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班级管理中构建激励机制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pri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班级管理中运用激励机制,是现代班级管理的基本要求,在班级管理中提高学生自主管理的积极性,需要从激励角度出发,适当给予学生鼓励性评价。但目前,小学班级管理中激励意识淡薄、激励机制不够完善以及激励机制的运用不结合学生实际等问题依然存在,所以,本文提出了关于激励机制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运用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班级管理;激励机制;有效措施
  以學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励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激励机制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的鼓励措施,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一、 构建激励机制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意义
  (一) 有助于增强学生自信心
  小学生处于生理与心理发展的初级阶段,在自我管理和语言表达能力上比较薄弱。如有些初入学的孩子性格内向,不喜欢与人交流,教师要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当他们获得点滴进步时应当给予恰当的激励,有助于缓解他们初进学校产生的约束感;有些孩子从小就被家长宠爱,在学校里教师严格要求,和同学还比较陌生,心理自然就产生落差。教师要及时发现这些学生的不良情绪,多给予恰当鼓励,使他们慢慢改变这种心理落差,适应学校的学习及生活环境,改掉过分依赖父母的习惯。
  (二) 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沟通
  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有赖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密切沟通交流。小学生贪玩好动,时常有违反纪律的现象,一些老师忙于抓班级纪律和加强对违纪学生的管教,却忽略了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的闪光点及时进行表扬和鼓励。在师生交流过程中,教师鼓励的话语和眼神,都会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任感。所以,激励机制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要让学生通过激励机制感受到教师对自己学习和生活上的关心,使他们更愿意亲近老师,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 班级管理中的激励策略
  (一) 设定科学目标,激发原生动力
  有目标才有奋斗的动力,学习目标的设定要既有挑战性和可行性,太容易实现的目标会让学生产生惰性,太难实现的目标而又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在目标实现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会将目标分解为一个个小目标来实现,化解目标的难度。怎样帮助学生分解目标呢?下面以班中小李同学为例进行说明。小李同学在班级中属中等生,结合小李同学的学习情况给他制定学习目标时,首先可以先让他说说自己的学习目标及计划,觉得自己在期末考试时可以进步多少名。这样老师就了解了学生自设的学习预期目标,然后给学生设定一个稍高的和稍有压力的目标,鼓励他努力一下也许就能实现这个目标;然后帮小李同学分析目前的学习状态,先攻克偏科的问题,第一个月进步若干名次,第二个月再进步一点点,不求一次性实现目标,要一步一步来实现目标。如此来帮助学生设置和科学分解学习目标,既充分肯定了学生的实力,又给予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原动力。
  (二) 开展争先活动,鼓励学生敢于竞争
  在学习上或者在活动中得到教师的鼓励和表扬,对于小学生来说都会产生极大的荣誉感,激励其继续积极进取。因此班主任在管理班级过程中,可以开展小组“争先活动”,通过鼓励学生竞争,将学生引入到主动学习的氛围当中。例如:为了公平起见,随机将学生分为若干组,对各小组每个成员的作业完成情况和考试成绩进行考核,期末综合得分最高的一组会得到流动红旗的奖励,起到了很好的激励作用。同时组内也评选出最优秀的一位同学作为代表发言,汇报本小组获得流动红旗的成功做法,作为学习榜样的学生也获得了极大的荣誉,起到了榜样效应,激发了其他同学要求进步的欲望。参与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激励,每位同学参与其中,贡献自己的力量,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既可以激励学生努力拼搏、积极奉献,还可以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团队合作的力量,锻炼了人际交往能力,推动了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 评价融入激励,发挥榜样力量
  对学生的评价不能单纯地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应包括学生的日常表现和参加的课外活动等,评价主体也不能只是教师的一言堂,应该征求学生的意见,以公平的方式,给予学生恰当的评价,推选出大家都认可的榜样同学,发挥榜样的力量。如每学期评选“优秀学生”时,要公开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表现,在评选时让学生公开投票,选出大家都满意认可的同学。被评为“优秀学生”的同学既成为班中同学学习的榜样,又能在其他同学的监督下继续努力,起到了互相激励、互相促进的作用,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 结语
  小学生处于求学的初级阶段,想象力较为丰富,求知欲望也比较强,但是心理素质和自制力方面稍差一些。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可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争当学习榜样,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有效提高班级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陈翠红.激励机制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实践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5(34):4.
  [2]刘学倩.激励机制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初探[J].华夏教师,2016(O1):88.
  作者简介:
  吕艺,广东省湛江市,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市安铺镇第五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教育事业的创新发展。就目前我国高中的教学状况来说,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落实工作难以开展,遇到各种各样的教学难题。目前来说,在高中教学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就是,对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认识不足、课程教学课时少、实践活动被缩短等。本文将针对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难”进行有效的探究,提出具体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高中;综合实践;“实施难”;解决策略  高中
摘 要:在新时代不断发展的今天,情感教育已经受到很多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因为情感教育对于教师的教学效率、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情感教育的重要性主要是因为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体验能够更好地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从而让学生不管在思想上还是情感上都能更完善地发展,体验到真正的新时代素质教育。  关键词:初中教学;情感教育;运用  语文课程的目标包括: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
在RMTS-150型程控伺服混凝土与岩石力学试验系统上对1 179个烘干、天然及饱和状态下的沉积岩试件进行了单轴抗压试验,发现试件的弹性模量呈现出一定的规律:随着含水量的升高,
通过对采用白云石砂生产工具模具钢产生气孔特征的分析,有针对性地对冶炼和铸造工艺进行改进,生产出优质铸件.
建国以来,中国事业单位在不同历史时期存在计划模式、混合模式和市场模式三种基本组织模式.中国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反映在组织模式上是一种计划组织模式--混合组织模式--市场
摘要:在中小学的阅读教学中,阅读课程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要高度重视阅读教学的质量。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发展情况,结合本班学生的学习需求,制定高效的阅读教学方案。本文针对目前中小学生阅读教学中的方向性问题展开详细分析,以此帮助学生提升学习能力,以便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中小学;阅读教学;方向性问题;优化策略  在中小学的语文学习中,主要是以阅读为主,与此同时,阅读也是语文教学中最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权制度建设,水利部确定的广东等7个省(自治区)水权交易试点工作正积极推进之中。由于水资源禀赋条件的差异,南方地区水权交易工作面临诸多难点问题,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