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凌峰社 | 在风险中摸索前行

来源 :户外探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dsadads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航凌峰社始于攀岩,进而登山,兼以科考。海坨、雀儿、白河、五台乃至社团归属感、兴趣成长责任爱这些字眼相信高校登山社团都不会陌生。我们同在这样一个年纪,身处世间最宏大最绝美事物前,不少些许情话,更多些许挣扎。为什么去登山?对于我们所执着的雪山与其中的深思和纯粹,那么,登山不需要答案,登山需要思考。
  说起来有趣,我们一年称社团“二八姑娘”,又一年谓之“丰郎俊逸少年郎”,凌峰路上着实长大了不少人,18年的历史与2007年即登顶中央峰的成绩于北航、于高校攀登历史皆斐然。
  然而客观说起,社团自学校校区建新之后,传承也好老队员坚守也好都不可避免遭受了挑战且并未找到让各方面都满意的解决办法。社团自身的能力缺失,校方愈发强调责任且责任划分并不明确等因素都加剧了社团与校方的相互不信任。
  2016年阿尼玛卿一名队员高反强烈让校方意识到登山活动存在的不可控风险,自此责任划分列入了校方的计划,而后所有社团活动都需明确指导老师、指导单位的责任范围。进而导致体育部以没有专业指导老师为由,在新学期需进行社团注册时拒绝对原本划归体育部的凌峰社加以指导。而团委同时要求必须有相应的在校单位进行指导,由于社团的性质不能直接给予指导,社团一度陷入窘境。
  之后通过在校老社员的帮助,社团挂在某学院一段时间。年初,迫于学院压力,社团再次遭受类似情况。通过校团委和体育部的交涉,达成就登山以外活动进行指导的统一。在整个过程中很多凌峰人也思考了很多做了很多。北航之经验虽不能说明所有问题,但希望能给大家多一些借鉴、帮助与思考。
  某些时候会称我们所做之事为“逆水行舟”,毕竟在学校、社会对于大多数大学生登山活动没有充分了解、认同且失去了最初的新鲜感之后,我们没有办法把诗、远方和下山之后的酒给他们看,再告诉他们当代大学生缺的就是这个。但是登山太美、很多人的回忆太美,登协、兄弟社团还有诸多俱乐部和户外人士的帮助都让我们知道我们没有办法割舍。我们义不容辞要做好。
其他文献
绘图 田震琼  田震琼:网名花老道,定居大理的生态画家,田野学校自然观察、自然笔记课程导师。  “花老道”这个词,其实是北京人对一种常见蝴蝶的俗称,  这种蝴蝶遍布全国各地乃至全世界,而这种俗称却仅见于北京地区,  或许是通达的北京人见这种蝴蝶图案如花,翩翩飞舞如道家之逍遥?  田震琼痴迷花草,羡慕道家之道,以花老道的名字混迹植物江湖,  如果要在前面加个定语,那必须是—苍山 · 花老道。    
提起北海道,令我想起无垠雪景的白色世界;想起甜蜜诱人的“白色恋人”巧克力:想起氤氲缭绕的天然露天温泉……日本北海道途玛都TOMAMU滑雪天堂给了我梦境般的浪漫之旅,那是2008-2009年雪季,我参加了“第二届南山业余猫跳比赛”并幸运夺魁,获得了赴北海道途玛都滑雪场爽滑的免费旅程。最初进入深雪还有些不适应,偶尔会一头扎进白雪的“怀抱”。当体内的运动细胞完全苏醒之时,驾驭双板纵身于树林间,飞身从雪坡
第一次工業革命期间,George Stephenson和他的火箭号蒸汽机车改写了人类运输和出行的历史,从此,这种高效的转换空间的发展脚步便从未停止。如今列车的设计时速已经剑指400公里大关,但这并不妨碍我们选择慢下来看世界。铁轨能引发对远方的憧憬与愿望,车厢为旅行者设定了一种节奏,让旅行不再那么匆忙。车轮在轨道上鸣响,韵律流畅。车窗外,是流动的时光,车窗内,是静思的想象。也许每个热爱户外的人心中都
