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鹞”式!

来源 :小哥白尼·军事科学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rnel_gdi_us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次特殊的迫降事故让“海鹞”战斗机在全世界打响了名号,因为要是换成其他战机,飞行员只能选择跳伞求生,战机则铁定葬身大海了。“鹞”式战斗机及其舰载型“海鹞”一下子成了战机界的头牌大腕儿,很是风光了一阵子。而早在几年前,美国海军陆战队就已经看到了这款战机的过人之处,愿意从英国购买价格不菲的“鹞”式战斗机AV-8A,并和英国联合研制出改型机AV-8B。要知道,军事科技水平世界领先的美国从别的国家引进战机,这可真是不多见的事儿。
  “鹞”式战斗机到底有多牛?赶紧一起来看看吧!
  
  垂直起降的奥秘
  
  固定翼飞机干嘛要学直升机玩儿垂直起降?因为固定翼飞机起降时对场地要求太高,一般战斗机的跑道少说也得两千米,造价高昂不说,假如敌人来袭,根本不用瞄准战机一个个打,只要把机场炸成“月球表面”,即便你有F-22,也只能趴在停机坪上干瞪眼。
  而垂直起降战机不受场地的限制,可以在被毁坏的机场跑道上升空作战,还可以分散伪装,随便藏身在树林里,敌人根本找不着。另外,航空母舰上的舰载战斗机如果能够垂直起降,大家就不用挖空心思琢磨结构复杂、造价昂贵又容易出问题的飞机弹射器了,长长的飞行甲板完全可以用来多放一些战斗机,岂不是一举两得!
  垂直起降战斗机的优点显而易见,可是想要把大家幻想中的东西变成现实却并非易事,因为这种战斗机完全打破了传统战斗机的设计思路,设计难度极高。所以当世界上第一种能够列装的垂直起降战斗机——“鹞”式横空出世时,战机界一片惊叹之声!
  “鹞”式能够做到垂直起降,其奥秘就是机身中部安装的“飞马”发动机。这种发动机有四个喷管,当飞机起飞的时候,四个喷管同时转动,喷口向下,同时飞机的机翼向后向下折起,发动机产生的推力就能把飞机托起悬空,飞行员再操纵喷管调整角度,就可以向前飞行,甚至能在空中做出快速减速、倒退、悬停、原地掉头这些普通战机难以想象的“特技”动作。
  
  战机界的轻功王
  
  拥有了令人瞠目结舌的灵活身手,“鹞”式的机动性自然不一般。尤其是在低空低速飞行时,“鹞”式的“轻功”则更加运用自如,在空战格斗中往往能迅速占得上风。1982年4月,英阿马岛战役时,英国的“海鹞”第一次在实战中亮相,就取得了惊人的23:0的成绩!
  经过一系列改型和升级,最新型的“鹞”式战机GR9可以携带“宝石路”激光制导炸弹、“响尾蛇”“魔术”“幼畜”导弹、集束炸弹、燃烧弹,以及多达16枚的普通炸弹,武器种类非常丰富。另外,“鹞”式还加装了“狙击手”瞄准吊舱以及敌我识别系统,除了让这个“轻功王”具备指哪儿打哪儿的精确制导能力,也大大增强了它的低空夜间作战水平。
  
  问题多多,被迫下岗
  
  虽然被大家寄予厚望,但“鹞”式经历过几次战役之后,却逐渐暴露出这种独特的设计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鹞”式最大的“软肋”其实正是它引以为傲的发动机喷管,这4个炙热的喷管在飞行过程中简直就是吸引热寻导弹的4块磁铁,它们安置在机身中央,假如被热寻导弹捕捉到,飞机往往会受到致命的打击。1991年海湾战争时期,负责低空轰炸的“鹞”式战机就有7架被伊拉克军命中,战损比极高。
  另外,因为垂直起降要求战机的自重不能太大,这就限制了“鹞”式的载油量和载弹量。如果“鹞”式真的垂直起飞,消耗了大量的燃油之后,实际作战半径只有91千米,空战的时候还没与敌人纠缠多久就得被迫降落。
  更让飞行员郁闷的是,“鹞”式的操作、维护都极为复杂,设计缺陷多,事故率更是高的吓人。早期的AV-8A到现在已经有一半多在事故中坠毁,而经过美军一系列技术革新之后的AV-8B,一年的事故率也要比其他军用战斗机的事故率总和还要高。由于“鹞”式不断发生机毁人亡的重大事故,飞行员们干脆给它起了个“寡妇制造者”的外号。
  问题多多,维护费用又高,一向以“鹞”式为傲的英军也不得不放弃这款战机,忍痛让它下岗。2010年12月15日,英国飞行员驾驶“鹞”式战斗机执行了最后一次飞行任务之后,传奇战机提前退役。而还在服役的美国“鹞”式战斗机,也逐渐成了配角儿,再也没有往日的威风!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