、海上全球指挥控制系统、两栖作战综合战术数据系统,为本舰提供了反舰导弹自动拦截、舰载机指挥引导、两栖作战指挥协调等功能,同时具备两栖编队作战指挥能力。
根据美军提出的《21世纪海上力量》设想,要求美国海军具备“海上打击”和“海上基地”能力,实现其“海上控制”和“力量投射”,在此思想指导下美军开始研制新一代美国级两栖攻击舰。美国级排水量4.5万吨,作战能力与空战能力远超一般国家的航母,在设计上有许多独到之处。
首先是航空作战能力得到强化。美国级两栖攻击舰去除了井甲板和坞舱,将舷侧医疗区空间也缩减了2/3,完全放弃搭载气垫登陆艇和通用登陆艇等登陆装备。根据美军设想,美国级两栖攻击舰所搭载的MV-22B鱼鹰倾转旋翼机和STOVL版F-35B战斗机,是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关键航空战斗元素。MV-22B和F-35B所需空间要远大于普通舰载机,这两型机在维修时还必须展开机翼,需要两栖攻击舰拥有更大的停放、维护、训练、燃料和弹药存储空间。而塔拉瓦级两栖攻击舰由于甲板与机库空间的限制,无法提供这两款飞机所需的后勤能力。经过重新安排与设计,美国级两栖攻击舰的机库面积比黄蜂级扩大40%,油库、弹药库、航空维修区、零件与支援设备储存空间也进一步扩大,能够为MV-22B和F-35B提供所需的航空保障能力。经过全新设计的飞行甲板与舰体长度相当,设有6个起降点,可同时起降4架MV-22B倾转旋翼机。
首舰美国号典型装载的舰载机配置包括12架MV-22B倾转旋翼机、6架F-35B联合攻击战斗机、4架AH-1Z武装直升机、4架CH-53K重型运输直升机、3架UH-1Y通用直升机或2架MH-60S直升机。舰载机的具体配置可依不同任务而定,比如在执行制海任务时,该舰最多可搭载20架F-35B联合攻击战斗机和2架MH-60S直升机。美国级两栖攻击舰利用舰载机可快速实施对海、对陆打击和兵力投送等任务,在短时间内由海向陆投送更多的兵力,实现舰到目标的机动。其中,F-35B联合攻击战斗机可对敌海、岸1100千米以外的目标发动隐蔽攻击,并支持陆上作战;通过MV-22倾转旋翼机、CH-53K重型运输直升机等,可将陆战兵力及其装备快速投送到500千米外的必要地点。

其次是拥有强大的电子战能力和编队作战能力。美国级配备了完善的协同作战系统、数据链、作战指挥系统,并具备应用美国全球信息网络的能力。舰载雷达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