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合并急性红系造血功能停滞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机 构】
: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江苏省血液研究所,卫生部血栓与止血重点实验室,血液学协同创新中心 215006,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江苏省血液研究所,卫生部血栓与止血重点实验室,血液学协同创新中心 21500
【出 处】
:
中华血液学杂志
【发表日期】
:
2019年40期
其他文献
许多临床医师对胆囊癌的发病率及流行趋势存在以下4种误区:(1)胆囊及肝外胆管癌的发病率就是胆囊癌的发病率。(2)胆囊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3)胆囊癌是胆道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4)胆囊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以国家癌症中心(NCCR)最新发布的《2016中国肿瘤登记年报》为基础,结合历年的年报和相关文献中有关胆囊及肝外胆管癌发病率的数据,辅以临床数据,分析中国胆囊癌的发病率为(1.00~1.
目的探讨干扰素α-1b、白细胞介素2联合沙利度胺("干白沙"方案)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微小残留病(MRD)的影响。方法对2016年7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8例(17例来自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例来自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处于血液学完全缓解但MRD阳性的AML患者应用不同剂量的"干白沙"方案,监测其MRD水平变化。结果18例患者接受常规剂量"干白沙"方案1~2个月,7例患者MRD转阴
目的探讨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首疗程诱导治疗结束时微小残留病(MRD1)检测对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预后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2月1日至2017年4月30日行auto-HSCT的87例有流式细胞术MRD1检测结果的ALL患者临床资料,分析MRD1与ALL患者auto-HSCT后复发、生存的关系。结果26例(29.9%)ALL患者MRD1阳性。高危免疫表型比
目的比较诱导化疗联合或不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治疗初治年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年龄≤60岁、年龄调整的国际预后指数(aa-IPI)≥2分的初治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R-CHOP组(32例,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化疗)、增强免疫化疗组(25例,利妥昔单抗联合EPOCH、Hyper-CVAD/R-MA或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