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课堂教学与学生学习兴趣培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goolis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学习效果与课堂教学的质量关系密切,要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增强课堂教学的魅力,就一定要使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中激发学生具有浓厚的兴趣是关键。只有在兴趣的引导下,学生才能真正积极地参与到生物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才能真正地走进生物课堂。下面我谈谈在生物课堂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些做法。
  一、充分展现教师个人魅力,唤起学生兴趣
  1.展现完美的师表形象。
  爱屋及乌是人的一种自然心理现象,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一定要逐步树立完美的形象,让学生从一开始就喜欢上你。教师的言谈举止都要注意,要让学生感受到你对他们的关心和爱,要让学生从你的眼神表情及言语等方面看到你的自信和激情。不要老是板着一副严肃的面孔,要经常保持微笑,甚至有时和学生一起欢笑,要相信充满笑声的环境一定让人感到放松和快乐,当然发笑是要分时间和场合的,但是只要合适的机会来临——课堂上经常会有这样机会,请和学生一起开怀大笑,在笑声中你会感到师生距离更近了,在不知不觉中增强了自己的亲和力。经常向学生表示感谢,这样就会让学生知道你关心他并感受到自己受到了欣赏,也让全班学生都受到了鼓励,有助于建立一个积极向上的班集体。
  2.精心准备,力争每一节课都上得精彩。
  学生对老师的好感能否继续维持下去,最根本的一点是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敬业精神如何。因此,在让学生感受到良好的形象和爱的同时,更要注意让他们感受到你的与众不同,这样他们就不仅喜欢你,而且会由衷地佩服你。这就要求教师上课时一定要想方设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设计最优的教学程序,力求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环节中去。
  那么怎样具体实施呢?我想首先教师可以设计好提纲让学生自学,进而提出问题让学生相互讨论,对于重难点,教师可以做适当的点拨和引导,然后和学生一起总结,再让学生做适当的课堂练习。这样学生就一步步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了,从而体会到直接参与学习的快乐,对学习就不再感到乏味,对学习过程产生了直接兴趣。
  二、尽量采用直观教学手段,让学生心动眼动手动
  1.充分利用语言直观进行课堂教学。
  教师的语言要规范、生动形象,音调一定要有变化,注意抑扬顿挫,用语要诙谐幽默。对于较为抽象的内容,教师可以采用生活中的形象或采取故事化的手段加以描述,绝对不要照本宣科。例如《ATP和酶》一节中关于对ATP是直接能源物质的理解,我就把ATP比喻为身上的零用钱,随时可以用,葡萄糖就相当于存放在家里的钱,要用必须回家拿,淀粉、糖原相当于活期存款单里的钱,要用必须到银行里凭卡提取,脂肪相当于死期存款单里的钱,不到最急需的时候一般是不支取的,这样学生马上就能理解。有时还可以借助课堂上的某一偶发事件来调节课堂气氛,以唤起学生的注意或引起学生思考。例如学习《生物性状与遗传》一节时,我举眼皮单双这一性状,说双眼皮是显性性状,单眼皮是隐性性状,马上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自己有一个眼是双眼皮,另一个是三眼皮。学生都把目光投向我,期待我给出答案,我就让学生想想这是怎么回事,学生考虑了一会儿没有答案。这时我说:基因对性状起决定作用,但性状的具体表现情况是和环境有关的。一个学生马上接着说:老师,我知道是怎么回事了,这是和他身体生理状况有关因素造成的。我觉得这位学生回答得很好,他学会了灵活运用知识。
  2.多采用实物直观及实验手段。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很多知识是在实验基础之上得出,且有时又是通过模型展示的。基于此,生物课上教师应尽量让学生看实物或模型,这样可以给学生更直观的形象,百闻不如一见,生物实验更是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因为自己动手获得的知识记忆牢固且领会更为深刻。例如在教学《光合作用》这一节课时,关于光合色素的种类、颜色及含量等,一般要硬记的话很难,我采取先不让学生记,组织学生做分组实验,要求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做出结果的层析纸条边看边说。学生很快就记住了,且记得牢固而不会混淆。在实验中,学生学会了合作,培养了动手能力,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学习的兴趣大增,这是其他直观手段所不能代替的。
  三、及时积极反馈、适当拔高,激励鼓舞学生
  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后,无论回答得正确与否,教师都应给予积极的反馈,切忌冷嘲热讽。即使学生回答错了,我们也应该注意维护学生的尊严,绝不可让学生难堪,至少他是积极参与的,而且错误的答案也反馈出学生对某一问题的实际理解程度。
  我相信如果给学生稍高一点的评价,学生就会努力地达到这个目标,引导学生对未来充满自信,会使其更努力地去实现既定的目标,因为学生希望体验成功的感觉,当然也希望自己被欣赏、被尊重。“好学生是夸出来的”,对于学生来说,你说他是什么人,他将来就很有可能成为什么样的人。教师要注意用激励的语言点燃学生心中的火花。学生掌握多少知识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他心中有多少火花被点燃。
