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断层放疗系统升级动态钨门技术的验收测试

来源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sterday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对螺旋断层放疗系统的动态钨门技术进行验收测试,评估其射野半影及治疗实施的准确性。

方法

升级内容主要包括升级钨门的驱动系统和更新射野模型。升级钨门的驱动系统后行机械对准性测试。调试加速器输出,使其与新的射野模型吻合。分别用固定钨门和动态钨门技术设计螺旋断层调强计划,评估不同照射技术的射野半影。剂量验证分别用A1SL电离室和ArcCheck探测器矩阵测量点剂量和面剂量,并采用γ分析与计算结果进行比对。

结果

系统的机械对准符合验收标准。不同射野宽度的百分深度剂量和离轴比与新的射野模型基本一致。IEC y轴向对称野和非对称野的射野宽度与参考值的偏差均<0.3%。采用动态钨门技术后,射野宽度为2.5 cm和5.0 cm时半影宽度比固定钨门技术分别减小了10.41 mm和26.76 mm,接近1.0 cm射野宽度的结果。对于临床病例计划,点剂量平均偏差为0.33%±0.73%,剂量分布2%/2 mm、3%/3 mm和4%/4 mm的γ平均通过率分别为97.9%±1.1%、99.8%±0.3%和100.0%±0.06%。

结论

动态钨门技术可大幅改善射野半影。验收测试结果均符合质控标准,表明其治疗实施是准确可靠的。

其他文献
目的用胶片(film)测量调强放射治疗(IMRT)多叶光栅叶片到位精确度验证方法研究,为质量核查方法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选择物理师水平较高的6家医院,8台加速器(瓦里安、医科达、西门子)参与验证研究。25 cm×25 cm的放射性免冲洗胶片放在30 cm×30 cm厚的均质固体模体上,厚度2.0 cm的固体模体板覆盖在胶片上面,经CT扫描,影像传给放射治疗计划系统(TPS)制定治疗计划,多叶光栅形成
目的利用多叶准直器(MLC)遮挡技术减少左侧乳腺癌患者保乳术后混合调强放疗中心脏的受照剂量,降低放射性心脏损伤发生的风险。方法选取18例左乳癌保乳术后患者,在自由呼吸状态下获取3DCT和4DCT图像。利用4DCT在3DCT图像上确定出靶区并分别制定混合调强治疗计划(H_IMRT)和为降低心脏受量而引入MLC遮挡技术的治疗计划(HSH_IMRT),利用Compass系统对治疗计划进行剂量学验证。靶区
目的分析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1~2个阳性乳腺癌患者中非前哨淋巴结(NSLN)转移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回顾分析2008-2014年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未行新辅助化疗前哨淋巴结1~2个阳性并行腋窝淋巴结清扫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因素。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以AUC值和校正曲线对Nomogram预测模型进行评估。结果共270
目的回顾性分析GTV-T因素与肿瘤局部失败的关系。方法整理并计算133例行根治性调强放疗的食管癌患者GTV-T因素。包括:GTV-T体积,GTV-T最大管壁厚度(GTV-T区域中食管平面最大厚度),GTV-T体积/长度(GTV-T体积除以GTV-T层面数计算病变长度)。结果GTV-T区域治疗失败率与GTV-T体积呈正相关线性趋势关系。GTV-T肿瘤体积为36 cm3,最大管壁厚度为2.5 cm,以
目的分析乳腺导管内原位癌(DCIS)患者治疗模式变化、临床特征、治疗结果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13年收治的617例女性患者资料。用Kaplan-Meier法计算局部控制率(LC)、无瘤生存率(DFS)及总生存率(OS),并用Logrank检验分析影响生存的预后因素分析。结果随着DCIS收治病例数逐年增多,保乳手术比例逐渐增加,但全乳切除术仍然为主要手术方式。共374例患者接受全乳
接受盆腔同步放化疗的宫颈癌患者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复发率高约10%,严重影响宫颈癌患者的预后。有研究提出对局部晚期宫颈癌的高危患者在盆腔放化疗的基础上行腹主动脉旁淋巴引流区预防性放疗。本文分析了腹主动脉旁淋巴引流区预防性放疗的疗效、适用人群、靶区上界、预防剂量及不良反应。
目的通过对螺旋断层治疗设备二进制气动多叶准直器故障现象及处理方法的分析,总结相关维修经验,达到准确判断故障部件,缩短停机时间,提高开机率的目的。方法对螺旋断层治疗设备48个月的多叶准直器维修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总结出多叶准直器常见的故障部件、故障原因及处理方法。结果在48个月内,设备共出现多叶准直器故障20次,空气压缩机11次,位置验证板4次,叶片驱动器2次,叶片缓冲阀2次,叶片位置验证杆滑脱1次
目的评价ⅠE期原发眼附属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放疗剂量效应和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03-2015年单纯放疗93例(117只眼)ⅠE期原发眼附属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患者资料。通过眼球突出度的改变观察剂量效应。采用Kaplan 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Logrank法检验和单因素预后分析。结果照射剂量≥27 Gy者眼球突出度缓解率为69%(29/42),眼球突出度缓解中位剂量7.2(5.4~19
目的因治疗精度高、副作用小,质子调强放疗(IMPT)成为放疗领域的研究热点,但其精度对射程变化非常敏感。本研究提出一种针对射程不确定性的IMPT鲁棒优化方法用于减小射程偏差对放疗计划的影响。方法首先建立鲁棒优化模型,目标函数采用二次型函数表达式,其中包含3种射程:射程增加、射程正常、射程缩短;每种射程对应的器官剂量贡献矩阵采用质子笔形束算法计算得到。对射程偏差进行离散化,每个射程的发生概率基于高斯
目的探讨下调NEK-2表达对非小细胞型肺癌A549细胞放射敏感性影响。方法培养人非小细胞型肺癌A549细胞,通过siRNA技术沉默A549细胞中NEK-2的表达水平,通过蛋白印迹法实验进行验证。采用克隆形成实验检测放射增敏作用,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下调NEK-2表达对辐射诱导A549细胞凋亡和周期的影响,采用免疫荧光实验检测DNA双链断裂和修复情况。结果NEK-2 siRNA可明显下调A549细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