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声传译的口语性特征及其对口译教学的启示——以电视同传为例

来源 :外语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mi87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分析了职业译员电视直播同传译语的口语性特征,通过系统标注与分析同传译语中的修正、重复、错误启动、填充与静默停顿现象,考察英汉同传译语口语性特征的表现及成因.研究发现:电视同传译语各非流利类型中,修正比例最高,填充停顿次之,重复和错误启动极少;电视同传译语修正频率远低于标准会议口译同传译语;译语中时长在1~3秒范围内的静默停顿比例较原语增加,静默停顿的位置多位于句前和子句开头的句法分界处,词组内与并列词组间静默停顿的比例较原语降低.这些口语性特征既是同声传译在线认知加工的需要,也凸显了电视同传流利性、音画一致性、信息简洁准确等职业要求,体现了媒体传译的口译规范.对口语性特征的探究有助于加深对同声传译认知加工过程的了解,深化对媒体传译职业形式的认识,同时对口译教学也有重要启示.
其他文献
中国外语教育规划亟须建立起定位科学的外语教育规划体系.本文首先梳理了国外多语言意识相关研究,提出将符合国内多语种外语教育本质的“多语资源意识”纳入多语言意识,并从
本研究基于问卷调查,分析了309名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基于文献阅读的英语学术论文写作方面的知识,研究发现:1)两类学习者对文献选取、阅读与引用知识的掌握情况均有较
The effect of copper addition to 2205 duplex stainless steel(DSS) on its resistance against pitting corrosion by the Pseudomonas aeruginosa biofilm was investig
研究回顾了国外元话语研究60年(1959-2019)相关文献,对研究发展趋势、出现的争议或问题,进行了梳理和分析.结果 表明:近年元话语研究发展迅速;元话语研究主题丰富,讨论最多的
某工厂生产的5MD缸体体积小,适合一箱多型浇注,最初设计浇注工艺时采用底注式浇注系统,铸件出现冷隔、裂纹等缺陷。为了解决铸件出现的上述缺陷,首先对原工艺方案进行了模拟,
“身体叙事”是20世纪以来西方和中国文学理论及其研究的一个重要话题.它是一个边界含混的概念,在研究史上常常见仁见智.菲利普·罗斯通过小说主人公的“欲望”与“伦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