  总之,如果学生喜欢并佩服老师,他们就非常乐于按照老师的精心安排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主动观察实验思考,獲得动手做的乐趣及直接合作的愉快,再加上老师的激励,直接兴趣自然产生并且得到逐步强化,进而逐步转化为间接兴趣,这时学生就真的喜欢上生物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一定要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觉得有学生兴趣盎然、积极参与的课堂一定是充满魅力的,且能充体现新课改理念的高效优质课堂。
其他文献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人们的许多物理知识是通过观察和实验,经过认真思索总结出来的,所以加强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很有必要。加强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我觉得应该创造一切条件让学生动手做实验,并在实验方法上给予全方位指导,通过各种考查手段促进、加强学生实验,并且从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做起,从而提高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质量。  一、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有着重
摘要: 在知识爆发时代,国家的创新能力,包括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是决定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和全球多极化格局中地位的重要因素,时代在呼唤创新教育。创新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基础和重要手段之一,实验教学中包含着丰富的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这些都是培养创造性能力的基础。创新能力是基础知识与创造性思维的整合,只有解放学生的时间和空间,才能使学生创新
摘 要: 高中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如何,事关全民族的整体素质,亿万家庭的和谐幸福,以及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因此,对广大高中学生开展德育教育、正面引导,势在必行,高中阶段,学校在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更要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作者结合当前社会和学校的实际,对高中学生道德品质的现状、存在问题、问题成因及应对策略作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高中德育 培养品质 提高成效 引领成长    高中学生接受了十多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物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外出淘金者越来越多,“留守学生”的比重越来越大。这些学生虽然能吃苦,独立生活能力较强,但学习的随意性也较强,自我控制能力偏低,加上周围环境的消极影响等,不少“留守学生”学习被动、自由散漫,甚至有的发展成为“问题学生”。如何帮助他们健全人格、健健康康地成人、成才呢?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当好课业学习上的辅导员,努力提高各科成绩,给学生自信。
摘 要: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深入,道德建设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中学德育环境建设也不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文件,为优化高中德育环境奠定了坚实的根基,对高中学生进行正面引导,在学习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是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因此,在高中阶段切实开展德育工作,是当前高中学校的一项重要任务,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
摘 要: 《电子线路》学科是电子电工类专业和机电类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其内容抽象,不容易理解。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从教材入手,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感性认识,利用多媒体技术,从不同角度提高学生对不同电路形式的理解。  关键词: 职业学校 电子线路 教学实践    在职业学校中《电子线路》学科是机电类和电子电工类专业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其内容抽象,职业学校学生大部分文化基础较差,普遍反映
禽戊型肝炎(HEV)是由禽戊型肝炎病毒(Avian Hepatitis E Virus)感染所致的病毒肝炎,主要经肠道传播,临床症状表现为为肝脾肿大,肝坏死,肝出血,卵巢退化,死亡率上升及产蛋率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