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心肌梗塞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与心肌梗塞范围及左心室功能的关系

来源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hou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41例老年和44例非老年首次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的临床表现、心电图、心脏肌酸激酶同功酶MB、左心室功能和冠状动脉造影研究发现,与非老年组比较,老年组的冠状动脉病变广泛而严重,且钙化、扭曲、延长现象较常见;虽侧支循环较优,但MI范围较大,左心室总体及局部功能损害较严重。

其他文献
期刊
分析133例老年人动态心电图检出的室性早搏(室早),发现在功能性室早组、老年前期及老年期心脏病三组中,Lown 1级室早发生率最高,分别为21例(72%)、25例(62%)及38例(59%);3级以上分别为5例(18%)、10例(25%)及18例(28%)。室早来源于左室者三组分别为14例(48%)、18例(45%)及36例(56%),各组差异无显著性。与以往认为室早级数高和(或)来源于左室为病理
通过测定老年人和青年人血浆胰多肽(PP)、生长抑素和神经降压素,探讨了老年人胰腺外分泌功能降低的机制。老年人基础血浆PP浓度为47.8±5.9pmol/L(±,下同),显著高于青年人(23.4±3.1,P<0.01)。静脉注射1.0cU/kg促胰液素在两组均可使血浆PP释放,但老年人的释放量明显多于青年人。生长抑素和神经降压素的空腹及试餐刺激时血浆浓度在老年人和青年人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提示老年人
采用倾斜试验观察体位改变对老年人收缩期高血压的血液动力学影响。结果表明:卧位时,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总周围血管阻力高于正常血压老年人;倾斜体位70度时,前者心输出量明显下降,心率和总周围血管阻力未出现相应幅度的增加,收缩压下降6%~8%,舒张压仅上升2%~3%,明显不同于正常血压老年人和青年高血压患者。老年人收缩期高血压中,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占36%,正常血压老年人仅5%,有体位性低血压者在倾斜体
对40例健康非老年人、46例健康老年人及21例老年肿瘤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IL-1)及白细胞介素2(IL-2)活性进行测定,观察手术前后IL-1的变化及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消炎痛对IL-1产生的影响。健康非老年人IL-1和IL-2水平明显高于健康老年人,而后者又明显高于老年肿瘤患者(P值均<0.01)。消炎痛能明显提高健康非老年人及健康老年人IL-1水平,但未能使老年肿瘤患者IL-1达正常水平
期刊
期刊
介绍用单光子吸收法(241镅)调查农村627名老年人桡骨远端骨密度和骨质疏松患病率。结果表明:以每5岁分组,骨密度均值,男性各年龄组为0.656~0.568g/cm2,女性为0.506~0.418g/cm2,男性大于女性(P<0.01);两性骨密度均与年龄呈负相关(P均<0.001);本组平均每10年骨密度下降率,男性为8.2%,女性为12.3%。两性骨密度与身高、体重呈正相关(P均<0.05)。
期刊
将60例老年人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服洛伐他丁组和吉非罗齐组,各30例,3个月后,两组分别降低血清总胆固醇32.9%和20.0%、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2.2%和21.1%、载脂蛋白B 30.8%和25.3%、总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38.9%和31.0%,二药作用均显著。吉非罗齐并降低血清甘油三酯52.0%,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6.7%,升高载脂蛋白AI10.1%,其作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