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实验基地建设为契机 以“科研兴校”为办学实践理念 促进学校全面发展——天津市教科院实验基地(小学)经验交流会综述

来源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105399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验基地是天津市教科院开展教育科研,推广科研成果,检验成果水平的重要基地,也是天津市教科院为基层学校服务,促进天津市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阵地.近十几年来,天津市教科院实验基地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基层学校从与教科院合作开展课题研究,到成为教科院的课题实验点,再发展成为教科院的实验基地;从最初的几个点,拓展为如今的60多个实验基地;从最初的普教,发展为遍及中小学,幼儿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级各类教育.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的城市化无论在规模还是质量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空间型规划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空间型规划所规制的是行政行为与土地使用,而法制的重点是规范政府的规划行为。规划法制的产生、演进与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国家治理方式密切相关。中国的空间型规划法制顺应了城市化进程中经济市场化、区域一体化、主体多元化的改革需求,形成了以《城乡规划法》为主体的空间型规划法规体系,但也留下了在计划经
城市智能规划是建立在城市是一个智能生命体的基本认知基础上的。文章在阐述城市智能规划的目的是维护城市生命与智力的健康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引入人工智能算法模拟城市生命行为的一套技术方法和体系,对城市智能规划的技术体系及内核进行了系统论述,并结合近年的研发实践介绍了三个关键的智能模型,而后提出了城市规划方法将出现的四个方向性转变,为城市智能规划的研究提出新的设想和可能性。
如何整合政府、社会和公众等资源,共同推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以及如何在保护中有效推进社区治理,是新时代规划面临的重要议题。文章以广州为研究对象,围绕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要求,制定以共同缔造推进社区改善的行动纲领,通过搭建共同缔造工作坊的形式,推动多方参与历史文化名城的微改造。同时,文章提出广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共同缔造需要以文化为核心,一方面应转变价值取向,探索更具包容性的共同缔造模式,另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