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茶性寒,五类人不宜喝

来源 :现代养生·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fyuya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类人群不宜喝凉茶
  夏枯草,主要产自江浙及安徽,为清肝火、散郁结的中药,也是治疗瘰疬症属痰火者的一味常用药物。久服夏枯草确能导致一些不良反应,但是症状轻重因人而异。一般来说,脾胃虚弱者要慎服,气虚者要禁用。事实上,胃溃疡与经常喝这种凉茶有一定的关系。熬夜上火一般属“虚火”,而凉茶一般主要用来降肠胃实火。每种中草药均有其独特的性味与归经,而不同的人,体质也有阴阳、表里、虚实之分。如果食不对症,就容易产生副作用。那么究竟哪些人群不适合喝呢?主要集中在以下五类人群。
  体虚和患有慢性肠胃炎、关节炎者 凉茶中的主要成分大多属于寒性,体质虚弱的人平时就有怕冷、怕风、多汗等症状,饮用凉茶后不仅会加重,严重者还会伤及脾胃,甚至导致腹痛和腹泻。气虚体质者夏季应喝点由西洋参、太子参等制成的参茶来代替凉茶。
  风寒感冒者 夏季因空调温度过低或淋雨而引发感冒者,如表现为怕冷、流鼻涕,再喝凉茶极易加重症状,不利于感冒的治愈;但如果表现为发热、咽喉肿痛,则可适量饮用凉茶。
  月经期处于失血状态,抵抗力降低的妇女 此时若喝寒性的凉茶,极易导致气血受寒而凝滞、经血排出不畅,引发痛经。严重者可造成月经不调。
  孕妇和产妇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为了宝宝的健康,准妈妈最好不要喝凉茶。刚生完宝宝的新妈妈身体极为虚弱,喝凉茶不仅不利于产后脏腑功能恢复,还会伤及脾胃,引发日后的腹部冷痛。
  老年人和孩子 老年人的脾胃功能相对减弱,婴幼儿脾胃功能尚未健全,含黄柏、黄芩等成分的凉茶过于寒凉,会损伤脾胃,引起消化不良、厌食、腹泻等。
  凉茶热饮效果更好
  凉茶并不是茶,而是中草药熬出来的药汤。凉茶热着喝效果更好,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斑砂凉茶。因为凉茶并不是凉着喝的茶,而是具有清热解毒、祛湿生津作用的茶。最初凉茶多用茶叶,后来有人为了增强茶叶清热生津的作用,或增加一些其它功效,于是在凉茶中添加一些中草药,不少凉茶虽有茶之名称,实际上全是由一些中草药组成。
  凉茶有很多的种类和配方,分苦和甜两种。但是人们基本上都是热着喝的。夏季暑湿较重,人们习惯喝热的凉茶,一是热茶喝完之后浑身出汗、清凉爽快;二是清热解毒、健脾利湿。凉茶性味偏寒凉,易损害人体的阳气和津液,如果把凉茶放在冰箱里冰镇后饮用,不仅丧失了热饮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损伤脾胃,尤其是对体弱的老人、儿童和妇女。
  红茶对老人最解暑
  凉茶味苦性寒,饮后能起到刺激肠胃、去火降温的作用。但老年人体质及消化功能较弱,再加上一些常见的老年性疾病,喝凉茶时必须特别注意。如果凉茶浓度太高,或使用的材料不适合老年人身体,很可能会导致肠胃不适,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特别是对于黄连、黄芩等大寒大苦的药材,老年人千万要小心。
  夏天老年人最好喝一些温性的茶,如红茶。红茶性温,且具有暖胃作用,比较适合老年人。身体虚弱、体内无火的老人可以喝点参茶;如果上火则可适当喝点西洋参(花旗参)茶。
  自己动手做凉茶
  凉茶自己动手也能做。推荐四款制作简单而且具有不同疗效的凉茶。
  西瓜翠衣凉茶:把西瓜皮洗净后切碎去渣取汁,再加入少量白糖搅拌均匀,防暑利尿。
  薄荷甘草凉茶:取薄荷叶、甘草各6克,加水1000克左右,煮沸5分钟后去渣取汁,放入白糖搅匀。常饮此茶可提神醒脑。
  鲜藕凉茶:将鲜藕75克洗净,切成片,放入锅内,倒入750克水,用文火煮。待锅内水煮至水量的三分之二即可,放入适量的白糖,常饮能去火化淤。
  杏仁雪梨茶:将新鲜雪梨削皮、去心再切成均匀的1.8厘米的粒,将杏仁和蜜枣倒进小锅加水,以稍溢过雪梨粒为宣。中火煲20分钟后收火,浸10分钟再喝。雪梨润肺止燥、祛痰通便,杏仁养颜。常喝杏仁雪梨茶,皮肤润滑,肠润胃清。 【编辑:修远】
其他文献
啤酒是用大麦芽作原料发酵制成的,含有4%的酒精,在所有酒类饮料中酒精含量最少。啤酒营养丰富,它具有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的8种必需氨基酸,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较高的热能,因此,有“液体维生素”和“液体面包”之称。  啤酒之益 啤酒含有丰富的二氧化碳,可以刺激胃肠加强蠕动,帮助消化,促进食欲,增加尿量,滋补脾胃。啤酒花含有蛋白质、维生素、挥发油、苦味素、树脂等,具有强心、健胃、利尿、镇痛和防腐杀菌的医疗效能
“早餐吃得要像皇帝,午餐吃得要像平民,晚餐吃得要像乞丐”。老祖宗留下的这句话告诉我们,晚餐要吃得简单朴素。  但晚餐光是简单就够了吗?营养科专家说,晚餐除了控制总量,还要注意吃法。  晚上是人体休息的时间,人体活动减少,身体的各项激素分泌随之减少,新陈代谢放缓,如果这时候还吃下多的食物,人体便无法消耗,使其堆积在体内。晚餐贪吃易引发多种疾病,如肥胖、糖尿病、高血脂症、高血压、脂肪肝、急性胰腺炎、肠
夏天气候炎热,兼之湿度较大,是皮肤病多发季节。除了强烈的阳光照射,人体大量出汗、病原微生物侵扰,以及蚊虫叮咬等,均可造成不同程度的皮肤损害。如今,闷热潮湿的气息扑面而来,人体内的湿毒指数也极易迅速飙升。湿毒,中医中有“慓盛暴烈的湿气,郁积日久而成毒”之意。每年夏季,不少人因湿毒没有及时排出,而感到头昏乏力、厌食腹胀、失眠等,更有不少人遭到皮肤疾病的困扰。  湿疹病因,环境因素占主导  进入伏天,空
目前,我国每l0个成人中就有一人患慢性肾脏病,而其中1%可能会发展为尿毒症。一方面,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触目惊心;另一方面,忽视肾脏健康的人不在少数,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人甚至经常重复着损害肾脏的行为。  只重补肾,忽视肾脏健康。补肾是许多人崇尚的养生理念,不少人以为,补肾就是补肾脏,这是一个误区。中医学所指的“肾”,是一个功能学概念,包括了现代医学的生殖系统功能、内分泌功能和泌尿系统功能的综合功能。
《中庸》曰:“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人德矣。”这句话的理解是:君子为人之道,平淡而不令人厌恶,简略而有文采,温和而有条理,由近知远,由风知源,由微知显,这样,就可以进入道德的境界了。  在整部《论语》中,“君子”一词共出现了107次,分布在20个章节的80个条目中,几乎每一章都会出现这个词。梁启超曾评价道:“孔子的学说,也可以命名为‘君子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