序列摄影作品赏析  这组作品来自2016红牛极限运动摄影大赛“Sequence by Sony”组的Top 5。该组别对于序列摄影的定义是:能够在一张图像中讲述完整的故事,而且捕捉到一组动作的每个步骤,展现一个连续的过程。这样的序列摄影,让我们欣赏到世界上最极限最完美的运动轨迹。  摄影师:Daniel Vojtěch  运动员:Miroslav Krejci, Jan Rudzinskyj, S
提名:蚂蜂窝旅行网  提名理由  蚂蜂窝旅行网是一个专注于实用旅行信息的整合性社交平台,从2006年成立之初的默默无闻到2012年的人气暴涨,蚂蜂窝以它低调的个性和丰富的内在积聚着越来越多的旅行爱好者。极富亲和力的页面版式、自主自由的交流平台和各地的分舵活动,给用户以强烈的归属感;根据主题、季节、地域分类的智能版块,尤其是蚂蜂窝的核心产品“旅游攻略”目前已覆盖全球95%以上的热门旅游目的地,使得蚂
细数人类8000米攀登的历史,是否使用氧气,是一个难以避开的话题。  1922年,英国派出第二支珠峰探险队,乔治·芬奇(George Finch)和杰弗里·布鲁斯(Geoffrey Bruce)在吸氧情况下攀登到8320米,这是人类第一次使用氧气攀登珠峰。  1924年,英国探险队第三次尝试攀登珠峰,诺顿(Noraton)和萨默维尔(Somervell)创造新的纪录,无氧抵达8573米。此时他们呼
一直很喜欢看描述消防队题材的作品,或者倒不如说,我喜欢消防队。  从当年的朗·霍华德的《烈火雄心》,到杜琪峰的《十万火急》,再到那部《云梯49》,甚至还有《世贸中心》,乃至这部《勇往直前》。这些描写消防队事迹的作品,我比较偏爱,大概与个人经历有关。因为我一个哥哥,曾经就是消防兵。  这位哥哥,是远房表亲,比我大不少。我上小学时,他就已经是消防兵了。每逢节假日或者部队休息,他就来我家,来了以后就帮帮
提名  赵伟 攀登摄影师  提名理由  摄影师赵伟,圈内昵称超人。作为攀岩、攀冰、滑雪等极限运动爱好者,他也是国内较早开始从事攀登类影像记录的摄影师。正是由于对户外的无限热爱,使他有了更多的机会去拍摄各类极限运动。2013年,从年初的四姑娘山攀冰节开始一直到年底的VAUDE骑车去登山,赵伟马不停蹄地奔波在各大户外活动现场,从南到北、国内到国外都有他扛着机器专注拍摄的身影。这一年,赵伟也开始更多地与
一个溶洞的生命必然是与一条河流息息相关,双河位于遵义市绥阳县温泉镇,是一条地表河流的名字。用“双河”来命名由它而“生”的洞,自然贴切。不过,与装点各式精致洞穴钟乳石的石灰岩洞穴不同,形成于白云岩及白云灰质岩岩层中的双河洞,却显得洪荒空旷,支离破碎。  最新测量数据显示:双河洞洞穴系统的测量超过200公里,探明深度为594米,分为4层,有8条主洞道,200余条支洞,5条地下河;连接了双河水洞、响水洞
“喏,这就进入内盖夫沙漠了。”向导赛戈(Sergei)向我说道。望着窗外熟悉的颜色、质感和纹理,上一次来徒步以色列国家步道(Israel National Trail)走过部分内盖夫沙漠的种种场景一幕幕浮现:穿越小马哈提什(Makhetesh Hakatan),登上崖顶喝咖啡,夜宿大马哈提什(Makhetesh Ramon,又称拉蒙大峡谷),行走于恐龙曾经走过的路径……这次,我知道会有不一样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