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派文学在中国

来源 :当代外国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ch0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1982年八月至次年三月,我作为英美文学客座教授执教于中国成都的四川大学,后又在北京、武汉、南京和上海等地的高校作过学术报告。在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我发觉他们最感到好奇的还是二十世纪的世界文学思潮和文学运动。西方有一种观点认为,世界上没有哪一国人能比中国人更好或更自然地理解现代派美学的某些方面。在许多西方人眼里,中国书法的复合表意文字、那经久不衰的源于最早封建王朝的玄思妙想以及富于象征和用笔
其他文献
《灭亡》是当代法国著名作家埃尔维·巴赞的名篇。小说以严峻的笔触,通过生动的情节,暴露了旧社会的令人震惊的罪恶和丑行。
《良好的愿望》是西班牙内战文学杰出的代表作家马克斯·奥夫的重要作品,小说叙述了青年奥古斯丁·阿尔法罗的一生经历和遭遇。他为免年迈母亲在精神上遭受刺激,而代父受过,忍侮负重,最后走向悲惨结局。
苏联作家代表团在1984年10月14至16日来南京访问。这是近二十五年来首次到我国进行友好访问的苏联作家代表团。团长为米哈依科夫,团员有叶甫图中科、谢苗诺夫、艾德林。这四位著名文学家受到中国作家的热情接待。南京大学副校长余绍裔、外国文学研究所副所长陈敬詠等参加了接待和座谈。苏联作家在10月16日参观了南京大学。在南京大学举行的座谈会上,著名诗人叶甫图申科诵读了他在这次访华期间所写的诗作片断“……地球上面的一切,包括每个国家里,所洒的每一滴血,都是属于全世界。我从宏大巍峨的诺夫哥罗德古堡,飞越万里来看望,伟
《残酷的金钱》是法国作家乔治·阿尔诺的一部现实主义作品。它描写了一批集中在危地马拉某港口的外籍失业工人求生的艰辛,他们为了活命,不得不冒险给美资石油公司运送炸药,最后全部惨死于途中。故事情节紧凑,笔力雄劲。
《索菲娅·列昂尼多夫娜》是苏联著名作家西蒙诺夫的力作,著名三部曲《生者与死者》的又一插曲。小说将艰辛危厄的地下工作者的斗争和人生哲理有机结合,使作品有着强劲的力度。
德国作家法拉达的佳作。作品写布鲁默妇女装饰品公司青年职员的爱情故事。他们犹如两只“小绵羊”,因而备受愚弄。最后,他们终于鼓起勇气,冲破阻力结成良缘。
在《流浪孩子》中,作者刻划了一位姑娘在不幸命运的挤压下扭曲的心灵。“流浪”一词(Stray)含义很多,还有“偏离”,“迷路”等意思。小说虽写的是一个姑娘的命运,但题目中的“孩子”一词,用的却是复数,其用意是不言而喻的。
<正> 克诺尔格博士,以前是中学教师,很早便退休,独自潜心研究语言学。如果不是他生性容易患呼吸局促和风湿病,因而被迫接受了一次素食治疗的话,他是肯定不会跟素食者和素食主义有什么瓜葛的。那一次治疗效果非常好,因此,这位民间学者从此以后每年都要在一家素食疗养院或素食旅馆住上几个月,地点大都在南方。所以,尽管他平生厌恶一切悖逆常理和乖戾不正的东西,却又不得不跟一些同
<正>在奥地利与南斯拉夫交界处的奥地利一边,并肩坐落着两家旅社,一家叫施特赫旅馆,另一家叫卢布隆尼茨客栈,中间仅有一条狭窄的公路相隔。沿公路上坡而行,跨过一座山,便进入南斯拉境内。或许。孩里从前曾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