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探究式教学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水平。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对探究式教学有效的实施,促进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探究式教学;思路
随着小学语文教学的不断发展,传统教学方式弊端已经暴露出来,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适应现代小学语文教学方式,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一、 探究式教学内涵
探究式教学是指学生探究性质、规律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应进行主动探究,通过研究、发现以及解决等,获得更多的学习知识,锻炼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还应加强对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正确地引导学生,使得学生的自主探究更加有效。探究式学习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具体表现在学习目的开放性、学习结果的开放性、学习方向的开放性、学习结果要求较为宽泛。同时探究式教学的实施,还可以以组单位进行,可以加强学生合作能力。
二、 小学语文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 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实施探究式教学,关键在于激发学生探究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应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在生活中探究知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以及求知欲,不要只局限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之中。同时教师还应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乐于探究,充分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完成探究后,还应注意展示成果,通過展示成果,可以让学生获得成就感,提升学生探究的自信心。
(二) 开发语文探究课题
1. 对题目进行开发探究
在小学语文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对探究课题的开发,引导学生思考,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因此首先应对课文题目进行解读,题目作为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文章的思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题目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对课文进行理解。例如在学习《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题目,并引导学生提出质疑。有的学生提出问题“圆明园为什么会毁灭”,有的学生提出问题“是谁毁了圆明园”,还有的学生提出问题“圆明园是什么样子的”,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探究课文内容。
2. 对课文进行开发探究
在小学语文课文讲解过程中,教师应提升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提问,在质疑中对课文进行学习,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例如在学习例如《丰碑》一文中,在学习生字、讲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教师要强调有关神态、外貌、环境等的重点词语,引导学生提出疑问:天气这样寒冷,军需处长为什么穿着“单薄破旧”的衣服?被冻僵应该是十分痛苦的,可军需处长的神态怎么会“十分镇定,十分安详”?带着这些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前文进行整体阅读,了解部队面临的严峻情况,揣摩军需处长做出生死抉择时的心理活动。
3. 对课后习题进行开发探究
课后习题是课文的重要补充和扩展,集中体现了课文的训练重点和编辑意图,教师应加强对课后习题的重视,从中挖掘出有价值的探究课题。古诗《别董大》的课后习题是说出诗中所写的景物,教师便可以扩展开来,让学生以写景作文的形式细致描写出诗中的场景,并通过想象,结合诗歌的时代背景,将古诗改编成短剧,以小组为单位表演。
4. 对课外活动进行开发探究
引出探究课题趣味活动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教师可根据课文内容开展趣味活动,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掌握程度。例如讲解《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可以将学生分成四组,每组代表一个旅游团,选出一个同学为导游;然后每组选择一个季节,全组成员共同探究小兴安岭在特定季节的特色;最后由导游带领旅游团进行虚拟游览,可以结合幻灯片、视频、音响等多媒体进行讲解。
5. 对课文插图进行开发探究
语文课文中有很多堪称经典的插图,这些插图与课文配合巧妙,相得益彰。如《鸬鹚》一文的插图:夕阳映照着平静的湖面,湖边是垂柳和无垠的稻田,鸬鹚立在小船上,渔夫悠闲地吸着烟。教师可根据插图提出如下问题:这幅图表现出来的景物哪些能与课文对应上?鸬鹚捕鱼前是这样的状态,捕鱼时会是什么样的状态?画面中的景物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三) 教会学生探究方法
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更要教给学生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性研究能力。第一,教会学生检索、收集资料的方法。第二,对所获取的资料进行筛选之后,学生要开始对资料进行研究,结合课题实际确定子课题,这一环节便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一方面,通过有针对性的讲解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为深入探究打下基础;另一方面,教师自身要明确探究课题的深度和进度,从宏观上把握课题的进展,加强对学生的定向引导。
三、 总结
总之,探究式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对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实施,提升学生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探究能力,笔者认为未来还应加强探究式教学方式的不断探讨,充分发挥其重要价值,加强小学语文教学效果,从而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洪凤,胡长德.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3(S1).
[2]茅微微.小学语文幸福课堂的构建[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4(01).
作者简介:
马海啸,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海原县七营镇中心学校。
关键词:小学语文;探究式教学;思路
随着小学语文教学的不断发展,传统教学方式弊端已经暴露出来,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适应现代小学语文教学方式,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一、 探究式教学内涵
探究式教学是指学生探究性质、规律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应进行主动探究,通过研究、发现以及解决等,获得更多的学习知识,锻炼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还应加强对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正确地引导学生,使得学生的自主探究更加有效。探究式学习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具体表现在学习目的开放性、学习结果的开放性、学习方向的开放性、学习结果要求较为宽泛。同时探究式教学的实施,还可以以组单位进行,可以加强学生合作能力。
二、 小学语文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 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实施探究式教学,关键在于激发学生探究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应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在生活中探究知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以及求知欲,不要只局限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之中。同时教师还应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乐于探究,充分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完成探究后,还应注意展示成果,通過展示成果,可以让学生获得成就感,提升学生探究的自信心。
(二) 开发语文探究课题
1. 对题目进行开发探究
在小学语文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对探究课题的开发,引导学生思考,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因此首先应对课文题目进行解读,题目作为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文章的思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题目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对课文进行理解。例如在学习《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题目,并引导学生提出质疑。有的学生提出问题“圆明园为什么会毁灭”,有的学生提出问题“是谁毁了圆明园”,还有的学生提出问题“圆明园是什么样子的”,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探究课文内容。
2. 对课文进行开发探究
在小学语文课文讲解过程中,教师应提升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提问,在质疑中对课文进行学习,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例如在学习例如《丰碑》一文中,在学习生字、讲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教师要强调有关神态、外貌、环境等的重点词语,引导学生提出疑问:天气这样寒冷,军需处长为什么穿着“单薄破旧”的衣服?被冻僵应该是十分痛苦的,可军需处长的神态怎么会“十分镇定,十分安详”?带着这些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前文进行整体阅读,了解部队面临的严峻情况,揣摩军需处长做出生死抉择时的心理活动。
3. 对课后习题进行开发探究
课后习题是课文的重要补充和扩展,集中体现了课文的训练重点和编辑意图,教师应加强对课后习题的重视,从中挖掘出有价值的探究课题。古诗《别董大》的课后习题是说出诗中所写的景物,教师便可以扩展开来,让学生以写景作文的形式细致描写出诗中的场景,并通过想象,结合诗歌的时代背景,将古诗改编成短剧,以小组为单位表演。
4. 对课外活动进行开发探究
引出探究课题趣味活动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教师可根据课文内容开展趣味活动,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掌握程度。例如讲解《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可以将学生分成四组,每组代表一个旅游团,选出一个同学为导游;然后每组选择一个季节,全组成员共同探究小兴安岭在特定季节的特色;最后由导游带领旅游团进行虚拟游览,可以结合幻灯片、视频、音响等多媒体进行讲解。
5. 对课文插图进行开发探究
语文课文中有很多堪称经典的插图,这些插图与课文配合巧妙,相得益彰。如《鸬鹚》一文的插图:夕阳映照着平静的湖面,湖边是垂柳和无垠的稻田,鸬鹚立在小船上,渔夫悠闲地吸着烟。教师可根据插图提出如下问题:这幅图表现出来的景物哪些能与课文对应上?鸬鹚捕鱼前是这样的状态,捕鱼时会是什么样的状态?画面中的景物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三) 教会学生探究方法
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更要教给学生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性研究能力。第一,教会学生检索、收集资料的方法。第二,对所获取的资料进行筛选之后,学生要开始对资料进行研究,结合课题实际确定子课题,这一环节便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一方面,通过有针对性的讲解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为深入探究打下基础;另一方面,教师自身要明确探究课题的深度和进度,从宏观上把握课题的进展,加强对学生的定向引导。
三、 总结
总之,探究式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对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实施,提升学生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探究能力,笔者认为未来还应加强探究式教学方式的不断探讨,充分发挥其重要价值,加强小学语文教学效果,从而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洪凤,胡长德.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3(S1).
[2]茅微微.小学语文幸福课堂的构建[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4(01).
作者简介:
马海啸,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海原县七营镇中心学校。